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国以至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洗中国人民蒙受了150多年的民族耻辱,值得所有炎黄子孙共同庆贺。届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将取代施行了多年的港英政制,香港政制实现转型。认识并巩固特区政制变得日益重要,尤其在当前港督彭定康试图大改香港政制破坏政制衔接并进而为香港回归设置障碍之时。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政制发生质变。港英殖民主义政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型政制,同时又辅之以众多的咨询机构。在这种政制下,香港华人的政治参与程度低、功效感薄弱、功利色彩浓厚。根据“一国两制”原则建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则彻底废除了殖民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港英政制,但也借鉴了它的某些特点。因此,基于这种政制的香港华人的政治参与,受到基本法的根本保障,既体现了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又从香港的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香港的民主,提高香港华人的政治参与程度,保持和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九七”前香港的政制和法制□天文踏着历史的步伐,香港正一天天走近祖国母亲怀抱。随着1997年7月1日的来临,香港将彻底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香港人民将以主人翁姿态生活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香港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在政治上却打下深深地殖民印迹,包括香港同...  相似文献   

4.
张娟  习裕军 《前沿》2009,(2):25-29
政制之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兴衰至关重要。在当代新制度主义视域中,有效的政制能够导致并保障有效率的产权和经济组织的兴起,从而激发社会生产活力,扩大社会产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在近代中西文明的冲突性际遇与竞争中,中国传统皇权专制较之于英国的现代宪政制度,是一种弱势政制。这种弱势政制导致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圈内迟滞不前,进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政制发展一直是香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处理香港政制发展问题,本质上不是要不要发展民主,而是要不要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办事的问题。我们认为,严格遵循基本法的规定,才能够妥善处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主导的"美利坚模式"、"新加坡模式"、"俄罗斯模式",分别是总统制、议会制、超级总统制下的政府运作模式。对香港行政主导制与上述政制模式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香港的行政主导制还需不断优化。香港的行政主导制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香港行政长官在政制中的地位、适当扩大立法会(议员)的权力和寻求政党政治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香港立法局/会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经历了不少重大转变,由一个在港英时期辅政的谘询组织演变为一个在特别行政区具有职权以制衡政府的立法机关,并且通过扩大权力和权能的方式发挥制约政府施政的功能.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来,立法会制度性扩权和行为性扩权是香港政制发展的一个明显事实和特征.立法会扩权有政治体制设计的诱因和现实政治发展的推力,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甚至有强化的可能,但必须受到基本法和其他法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謹向英国代办处致意,并且就香港英国当局干涉和禁止香港中国居民悬挂中国国旗和唱中国国歌事提出严重抗議,請即轉达英国政府和香港英国当局。 1958年5月1日,香港和九龙的一些中国学校为庆祝国际劳动节悬挂中国国旗,香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制发展构成了一种互动性关联。本文从国家政制层面,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政治解释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架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制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是政权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主制度,主要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自治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和平统一制度,"一国两制"。这五方面,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政制架构,也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内容。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境界,就要坚持、完善并发展这些政制架构,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4,(2):103-104
最近一个时期,围绕香港政制发展问题,出现了某些片面理解、甚至有意曲解“一国两制”的错误认识。如在治港者行列中,有少数人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在试图加入治港者行列的人中,也有少数人的言行明显背离爱国爱港的要求。有人参与领导旨在否定宪法、颠覆中央政府的政治组织;有人参与有“台独”背景的活动;有的人借推进民主之名,支持甚至引入外部势力干预中国及香港特区内部事务。为帮助读者了解香港政制发展问题,进一步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本期特刊登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1.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11年9月30日决定:任命林瑞麟为政务司司长,任命谭志源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免去唐英年的政务司司长职务,免去林瑞麟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时期在出任外交官员期间,接触到英美法。他在《日本杂事诗》、使美时期以及《日本国志》中表达了对于英美法的认知与理解。在《日本杂事诗》中,黄遵宪借日本"明治维新"改革之成效,初步表达了对于英美政制的认可。在出使美国期间,黄遵宪不仅利用英美法为华侨在排华运动中据理力争,而且通过切身观察对美国的法治给予较高的评价。最终,黄遵宪结合美国政制的观察以及日本的成功经验,认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应是未来中国政制改革的方向,并对英美法治给出了洋务运动时期最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清末地方自治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自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作为一种新的地方政治制度确立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尔后风糜于欧美及日本等国。中国推行这种政制,最早见于清末,它是清王朝“预备立宪”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后的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先后试行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政制,特别是其发端——清末地方自治的发生原因,内容及特点诸问题探讨甚少。为此,本文拟就清末地方自治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他们进行广泛的政策倡导、做出细致的政策评估,深入渗透香港社会。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港活动的实质是帮助香港"反对派"扩大社会生存空间,促使香港在未来为中国大陆树立"民主样板"。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香港社会的民主政治和选举走向成熟,而且也使香港逐步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主流价值,但也有以下不利之处:不利于香港政制稳定发展;阻碍《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立法的落实;有损中国在香港的主权与治权。香港是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的地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在港活动客观上强化了香港的"两制"特征,但是挑战了"一国"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香港因素香港因素,是与“中国因素”相对应的,指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双边关系中,香港对于中国内地的影响及作用。其中主要的是香港经济对于中国内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影响。香港自19世纪中叶起被英国先后强行割占和租借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从未间断。194...  相似文献   

16.
问:你对香港立法局宪制小组于五月三十一日决定开始讨论港督的政制方案有何评论?答:正当中英两国政府代表以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以及中英已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为基础就香港一九九四/九五年选举安排问题进行会谈之际,港英当局竟然纵容、支持香港立法局宪制小组于五月三十一日决定开始讨论港督的政制方案。这是港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想了解香港问题,你就必须知道中国政府是何时和如何被迫将香港主权交给英国的。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巩固了对印度的控制之后,就立即将中国视为下一个掠夺其财富的目标。英国的资本家开始大量进行武器走私、贿赂中国官员,中国官员因而允许他们向中国输入鸦片。1820年,输入到中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如何侵占香港的王晓敏香港是今天的香港地区的通称,我们通常所说的香港,实际包括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收回被英国侵占一百多年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作为本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将使香港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对海峡两岸关系乃至中国领土的最终完成统一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香港主权顺利收回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良好示范中国收回香港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国两制” 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构想,但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寇相继攻陷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和缅甸,切断中国所在海上、陆上的国际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