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道德要求。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曾于1997年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施行。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八项具体内容。一、依法执教;二、爱岗敬业;三、热爱学生;四、严谨治学;五、团结协作;六、尊重家长;七、廉洁从教;八、为人师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和1991年的颁布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相比,突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要求教师依法执教,坚持邓小平理论、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那么,教师应如何建构职业道德呢?从自身做起,修身——“身正为师”。“身正”,就是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用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信念、真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端庄的行为来“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从自身做起,求“心正,行正,言正,学正”,乃为“身正”。其中,“心正”是基础,“行正”是关键,“言正”、“学正”是保障。首先,“心正”是基础。所谓“心正”,话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就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逐渐被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所取代c这一历史性转变对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观念,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首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师德修养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俯首甘为孺于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真实写照。人们把教师喻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喻为吐尽最后一根丝的春蚕,也正…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亦称“师德”。教师重视“师德”修养,要求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以不愧“为人师表”,这在我国历史上教育界素具优良传统。就现代教育史来说,许多教育家以“师德”著称于世。例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一生以教育为天职的崇高精神道德,被誉尊为“万师师表”。无产阶级的卓越教育家鲁迅先生,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俯首甘为孺子牛”,被尊称为“做人的一个模范”,“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教育家”。还有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他全心全意为创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毕生贡献的崇高品质,被毛泽东同志称道是“革命…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辛勤培育人才的园丁。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别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应对挑战,立足学校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努力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教师作为公民的一员,理所当然地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遵守…  相似文献   

6.
一、要有正气。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习惯、举止言行作风等方面都要积极向上,堂堂正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一身正气,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同时,还要敢于跟坏人坏事、歪风邪气做斗争。只有这样正己,才能更好地正人。久而久之,自己的正气之形、正气之言、正气之举,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要有骨气。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要正确对待“下海热”、“跳槽热”、“股票热”、“进城热”,要顶住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的侵扰,政治教师一定要站稳立场,立足本职,把握好自己…  相似文献   

7.
“严师出高徒”是我国的一句古语。把它用于我们的现代教学也是有其用处的。严师,首先要严于律己。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和道德的榜样,中学政治教师又是学生在政治上的启蒙者,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  相似文献   

8.
据某报调查,我国最让人不满意的是当今的社会风气。其实社会风气的好坏往往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即职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表现出来,因此,要改变当今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道德品质高尚的各类基层职业劳动者,而作为《职业道德》课的教师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努力上好《职业道德》课,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职业道德》课呢?笔者认为,要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应注意八性。  一、教学方向的正确性  常言道: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它表示了党对人民教师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党对人民教师的高度信赖和所寄予的厚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求教师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即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具有渊博的知识学问。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概括,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统帅着教师的一切行为规范,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  相似文献   

10.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急务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毋庸置疑,一个教师的“师德”素养如何,必然会对其教育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呢? 一、对事业:一腔热忱有忠心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事业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支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然而,教书育人是一项浩大而具体的工程。从绘制宏伟的蓝图,到安放精神天地的基石;从一砖一瓦一石的堆砌,到摩天大楼的矗立,不知要耗费教育者多少心力。这…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人生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事业准则。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做到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自始至终成为教书育人的“人中的楷模”,这便是我们今天怎样当老师的应有之义。 一、要肩负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当今的世界,为我国提供了以先进的文化知识和高新的科学技术超越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的国家要想在日益剧烈的世界竞争中,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教学环源中,教师要把教书号育人看作是素质教育过程中同一矛盾的统一体。一部人类教育学告诉我们:教书容易,育人难,尤其是育一个文明人、爱国人、现代人更难。笔者通过30余年教书育人的实践,深深体会到要努力做一个“多心”的教师。’一、忠心。教师这颗心是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来讲的。尽管当前教师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等条件相对较差,工作时间长又辛苦。但教师须明确,责任在肩,使命在身。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教胄的希望在于教师的忠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要有淡泊…  相似文献   

13.
徐爱珍 《创造》2001,(5):49-49
党校函授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使学员在“理论、知识、党性、能力”四个方面同步提高。这一教育目标是通过班集体建设实现的。而班集体建设的状况又决定于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因为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多种角色,他们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服务者、协调者,既要“学高为师”,又要“身正为范”。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有一个好的班级;一支好的班主任队伍,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而对一个好的班主任的评价,则着重看其人格修养。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教育应放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要做到司法公正,就要求法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长期思想教育的结果。所以,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前半句我觉得并不尽然,后半句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智障孩子.把老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这是老师让我做的”。在孩子眼中,老师是真理的化身,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都会对残疾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文琴 《新东方》2006,(4):60-61
教师形象,是指教师的仪表、举止、风度等外在表现,同时也是教师品行、修养和气质的内在体现。教师有良好形象,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的力量,并乐于接受和遵从教师的要求、指导和意志。可见教师的形象犹如无形的纽带,紧紧联系着教师和学生,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教师形象的树立,不在于职业本身的影响和主观愿望,而在于对职业的忠诚和自己的努力;在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踏实勤勉的工作态度。如果教师工作缺乏热情,纪律松勉,作风轻浮甚至染有恶习,那是很难在学生中树起形象的。教师如何树立形象呢?一、锻炼爱生之…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本刊记者就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采访了国家教委基教司的有关负责同志。下面是该负责同志的谈话要点。一、《规范》在新修订、颁发的原因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1991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规范》。多年来,广大教师遵循《规范》的要求,在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作了新的贡献,并且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为师之心     
师之“童心”。童心无邪,童心新奇且具有活力。十几岁的青少年,天真烂漫,童趣浓厚。与他们相处,教师就应具有一颗童心,主动走进他们的小圈子,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做一做他们的游戏。让他们感到老师有可亲之处,进而才能使他们信师之道。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学生,说笑声不断,而有的教师不免有点“形影相吊”,其个中原因,恐于童心不无联系。师之“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以满腔热情,真诚、无私地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凡是有经验的教师,当他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或者思想中,遇到…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实践证明,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其形成行为习惯,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简称“导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法指导或引导学生行为的养成。它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我的具体做法是:一、以“样”导行“样”——样子、榜样。“样”形象具体。教师一旦拿出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样”来讲解、引导,学生就能获得具体的情感体验。“榜样”不…  相似文献   

20.
过激行为是自身心理不平衡最厉害的爆发性反应,因而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教育,以抑制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一是进行修养教育。过激行为,一般会发生在心胸狭窄、患得患失、爱计较、情绪波动较大的人身上。这样的学生自控力低,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缺乏修养”。老师需要在如何处世、怎样礼貌待人等方面教给学生有关礼仪知识。因为修养一旦提高了,心理就比较稳定,即使无故加之也可不怒,骤然临之也可不惊。二是与人为善教育。青少年学生如果没有与人为善道德,常会由“愤怒心情”向“暴力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