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黔北明珠赤水,因神奇美丽、贯穿全境的赤水河而得名,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中外。80年风雨兼程,谱就华美乐章。从1935年"四渡赤水",到1990年撤县设市;从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到成功申报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从交通闭塞,到建立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赤水从贫困县,跨入贵州经济强市行列。  相似文献   

2.
宋霖 《当代贵州》2006,(4):27-28
赤水,因赤水河得名,因红军“四渡赤水”扬名天下。顺应红色旅游开发热潮,打造“四渡赤水”红色旅游品牌,对促进赤水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赤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贵州西北部的赤水,有一条奔腾不息、神秘而美丽的河流——赤水河。赤水,因赤水河而得名,也因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而名扬天下。丹青赤水,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世间美丽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赤水--一个传说中黄帝前往昆仑山途经赤水河,不小心把一颗最珍贵的宝珠丢失在河滨的地方;一个记载着白垩纪那远古岁月恐龙眼泪的地方;一个有着"四渡赤水"战争奇迹却从未受战火掠夺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王锦慧 《党建》2006,(9):35-36
赤水河是长征这条地球红飘带上的一个闪光点:1935年1月至4月,3万多红军四渡赤水,一举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书写了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沿着赤水河,我们追寻红军四渡赤水的壮怀激烈,品读两岸人民发扬长征精神续写的光彩神奇的新篇章。1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赤水河中游,有一座红色之城———习水县。习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四渡赤水其中的一、二、四渡均在习水境内。中央红军在习水回旋期间经历20余次激战,2000多红军将士牺牲在这块土地上。习水的青杠坡因长满青杠树而得名。1935年1月28日拂晓,…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和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实地考察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渡口所在地,即一渡赤水的贵州省赤水市元厚乡、习水县土城乡,二渡赤水的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三渡赤水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四渡赤水的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深深被赤水河两岸地区干部群众正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想方设法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奋力启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所振奋。激发了一个党史工作者全面建设小康全社会的责任感。偶发联手建立“红军四渡赤水革命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构想和建议,希望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一、“…  相似文献   

7.
1932年的漳州战役和1935年的四渡赤水都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不仅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也对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毛泽东确立其军事领导地位的关键之战。通过漳州战役与四渡赤水的比较,可窥知在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过程中,四渡赤水更为突出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川黔交界处的习水县土城镇是赤水河中游最大的镇之一,西与四川古蔺为界,北接赤水市,是川黔交通的枢纽和咽喉。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土城是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从遵义出发驱车来到了土城古镇。赤水河畔土城古镇土城古镇依山而建,四周青山环抱,赤水河绕镇而过,街巷多为青石板铺砌,依河  相似文献   

9.
张军焰 《当代贵州》2007,(17):59-59
滚滚东去的赤水河,见证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英雄事迹,也见证了今天赤水电力公司优质服务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10.
茅台镇,国酒茅台的故乡。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赤水河贯穿全境,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圣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赤水河沿岸地区创造了“四渡赤水出奇兵”,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由此,茅台镇集厚重的国酒文化、长征文化、赤水河生态民俗文化于一体。  相似文献   

11.
徐焰  马祥林 《党建文汇》2013,(12):50-50
四渡赤水是一组环环相扣的战斗.从1935年1月中旬到4月初南渡乌江,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的边界赤水河流域转了三个月,  相似文献   

12.
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先后历时2个多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1935年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最后,成功地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  相似文献   

13.
正四渡赤水是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  相似文献   

14.
从黎平到兴义,79个日夜,近2000公里的行军,行经7个市和自治州(除铜仁和六盘水),穿过无数个镇子或者村庄……这就是央视大型电视行动暨公益行动《我的长征》在贵州的征程。四渡赤水难甚雪山草地在贵州境内行军期间,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四渡赤水。8月18日队伍离开遵义市,开始长达46天的四渡赤水。一渡赤水在土城泅渡,二渡赤水在太平渡搭建浮桥渡河,而三渡四渡则是从茅台镇水陆并进赶往二郎滩,陆路队员连续22小时30分钟行军86.7公里,而水路队员则经过船翻人落水的险境奋力抵达。那两日的行军,最大化地凸现出《我的长征》队员团结一致、英勇拼搏的…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各地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基地变成现场课堂,把红色历史开发为鲜活课程,努力搭建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四渡赤水战役,3万红军与40万敌军形成对峙,中央红军在3个多月时间内来回往返数次、东西纵横千里,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在美丽的赤水河畔,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听着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讲述,一边通过一件件红色文物、一段段红色历史,真切感受革命前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6.
朱德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贡献蒙秀琼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史上光辉的篇章,中央红军彻底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胜利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朱德在这事关中央红军生死攸关的战役中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研究“四渡赤水”战役的论著中,对朱德在这次战役中的特殊贡献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06,(5):62-63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调动和迷惑敌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先后历时2个多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1935年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最后,成功地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18.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闲暇之时,毛泽东问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周林:“你是贵州仁怀人,你说说,茅台酒是用什么神水搞的哟,那么香,那么美?”周林回答说:“主席,哪是什么神水?就是用您长征时四渡赤水的那个河里的水搞的。”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的芒部,流经威信、叙永、古蔺、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到四川合江汇入长江。据科学分析,赤水河水无色,无味,透明,爽口微甜。溶解物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汞、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未被检出。总硬度为9.46,PH值为7-7.8。正  相似文献   

19.
正从《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出台,到探索施行第三方治污、河长制、生态区域补偿等新机制,贵州赤水河流域环境质量逐年向好,荣获第二届"中国好水"优质水源称号。赤水河,是一条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不仅是长江珍稀水生物的生命库,还造就了绝佳的酿酒生态环境。时光流转,赤水河畔兴起了茅台、土城、丙安、大同等一大批古镇新城,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更是现代史上辉煌的军事篇章。2月4日,在"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暨  相似文献   

20.
王忠明 《当代贵州》2011,(23):47-47
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其制胜而扬名中外。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古代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首,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总人口30余万人。赤水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17%,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