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志彬 《新长征》2009,(10):36-37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经测算,2014年,黔西南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到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逐步加快,同步小康创建工作在贵州省实现"四个率先"和"十个抓",成为最大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需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地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城镇化推进、乡村发展滞后等诸多制约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需要凝聚从理念到行动的诸多合力。面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应充分发挥共享发展、精准扶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乡村振兴等合力作用,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围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谐之城(概括为“率先全面小康、建设品质‘三城”’)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转型创新、提升求进,着力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鹤壁力量。  相似文献   

5.
杨俊 《理论与当代》2016,(B12):78-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社会。贵州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任务最艰巨困难最大的地区,到2015年底,贵州仍有493万贫困人口,占全国5575万贫困人口的8.83%,贫困人口之多、贫困发生率之高、贫困程度之深处于全国前列。省委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阶段我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能够使我们更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更自觉地落实“四个全面”,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哲学、经济、政治及观念四个层面分析了“两个飞跃”思想对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决胜阶段,"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就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中共十二大到十八大,不断提出、更新和扩展全面小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伴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党的  相似文献   

10.
王俊铭 《当代贵州》2013,(33):38-39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结合省情启动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作为被铜仁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第一批于2016年率先全面达小康的目标(区)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有责任、有信心、走前列、做表率,力求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清镇市提出奋战3年,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赤水市承诺,2016年实现全面小康。目前,清镇、赤水两地的小康建设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2.
赵立群 《唯实》2013,(4):77-7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达小康已经成为新沂人民的不懈追求。为确保小康建设指标如期达标,顺利通过今年的省级验收考察,新沂全市正在攻薄弱环节、办民生实事,奏响冲刺全面小康最强音。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发展观和理想社会模式,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对传统小康社会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小康社会思想符合唯物史观,从小康社会的科学向度分析,它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逻辑演进,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小康社会的价值向度分析,小康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再次上升为理论,始终观照人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思想的逻辑进程表明,发轫中国古人的社会理想经由中国共产党人的阐述和发挥创新,赋予其时代内涵和新的意义,它在中国的全面建成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也应当看到,当前一些地区文化建设离群众需要还有不小差距,建设文化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和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泸溪实际,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在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紧扣“四个突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全力推进小康泸溪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在全省部署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心中要始终牢记一件事,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共同进入小康。"在今年贵州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赵克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小康”一词来自中华古代经典《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华民族先人认为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古为今用,点石成金,赋予“小康”一词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崭新的时代内容:“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韩振峰 《党建》2015,(2):32+3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展现了党中央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和建设重点的新思路。"四个全面"有机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  相似文献   

19.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的核心举措,是实现稳步脱贫、拔除“穷根”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义务教育全覆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本文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多年,至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征程。从理论维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均贫富""民本"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区域平衡发展、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做好三个"全面"、打好三大决胜攻坚战等实践的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