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阿根廷现代政党的诞生为政党竞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2年培尼亚改革选举法为政党竞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契机,阿根延完成了从寡头统治向竞争性政党政治体制的转变.新的政治体制具有多元、竞争和开放的特征,而政党竞争的不成熟和脆弱性直接导致了1930年阿根延政党政治体制的坍塌,对此后阿根廷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陶元浩 《东南亚》2010,(2):26-29
政党体制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政党间的运行模式,考察政党政治中的政党数量、竞争程度、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政治体制的影响。莫里斯·迪韦尔热和和萨托利分别从政党数量和竞争程度对政党体制进行了分类。根据政党体制的分类,新加坡应属于“主导型政党体制”,其特点表现为:竞争性、一党主导性、民主性和威权性。新加坡政党体制的成功运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启示: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体制和政治制度、探索主导党体制的监督制度、积极推动政党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政党体制经历了从多党制到一党专政再到多党制的过程。与西方国家传统的政党政治不同,俄罗斯政党体制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专制特点。从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可以看出,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执政党,政党力量的发展严重失衡,政权一定意义上控制了政党。但是,随着俄罗斯民主进程的发展,俄罗斯政党体制一定会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政党制度的改变是中亚国家独立以后政治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亚各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和本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党体制: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祖国”党主导下的多党制;乌兹别克斯坦形成了只有少数几个合法政党存在的有限多党政治体制;没有能起主导作用的政党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党体制的显著特征;民主党一党执政是土库曼斯坦政党政治的一个特点;允许具有宗教性质的伊斯兰复兴党合法存在并在议会中占有席位使塔吉克斯坦多党政治体制有别于中亚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5.
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引人关注的政治发展问题。20世纪以来,叙利亚政党政治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演进历程,政治稳定因素贯穿于其政党制度的变迁过程,并深刻影响着叙利亚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内局势。复兴党的崛起是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客观需要,其通过军事政变建立起一党执政、党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哈菲兹·阿萨德夺取政权后,至高无上的个人权威凌驾于政党之上,复兴党沦为阿萨德家族的统治工具。叙利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具有浓重的军人夺权、个人专权、家族统治、教派纷争的色彩。随着巴沙尔的上台和21世纪初以来国际局势的变化,强压式统治之下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教派矛盾进一步凸显,巴沙尔既无力重塑其父的"奇里斯玛式"权威,也难以妥善解决威权主义政党制度的矛盾。阿拉伯世界政治的动荡以及外部干预,固然是导致叙利亚复兴党陷入执政危机的重要原因,但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其政党政治发展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双重失败。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独立后实现了由共产党一党独存到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的转轨;多党制产生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政党发育不良,但多党制作为俄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相对成熟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但关于“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的研究更为关注这一理论所忽视的许多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巴西的政党政治状况,可以清晰地认识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但经典和新兴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理论总结,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实际状况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为这一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8.
1983年结束独裁统治后的阿根廷重新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政党再度成为阿根廷政治生活的主体。但民主宪政的回归并没有相应地促成政党政治的制度化,先后上台执政的激进党和正义党均不同程度地陷入治理危机的泥潭。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阿根廷两大传统政党内部的治理缺陷(如政党的运动主义倾向、独立性差、缺乏党内共识、支持基础薄弱、联邦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内部治理的失败使阿根廷政党没有真正发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丧失了政党的基本职能——表达民众的利益,其结果迫使民众常常诉诸于体制外的社会动员或街头抗议等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造成社会政治动荡频发。  相似文献   

9.
