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以贸易为先导。一、充分活跃上海城市贸易。把上海城市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地精品的荟萃之地、批发贸易活跃之地和东亚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第一,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应把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动转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宣布"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没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怎么才能当好龙头?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对此作了全面部署,确定了九十年代上海改革与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明确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基本形成同世界经济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何继良在“如何塑造和宣传上海城市精神”一文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都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培育和塑造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弘扬新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上海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了使用,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和对外形象,为把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高强度的投入和高速度的建设也带来了巨额负债。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高负债将会对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对上海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研究并建立有效的城建资金还贷机制,已成为加快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一、举债及还贷的基本情况“九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市党建研究会组织召开座谈研讨会,邀请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就"上海城市建设治理发展对城市党建提出的新任务""城市大党建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目标任务"以及"上海党建工作如何与上海城市建设治理发展的特点、规律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上海将在二十一世纪初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要使上海城市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大发展,这对于面向新世纪,既承担改造与振兴重任,又肩负发展与创新使命的上海建设行业来说不仅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因此,展望未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前景,探讨建设人才高地构筑,制定人才高地构筑的对策措施,对实现上海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根据《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的规划目标,上海的城市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心城市格局;形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基…  相似文献   

7.
回顾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上海城市精神的成长与这一历程紧密相关.尽管"城市精神"作为词汇,还是前些年流行开来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实际上始终在追求和培育着自己的城市精神.虽然这样的追求和培育随着上海在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动而有所不同,但始终是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根据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判断,二十一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将转向亚太地区.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若干个世界级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上海要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转移;必须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质的飞跃;必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良好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综合消费中心作为都市居住区新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亦已成为现代化居住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综合消费综合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布局,不仅将对城市总体规划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城市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将对21世纪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城市发展与创新具有跨越性的影响。一、居住区综合消费中心问题的提出门)城市发展的演变。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城市结构层次和人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伴随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加快,城市发展还从依托单一中心向依托多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和战略高地,区位条件非常优越,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璀璨明珠,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承载着重要战略使命。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红利、技术经验和产业需求将向中国经济腹地和沿海城市加速延伸,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上海城市精神的成长与这一历程紧密相关。尽管“城市精神”作为词汇,还是前些年流行开来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实际上始终在追求和培育着自己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八五年二月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批准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原则同意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依据和服务目标,城市总体规划是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在空间布局上的具体化.认真实施两个《战略》、一个《规划》,必将大大促进上海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和进一步繁荣.这里,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七五"期间实施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海要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本世纪末人均收入超万元. ●到2000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2212亿元,年均递增11.5%. ●长期坚持"三、二、一"战略方针,重点扶植五大战略产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一)90年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 从上海在全国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上海长远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中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在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 进程中,在加强硬件建设的 同时,要花大力气加强软件建设,加快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步伐,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世纪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加强软环境建设,塑造新世纪城市精神,是实现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条件。一、提高对建设软环境,塑造城市精神意义的认识上海在申博中向世界承诺“中国若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这“异彩”不仅要构建以“三环十射十多条轨道交通”为标志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解决“有草无虫跳、有树无鸟鸣、有花无…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龙头”。然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全方位的开放,上海和浦东作为率先开放的政策时间差和梯度差已不复存在。上海怎样成为龙头,取决于上海开放战略的选择。 找准上海的“区位”优势,不与兄弟省市争国内资源和市场,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经济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以上海的浦东开发为"龙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继续实行"沿海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沿江"(长江流域)开放,以及"沿边"(对周边国家)开放.现在,从扬子江边到黄浦江畔,到处呈现出建设、开发、改革、开放的热火朝天景象.在这大好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又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最新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也表明,中央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世界级的超级城市;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起着经济中心作用的第一大城市;也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是近年来,上海这种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对此,《党政论坛》今年第五期的文章《九十年代上海人一定要搞快一点》已作了评述. ▲科技力量坚实雄厚、经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才杂交优势与海派文化特色,加上90年代天赐良机,使上海站到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重振上海雄风,使  相似文献   

18.
李瑊 《党政论坛》2020,(4):10-13
城市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城市创造力和精神品格的综合表现。在上海都市文化的生成过程中,江南文化提供了与西方文化嫁接的母本和基底,东渐的西学与移民社会的"土壤"互相整合孕育了海派文化,风云变幻的斗争实践使上海城市的气节和血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张扬,三者吐纳激荡,相得益彰,构成了上海文化源流中的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在九十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中,处在特殊重要的地位.九十年代的上海人,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句话,上海一定要搞快一点! ●横着比一比,面临严峻挑战,上海必须搞快一点上海,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曾经是东亚的一颗"明珠".拥有过许多"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它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最大的港口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金融、科技、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上海城市管理面临不少待解的难题。其中之一是出行问题。上海市内交通的客流量位居世界前列。几年前,人们为出行难而伤透脑筋,有人甚至给当时任市长的朱基同志写信,“如果你能解决上海的交通难题,我们将为你在上海立碑。”朱基坦言,“我没有办法,只能靠大家。”经历多年的建设,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已经展露风采,为大上海平添生气和活力。 构建主干道 营造城市交通立体网 90年代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城市交通建设列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城市交通网,首先从构建主干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