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海外贸易从汉代丝绸之路始,到元朝海陆并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明以后,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及至全面的海禁。明清二朝尽管都实行了大规模的海禁政策,但在此问题的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张群 《北方法学》2011,5(5):125-130
作为明清基本外贸制度,朝贡一直颇受非议,海禁更被视为因小失大的饮鸩之举。考其实际,海禁并非明清外贸立法的全部,即使在海禁期间也是禁而不止,其消极作用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铁板一块。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外贸立法的多数内容都属于一个主权国家实施外贸管理的正常范围。故有其正当性,未可厚非。明清海商之所以未能出现哥伦布,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易的放任自流(甚至是驱羊攻虎)和财富掠夺政策。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对外垄断"贡市",禁止商民出海活动.而中国海盗则多出于战乱纷起和海禁政策严格的时期.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中,中国海盗虽遭到了极力镇压,但其势力未见削弱.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华南海盗进入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4.
明代海外贸易立法采取严禁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以及迫不得已开放个别港口的政策。其立法包括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两大部分 ,未成独立的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立法内容单一 ,零散 ,创新少 ;法反复 ,稳定性差 ;重海禁律法  相似文献   

5.
明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的海外贸易在此时骤然衰落。这与明朝实行的特有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这一制度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系列演变,首次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双轨制管理。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对该时期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从而对法律制度的作用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张振 《法制与经济》2009,(2):133-134,F0003
明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的海外贸易在此时骤然衰落。这与明朝实行的特有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这一制度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系列演变,首次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双轨制管理。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对该时期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从而对法律制度的作用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海洋和贸易大国,我国对海上安全的依赖性极强,但海上力量较弱。保障海上通道安全,是我国打破以美日同盟为核心所构建的多重岛链封锁线的政治、法瘦依据和突破点。也是我国保障本国政治、军事、经济、资源安全的急要点。确保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的坚实基础是强大的综合国力,对策重点是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关海洋政策与法制,并强化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具有“国际关系”意义的对外科技交流史从秦汉之初开始,直至清末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期。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到隋唐海陆两个方面拓展,到了宋元明清之际,在海上贸易裹挟之下对外科技交流呈渐趋发达之势。但总的说来,由于闭关锁国政策,我国古代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是一种输出型的,且大多数不具有自由贸易性质。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中美经济贸易法律服务的需要,全国律团体拟于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研讨班。该班由全国律协会长任继圣主讲,当前律师涉外业务中的主要问题,邀请美国加州华人律师桑滨学博士主讲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包括美国的投资、买卖、保险、许可证方面的法律及与中美贸易相关的其他法律实务,并邀请中国司法部律师司负责人主讲中外律师事务互设办事机构的情况与政策。全国律协就律师如何报名参加研讨班等具体事宜已下发通知。全国律协将举办中美经济贸易交往中主要法律问题研讨班@律培  相似文献   

10.
王帅 《法制与社会》2010,(34):66-67
海上保险有自身的特殊性,关涉海上船舶运输。海上船舶价值昂贵,一旦造成海损,当事人一般要承担沉重的赔偿责任,这就需要保险人来承包以分散运营风险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海上贸易繁荣。在海上污染发生时,往往造成更加广泛的受害者和更大的赔偿数额,这直接影响到污染受害第三人的利益,但责任人往往没有动力去投保,这时就需要强制责任保险来消除潜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开放的经济中,贸易与竞争不可分离,但是,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并不完全一致。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少加剧了经济竞争,竞争政策成为WTO关注的焦点。其分散规定在众多的协定当中,是作为贸易问题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竞争问题整体发生效力。因此本文就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困境和出路着重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贸易自由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决定了两者协调的必要性。两者在终极目标和利益主体上存在着可协调性,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环境政策必须坚持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原则、差别的义务与责任原则、适度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和环境政策的整体经济性原则。WTO贸易与环境政策的协调发展过度关注环境问题,以及协调机制的内在缺陷,阻碍了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无益于以贸易方式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革完善协调机制,实现WTO贸易与环境政策协调发展模式中"贸易导向"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对战时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雪飞 《河北法学》2003,21(2):77-82
联合国成立以来 ,国际社会存在着中立虚无主义的思潮。事实上 ,在武装冲突频繁出现、大国霸权主义犹存、集体安全体系远未完善和健康运作的情况下 ,更有必要探讨战时中立国的权利问题。集体安全体系的现状决定了战火之外的国家完全可以选择中立、运用中立权利的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反对大国海上霸权主义。国际社会之所以忽视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规则须作变更以适应目前的国际现实。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国际市场经营,进行对外贸易、技术引进、劳务出口、工程承包以及创办中外合营企业、发展海外投资等多种形式的对外经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不涉及“国际惯例”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政策与法律规定中发现国际惯例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中央在作出进一步对外开放决策时反复强调,要让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  相似文献   

15.
胡加祥  彭德雷 《法学》2013,(1):66-76
贸易政策审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法律机制之一,目的是确保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保持一致,加强其他成员对被审议成员经贸政策的理解,同时监督、鼓励各成员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2012年6月12日和14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贸易政策审议。在本次审议中,各成员提出的问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都超过了前三次审议。对本次贸易政策审议的考察,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功能与特点。对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让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在融入多边贸易体制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这无疑对繁荣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频繁的商业活动中,正直诚实的商人们遵循法律,公平交易,按国际惯例从事各项商业活动,使国际贸易顺利发展。然而,在此潮流中也会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国际贸易中的诈骗活动日益猖獗,有增无减。现代贸易欺诈与早已声名狼藉的海上抢劫相比较,更容易达到目的,因此,现代海运诈骗犯就是新型的海盗。就世界范围来看,他们只是极少数,但他们的危害不可低估。据统计,每年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海上欺诈所蒙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朱爽 《法制与社会》2011,(10):72-73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也大t增加,这为海上石油贸易的繁荣莫定了基础.于此同时,由于海上贸易的风险性大,船舶碰撞导致溢油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海洋污染有其特殊性,这种污染后果具有严重破坏性,长期持续性和治理费用高昂性.因此,如何承担因船舶碰撞导致溢油的责任对于恢复海洋环境,补偿被侵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唐代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唐代对外贸易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发达,因此对国外商事贸易管理也形成一整套制度。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西北陆路贸易逐渐衰落,而东南的海上贸易转盛,广州成为最大的贸易港口,国外商船入港交易甚多,因而出现了蕃商的欺诈及政府官员乘机贪污等行为。为此,唐王朝特地制定了若干法律,以整肃交易中的不法行为,特别是严惩走私罪。这在《唐律》中也得到了反映。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海事法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我国 2 0 0 3年海事法学的论文按照船舶物权法、海上货物运输法、海事法、海运服务贸易、海上保险法、海事诉讼与仲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我国海事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希望  相似文献   

20.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不仅蕴含在多边贸易体制之中,也贯穿于成员的承诺之中,它强调贸易措施的及时公开与可以获得。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是透明度义务履行的两套保障体制。已有的WTO贸易政策审议报告对中国贸易政策透明度的改进给予了一如既往的肯定,但也指出仍有很大改善空间。争端解决实践表明,中国现行的某些贸易措施与WTO透明度原则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潜在的纠纷依然存在。对透明度原则和相关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原则的内涵和中国自身完善的目标.这也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