政党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 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受到 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目前, 学者们初步分析了世界各国政党体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以及政党政治 与国际政治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阐述了开展政党外交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论证了政党作为非政府 组织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型行为主体, 其影响已渗透到一个国家内政、外交活动的各个方面, 并 因此影响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印度地方政党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地方政党总体上有种族民族主义政党、教派主义政党和种姓政党三大类型。它们的产生与独立以来社会阶级结构和种姓结构的变化有关,是国大党高度集权体制催生的地方主义兴起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平衡,改变了人民院的权力结构,也使得印度的政党政治走向地方化,改变未来联邦—邦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巴西劳工党制度建设和组织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劳工党成立后,确立了党内两阶段代表会议制度和核心小组组织结构。为了加强团结和凝聚各种政治力量,劳工党在党内采行了比例代表制和派别活动制度化的原则。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面对政党政治的新形势,特别是随着大批劳工党人出任各级立法机构议员和地方、联邦政府官员,劳工党又通过设立新的机构和修改章程,对党的内外运作机制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越南关于党员从事私人经济,包括从事私人资本经济的问题提出了十多年,进行了很多相关课题的科学研究,多次提出建议,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越共十大总结实践经验,根据长远的理想目标与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政治任务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党员从事私人经济必须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严格遵守党章和中央的具体规定”①。从道德上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了个人在社会相关领域的责任感,因此也产生个人的自我意识。业主的良知和责任感的地位作用确实得到提高,经营者的责任感更具直接性。所有这些使经济主体必须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2005年2月泰国的大选结果引起了许多人关注,泰爱泰党单独一个党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第一次组成了一党政府,在泰国政坛第一次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吗?一党独大制能在泰国巩固下来吗?它对泰国的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印度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历时最久的民主国家 ①。印度的政党政治作为印度民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独立后的印度由于国大党一党独大而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和有序的政策运行。然而由于印度国大党长期执政而带来的领导人专权、贪污腐败以及内部分裂导致其失去独大的一党执政地位。伴随印度多党制的发展及所带来的政府更迭频繁、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印度政党制度又被人们视为是世界上不稳定的民主 ,是一种超前政治消费。因此 ,了解这个世界上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的政党制度对于第三世…  相似文献   

15.
常庆 《国际观察》2001,(2):25-27
哈萨克斯坦社会党与哈萨克斯坦共产党都源于原哈萨克共产党,由于两个党的纲领、活动方式、领导人不同,其发展结果也完全不同.曾兴旺一时的社会党"消失"了,处境困难的共产党生存了下来,并成为哈萨克斯坦有一定影响的党.本文探讨两个党变化原因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拉政党关系促进国家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将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 ,同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组织广泛交往 ,加强合作 ,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国家关系的发展。”为配合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 ,本刊特登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李岩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俄/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了一党统制。但这条路终究没有走通。苏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而走到其历史的尽头,俄共则随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而浴火重生———虽然处境艰难,却也不失为俄罗斯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苏/俄政党政治的演变说明,只有基于合法竞争的适应政治民主潮流的政党政治,才有生命力;政治权力的垄断不仅会侵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权力的垄断者也是绞索。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繁荣党和正发党是明显亲伊斯兰的政党,但两党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繁荣党有明显的政治宗教化倾向,正发党则坚持温和世俗主义基础上的政教分离原则;繁荣党在政治上实行专断,正发党则提倡民主宽容;繁荣党否认西方文化,反对欧盟,正发党则肯定欧盟的进步价值,在土耳其争取加入欧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繁荣党未能改变土耳其经济的总体形势,正发党则引导土耳其经济摆脱危机,实行健康发展.上述差异是促使繁荣党被取缔和正发党连续执政的决定性因素,并可能对未来的土耳其政教关系和中东原教旨主义思潮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缘起看,民主集中制有多个版本。其中列宁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从集中制中分化出来的,是个分析命题。而孟什维克更钟情于民主制,它所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个综合命题。列宁是在吸收包括孟什维克在内的批评者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将集中制改为民主集中制的。可见,布尔什维克民主集中制思想中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绝非平行的并列关系,民主是对集中的限定和保障,集中制才是其主体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高晋元 《西亚非洲》2004,41(2):29-35
肯尼亚实行多党制已逾 1 0年。其间 ,肯多党制运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肯尼亚各政党 ,尤其是新的反对党 ,有明显的族群 -地区背景等 8个方面。肯尼亚于 1 992年、1 997年和 2 0 0 2年底相继举行了 3次多党大选。原执政党肯盟在前两次大选中获胜 ,莫伊蝉联总统 ,肯盟在议会中也居多数。但肯盟在第 3次大选中惨败 ,总统落选 ,该党在议会中亦降为少数。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主要似有莫伊本人没有参选 ,肯盟失去了较大支持率的总统候选人等 6个方面 ,而这些原因也决定了彩盟在第 3次大选中的胜利。肯尼亚 1 0多年多党制的实践给人们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