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对社会治理有推动作用,社会资本所强调的社会信任、社会规范、横向社会关系网络和公共精神有助于推动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社会现阶段由于社会资本短缺,导致社会信任难以建立,社会规范形成滞后,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制约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培育社会资本,建立社会资本生成机制、运作机制与保障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构建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从社会的基础性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从社会的前导性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 ;从社会的生活方式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匮乏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 ;从社会的经济类型结构上看 ,当代中国社会正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这种多重跨越 ,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突出特点。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转型 ,而且也是文化结构的转型。深刻的、大规模的社会转型 ,必然会引起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完善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对社会这个有机系统实施指导、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社会目标,就要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特点,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这一命题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2013年以来,"社会治理"进入学术界和实践界的视野,一方面开拓了社会建设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更加明晰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不同指向。社会治理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社会建设目标高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方略,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还是为了建设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是源自中国本土的概念,是我们积累起的独有的学术资源。结合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和丰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这既是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的统一,也是践行"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体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功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及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建设是随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而进一步明确的,但社会建设不等于和谐社会建设,它们不能放在同一层次使用。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内容和重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6.
王帆宇 《求实》2017,(12):84-93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快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社会建设领域出现了滞后的现象: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社会领域进展缓慢;相对于不断分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协调不足;相对于日趋壮大的社会力量,社会动力运用不足;相对于持续扩大的社会空间,社会管理支撑不足。推进我国社会建设改革必须从优化社会结构、激发社会活力、强化社会整合和完善社会治理等四方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明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是通过社会建设达到社会和谐所取得的文明进步的成果。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引导社会自治,对政府公共管理意义重大。政府只有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共同促进的整体战略架构,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在职能定位和转变上更加倾斜于社会建设,加强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使社会文明建设惠及民生,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两者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都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社会民生、增加社会活力为目的,有着同向互动的逻辑关系。所以,应当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代语境出发,以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凝聚力培育,以社会凝聚力培育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更好地实现体制改革、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任是重要的社会资本,是凝聚基层社会共识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基层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化解基层社会风险的关键所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质量和效果都与社会信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基层社会信任缺失导致以信任为纽带的社会有机体出现一系列问题,社会规范形成滞后、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公民参与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重塑社会信任,需要全方位地建立基层社会信任的制度基础、物质保障、文化共识,形成社会信任体系的良性互动,让社会有机体健康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社会哲学视角分析了社会冲突的根源和功能,并提出了社会冲突的解决之道。笔者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从社会客体角度看是社会基本矛盾,从主体角度看是社会现实利益;社会冲突的功能在于,社会冲突不仅有消极作用,而且也有积极作用;社会冲突具有普遍性,减少社会冲突的方式在于,一是实现社会结构体系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二是实现人们社会现实利益的最大满足与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法律保障不完善、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都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未能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理念,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发挥的职能和职责,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社会各方协同发展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离开社会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需要社会稳定,但社会稳定有其内在的机制。我们不能想要社会稳定就有社会稳定;因为社会稳定作为一个结果,是若干因素构成的,只有满足社会稳定方方面面的要求,才能实现社会稳  相似文献   

13.
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一般来说,社会弱势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升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激发社会主体内生活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以下困境: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结构优势未充分发挥;各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发展不顺畅;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动力不足风险;社会治理机制运作滞后、效果欠佳。鉴于此,我们必须在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理念引领下,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加大力度运用社会治理专业化方式。惟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孙嘉明 《探索》2015,(2):106-113
社会浮躁是一种社会虚热症,即高于社会常态"体温"的亢奋状态,它通常是个人或群体对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一种自愿的或非自愿的反应。其社会病因是由于各种社会要素,包括社会体制、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社会心态等对个人或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然它是一种社会性因素造成的社会疾病,而这种社会疾病或社会病态可能妨碍社会机能的正常运作。"社会浮躁"不同于"浮躁社会","社会浮躁"指的是相当范围内社会群体成员所表现的某种亢奋状态和非理性的心态和行为。中国社会的最近百年历史折射出社会浮躁之风的兴衰沉降。从"五四"时期到"民国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直至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的某些案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浮躁的形成原由及其表现形式。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可以概括地说社会浮躁的起因是利益驱动,社会浮躁的根基是人的本能,社会浮躁的推手是不良体制,社会浮躁的结果是社会失序。社会浮躁的产生和蔓延往往会导致阶段性的经济或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7.
刘旭 《党史文苑》2012,(18):62-63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矛盾凸显并给农村的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虽然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社会管理和创新滞后是其根本原因。从根本上化解农村社会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8.
社会分化与整合语境中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咏华 《学习论坛》2007,23(2):63-66
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化意味着既定和谐的打破或社会矛盾对立性的增强;整合意味着新和谐的建立或社会矛盾的协调和统一。在社会分化及整合的语境中,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各种社会矛盾关系和谐或相对统一的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强调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智慧社会是未来社会形态的新蓝图。智慧社会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社会,其生态链可以概括为"六智",其基本形态是社会组织智能化和社会运行的智能化。智慧社会是高度被感知的社会,高度互联互通的社会,高度数字化和被精准计算的社会,高度透明的社会以及高度智能化的社会。智慧社会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要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智慧政府在构建对公权力约束的制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在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不能适应社会深刻变革的实际。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创新,必须要提高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明确目标,形成多元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发展社会管理队伍,实现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加强社会管理资源的投入,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