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亮 《湘潮》2013,(2):50-50
1938年底至1939年初,在渑池会议之后所开办的第一期党员训练班上,刘少奇作了《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这两个报告提纲最初的底稿,现存中央档案馆。其中《共产党员的修养》报告大纲,约2000字,共6页,是用毛笔写在粗麻纸上。手稿未注明写作时间、地点。据有关资料记载,成文时间约在1939年初,地点是在河南洛阳以西100公里的渑池。这是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初的一个版本。  相似文献   

2.
朴林 《奋斗》2014,(10):51-53
1939年,一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成长的文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公开发表。74年后,当我们重新翻开她时,仿佛看到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操场上讲课的高大身影,仿佛看到他在河南渑池陋室内悉心撰写此文,仿佛看到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各个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引导与激励下奋勇前行。如今,当我们再次触摸这本小书,仍然感到这样温暖,这样亲切,这样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3.
<正>《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著作源于刘少奇同志1939年7、8月间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所作报告的讲稿。在题为《党员思想意识的修养》的报告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概念,并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修养、修养具体指什么以及加强的方法等内容。报告紧贴实际、深入浅出,受到了学员欢迎、引起了较大反响。后来,刘少奇同志将这次报告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了一篇文章。毛泽东同志在阅读后,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建议尽快发表。  相似文献   

4.
曾珺 《党史博览》2017,(12):52-53
正一关于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一事,《刘少奇传》中有两处记载。第一处记载是:"会(指1938年12月20日召开的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后,豫西省委又在兵站举办两期有七八十人参加的党员干部训练班,刘少奇为训练班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中共党史》。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讲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另一处记载是:"(1939年)七月八日,刘少奇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当时该院  相似文献   

5.
在陕西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资料里,有一册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于1948年10月出版,盖有"鲁讯图书馆"印章的藏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份资料文献是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8日和7月12日,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向学员们作关于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重要演讲稿。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献。刘少奇编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本重要的党建理论著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新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加强广大党员的修养都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早酝酿于抗战初期的河南省渑池县,形成诞生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最早发表在1939年8月2日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解放》周刊上。  相似文献   

6.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发表公开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修养问题。数十年岁月砥砺,经典永不褪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成为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经典教材。多年来品读、研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深知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修德乃立身、立行、立官之本。  相似文献   

7.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经修改整理成文,在《解放》周刊分期发表,后为迎合读者的需要整理成书出版发行.在延安整风期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编入《整风文献》,成为干部必读的整风文件之一.该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重要文献,在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党员确立信仰的指...  相似文献   

8.
罗雄 《学习导报》2010,(21):63-63
1939年7月8日和12日,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广场上,刘少奇作了两次演讲,在学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张闻天对刘少奇的演讲特别重视,认为这正是当前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新党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请刘少奇将演讲稿整理成文。刘少奇将48000多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稿交给张闻天,张闻天非常高兴,即转《解放》周刊责任编辑吴黎平,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是对党的建设的重要贡献。它集中体现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党内团结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和《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等3篇著作中。其中(论修养》1939年在延安出版单行本,以后多次再版,其他两篇则收入1991年出版的《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一书,公开问世不久。因此,就社会影响和研究深度而言,后两篇远不及《论修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刘少奇的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研究,是围绕着《论修养》这篇著作进行的。后两篇著作公开发表以后,研究者的视野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0.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礼堂专门为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长篇报告(论思想意识修养部份)。当时我在马列学院二班学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1.
《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是刘少奇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为学员所作的演讲,随后发表在《解放》周刊第82、83、84期上.此文是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文4.8万字,论述了九个问题:一、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二、作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三、共产党员的修养和群众的革命实践;四、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是统一的;五、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六、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七、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举例;八、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九、对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1939年7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一次演讲,后采形成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6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巨著,感慨万千。刘少奇同志在文中谆谆教诲我们:对于认真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他也可能最诚恳、坦白和愉快。因为他无私心,在党  相似文献   

13.
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题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长篇演讲,对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思想道德修养问题作了系统论述。这篇经过整理成文发表在《解放》周刊上的演讲,其一大特色在于刘少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主干——儒家伦理学说的有益成份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5):27-28
1939年7月8日,刚由北方局调回至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欣然接受了时任党的总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和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的邀请,为该学院开设的党的建设课程讲一课。刘少奇根据自己多年对党的生活的观察,讲了共产党员修养的问题。这次讲演非常成功,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张闻天认为刘少奇所讲的内容,是广大党员迫切需要的,请刘少奇整理成文,在他主编的《解放》周刊发表。刘少奇遂将讲演稿修改整理出来,并报请毛泽东审阅后,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在《解放》周刊分三次连载。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道德经,是一本深入共产党员之心的书。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陈列着一本我党延安时期出版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单行本。这本书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它的内容起草于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1938年,公开发表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1939年。全书4.8万字,32开本,共计132页。该本图书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是刘少奇的光辉著作早期版本,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6.
1939年7月8日,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的讲演。近日,笔者与公安边防部队正团职干部(政工)培训班的同志们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再一次重温了这部在党的建设中曾经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著作,深切地体会到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更深切地体会到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延安已成为领导全国抗日力量的中心,大批革命青年涌入这块革命圣地.这既给边区增加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带进来各种复杂的思想影响.因此,时任中央宣传部长和马列学院院长的张闻天请刘少奇去给学员讲一讲思想修养的问题.刘少奇于当年7月份两次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他上的党课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使他们懂得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组织对广大人民所应负的责任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39年,刘少奇在自己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中国化,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题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下文简称《论修养》)的演讲,从而从理论上丰富了毛泽东关于“着重在思想上建党”的学说,对党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不断深化改革的新条件下,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市场如战场,如何大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我党始终保持  相似文献   

19.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原为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间在延安马列学院的演讲,1943年编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人1962年经作者重新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书。全书共分9个章节,回答了共产党员为何要进行修养,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与内容,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共产党员修养的途径与方式等一系列与党的思想建设相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今天重温这一部光辉的文献,可以发现它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史上曾作出了4点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指出大致有相同的出身和经历了共同革命实践的党员在革命斗争中有不同的政治表现,其原因是党员的各自品德…  相似文献   

20.
研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创作原因,要以其创作时期的相关文献为依据。这既包括刘少奇1939年7月8日、12日分两次为马列学院学员演讲基础上形成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党内团结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执行》,也包括《修养》大纲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发展》大纲。解决党内存在的与党的"先锋队"性质不相符的问题,是刘少奇创作《修养》的总根源。具体原因则包括:党内思想意识问题;政治路线问题;组织纪律问题;理论薄弱问题;党内政治文化问题;党内生活问题。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修养》所指出的问题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