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日,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中,有关"2012年19省养老金收不抵支、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扩大"的一组数据,引起舆论极大关注。社保基金究竟结余还是亏损,各省份收支情况到底如何,百姓急需权威部门给出一个明白账。(2013年12月20日新华网)点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保基金,长期存在"结余"与"缺口"之争。即便是少数几个部门零星给出的统计数据,统计口径也不统一、统计数据彼此打架。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10,(1):7-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10,(1):41-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 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楠茉 《工友》2006,(11):10-12
1993年,国务院曾发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17号),其中允许各级社保管理机构对历年滚存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在保证各项离退休费用正常开支6个月之需、留足必要周转金的情况下,运用一部分结余基金增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1998年8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决定,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将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逐年递增,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发展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对提高养老保险的总和替代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补充性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测算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替代率,比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待遇的变化,并通过比较有无企业年金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来倡导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相似文献   

7.
养老保险事业发轫于德国,发展于欧洲,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所学习。各国的养老实践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启示:(1)科学安排一套缴费公平、分配合理、执行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夯实养老保险事业的基础;(2)多措共举,缓减社会养老保险的支出压力;(3)注重效率与社会公平;(4)强化管理,促进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吕茵 《中国工运》2011,(3):48-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马尼亚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工会为了维护工人的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罗马尼亚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实行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前,罗马尼亚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待遇确定型(DB)现收现付制计划,雇主和雇员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有缴费的法律义务,自我雇佣者和非典型劳动合同者可以自愿参加,但参与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规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随身转移,养老保险缴费不满十五年妥善解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这是一部切实保障职工社会保险权益的根本大法,对工会组织更好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中,工会组织要密切关注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参与、履行和监督中,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8,(2):46-47
116.企业职工怎样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答:(1)企业依法为职工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2)职工个人按照有关规定按月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3)缴费年限、年龄等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凡个人缴费比例累计达到15年,或国务院的《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连续工龄(包括缴费年限)满10年的人员;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要求,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  相似文献   

12.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其主要作用是保障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能够跨省转移接续,这是国家出台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大措施,是利国利民之举。现在对其评价有不同声音,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退保潮,其中的误解应当消除。职工退保利益受到损失的肯定是自己。  相似文献   

13.
曹旭峰 《工友》2007,(7):4-8
宋文威、胡小玲和余建明等数十位残疾人,原是武汉先锋彩印厂职工。在武汉先锋彩印厂的数十年间,他们将自己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企业,企业因此一跃成为武汉福利企业中的"小巨人"。然而,一场为"企业职工谋福利"的改制,却将他们"扫地出门",甚至连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养老保险都无法保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4.
本刊启事     
《中国工运》2008,(1):57-57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由明春在《体制改革》2007年第9期撰文,探讨了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及低保等各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二是推动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全面发展,平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问题,我国在不同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着不同的规定。2012年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下发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出现了职代会职权"双轨制"现象,在实践中有可能造成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职工权利的巨大差异,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工人阶级不同群体对自身权利认知的偏离。有必要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职权。  相似文献   

16.
前言:我国现行的企业职工退休条件是国务院在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规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8号文件中又对该条件作了重申。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104号文件所规定的包含退休条件在内的一整套退休制度对于保障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正常更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针对过去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建立在企业层次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动养老保险社会化,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条件到目前为止却基本未变。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104号文件所规定的企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职工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14,(6):29
正《工友》编辑部:我是一汽车修理工,现已达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有13年,没有达到法定的15年。有人说我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只能把我个人账户中的金额退给我。现在我想补缴2年的养老保险费,以便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请问,这可以吗?顾勤顾勤读者:于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  相似文献   

19.
信息超市     
《工友》2008,(11)
湖北13万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职工2009年纳入养老保险日前,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下发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湖北省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及其职工将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2,(7)
《工友》编辑部:我是一名军转干部,1982年10月入伍,2000年10月转业到某国营企业工作。我想了解一下,像我这种情况,养老保险怎么交?将来退休后能否与1982年10月参加工作的本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