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巩固党的基层政权的重要措施来抓,启动内力,倾注外力,凝聚合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市1781个村中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达到78%,其中10万元以上的占18%。2012年底,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56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07亿元,村集体积累3.13亿元,当年实现收益2.04亿元。  相似文献   

2.
破解空壳村     
《云岭先锋》2017,(7):23-23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一些地方集体经济收入缺乏稳定性,持续增收后劲乏力,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我省在2016年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和2017年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工作中,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使'空壳村'薄弱村'比例大幅下降,形成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强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昭苏县各村集体经济积累总体上相对滞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窄、村集体债权债务较多等问题制约着村集体的发展。为此,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等方式为盘活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以来,龙井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认真抓好抓实,济市村级集体经全得到较快发展。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蓝图。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组织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即3年作为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周期,每年一小结,以逐年增递进的方式,按照各乡镇村级体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元氏县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涌现出南因镇仝梅吕村、槐阳镇来厢村、前仙乡西岭底村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典型,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支部领办,农民入股,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现有集体资源.  相似文献   

6.
正"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西州做深做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产业发展“一抓两促”工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州297个村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84.2%;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21个。  相似文献   

8.
"贴近农村群众真情相约,创新工作思路增收惠民"。调兵山市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这个总人口1310人的城中村,创造了村集体总资产2100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20万元,人均年收入16700元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兀术街村充分利用"身处市中心,守着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昔日负债800万元后进村到如今存款几千万元富裕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9.
汪光华 《学习月刊》2010,(20):104-104
近年来,鄂州市东沟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1.5万元,村平均6.8万元.年平均收入水平突破10万元的村有5个.5~10万元的村有3个.1—5万元的村4个。  相似文献   

10.
宣组 《支部生活》2005,(3):20-21
宣威市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工作,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和途径,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截止2004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过万元的村有46个(其中过百万元的1个、过10万元的6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80余万元。通过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1.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在集体经济中处于极为特殊的重要位置。它既是巩固和完善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又是有效发挥村级组织功能的基础,更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实现共同富裕的抓手。目前,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仍然明显的薄弱。就当前而言,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具体要做好选对带头人、创新有效实现形式、改革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多方利益协同发展的分配机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铁岭县幅员面积2249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下辖15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573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8021名,其中农民党员11415名。2014年上半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已经达到了13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1%,全县村级集体收入总额2370.64万元。近年来,铁岭县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强化引导和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途径,推动强村富民。"四项措施"强保障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刻不容缓,因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村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让村级组织有能力为村民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实现村兴民富,大安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均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各村调研,开展新一轮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最近,旺苍县首批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村(社区)产生,标志着旺苍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问题,旺苍县及时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10-20个集体经济脆弱的贫困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投入扶持资金5—1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收益归集体所有,扶持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见效后的头3年提取不超过20%的收益,见效3年后提取不少于30%的收益,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济投入长期以来是建立在村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为巩固基层政权,现在各级都十分强调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问已经受到了严格限制.因此,"发展村集体经济"这种提法的合理性就有了置疑.  相似文献   

16.
大方县坚持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为抓手,精准谋划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党组织带强、合作社带富”的致富之路,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4亿元。  相似文献   

17.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在内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能够提升旅游精准扶贫产业对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并在保障社区参与的基础上,实现扶贫对象户及集体经济成员就业和增收,甚至还能强化村公共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久发展,为脱贫攻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结合各地实际和扶贫对象户需求,发展相应的村级旅游产业及相关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将为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5,(2):24-25
"随着村里形成‘一村三股’的持续创收格局,往后村里的集体收入有望每年达60余万元。"我省农村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特别是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现象突出。据统计,2014年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空壳村"仍占基层党组织的55%。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又是一个亟待研究破解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徽县通过实施城郊型、资源开发型、市场服务型、多种经营型四种发展模式,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全县集体经济村级总资产达到4078万元。集体有钱了,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也多了,村级组织的影响力、向心力和号召力随之增强了。徽县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10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一是依托农业和矿产资源,大力兴办加工企业;二  相似文献   

20.
铁岭县幅员面积2249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下辖15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573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8021名,其中农民党员11415名。2014年上半年,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已经达到了13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1%,全县村级集体收入总额2370.64万元。近年来,铁岭县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强化引导和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途径,推动强村富民。"四项措施"强保障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