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黔府办函[2017]9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鄂政办发[2016]69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防汛抢险工作中又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道路重复开挖、架空线零乱、管线事故频发、城市内涝、水源污染等短板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生命线。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科学统筹人力、信息、资金等资源,对综合管廊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各环节进行综合协调的相关管理活动。它以实现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行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地下综合管廊已成为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衡量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南宁市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加大其运营管理工作力度,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被称为综合管沟、共同沟或地下共同沟,是通过将电力、通讯、给水、燃气等两种以上的管线集中设置到道路以下的同一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  相似文献   

5.
正共同沟,在我国通常称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而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共同沟建设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共同沟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晋政办发[2015]10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进一步做好我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拉动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重要意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  相似文献   

7.
正穗府办规[2018]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推进我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粤府  相似文献   

8.
<正>"我家路面常打开,乐不乐意随你;不管新旧随便挖开,请不用客气;东西南北同时开工,请不要拘礼。"这首网络歌曲,吐槽的就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的混乱现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带来了十余份建议,其中《关于推进我国市政管网"共同沟"建设的建议》格外引人注目。"百条管"不如一条"共同沟"。郭乃硕说,所谓"共同沟",也称地下综合管廊,它是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规[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推进我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对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整合和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资源等作出了规定。条例根据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实际,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规划、测绘、市政设施等相关部门制定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交互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人民日报讯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部署,成都着力推进地下管廊建设,统一规划、集中布局各类管线。迄今,成都全市地下管廊建成投运20多公里,50多条在建管廊总长度约167公里,覆盖绝大部分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地下空间不只提供集成的市政管廊、交通、人防等基础设施,还承载着集约共享的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成为城市区域性"主板"的地下空间,应考虑现实和长远需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功能集成带来的大尺度、多维度的复合空间集成的特点,它不只提供集成的市政管廊、交通、人防等基础设施,还承载着集约共享的城市公共服务基本功能,成为城市区域性"主板"的地下空间,应考虑现实和长远需求。"主板"之上,小尺度街区中的各建筑成为"即插即用"的"插件"。北京以交通环廊为代表的地下空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管廊、环隧通道、商业服务等项目在规划建设及运营维护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类型呈现多样化,逐渐从人防工程拓展到轨道交通、市政、商服、仓储等多种类型。由于轨道交通和人防工程项目起步早、发展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其建设运营工作机制比较成熟,法律法规也比较健全。但综合管廊、环隧通道、商业服务等项目在规划建设及运营维护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多个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制定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问题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薄弱,承载力不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及城市品质。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综合管廊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为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地下管线基础数据不全、不准,基础管理薄弱等问题,北京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工作。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2016年7月28日更名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市管理委")作为地下管线运行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经北京市统计局批准,于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工作。通过制定统计标准、建立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报表制度、明确统计工作责任分工、  相似文献   

16.
<正>济政办字[2015]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全面掌握我市地下管线现状,加强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开展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和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统筹开展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和地  相似文献   

17.
正甬政发[2016]10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1月2日宁波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技术应用背景中国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至今已超过二十年,紧随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不断延伸拓展,城市地下管网也在期间其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但在"地上"建设飞速发展、管理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地下"城市市政管网的建设和管理相比之下仍旧滞后,与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针对过去几年频发的管线泄漏爆炸、城市暴雨内涝、路面坍塌等地下管网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今年7  相似文献   

19.
<正>津政办发[2015]7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5年9月2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市建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包咏菲朱瑾 《群众》2018,(24):49-51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冷门”工程,2015年突然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各地提出重磅规划,住建部部长发布全国总动员,拟用三年时间铺设8000公里管廊。将原本一条条单独铺设的线缆管线集中起来,统一置于新建的地下管廊之中,可使城市告别“蜘蛛网”“马路拉链”,再不需要频繁地“开膛破肚”,还能节约用地,堪称“收纳神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