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知非的成功得益于其在上海政商两界的人脉资源,却也最终被卷入上海反腐的漩涡中郁知非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商界人士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上海商界的名流;政府官员知道他,是因为他是陈良宇地震波的另一位被波及者;汽车玩家知道他,是因为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把F1带入中国的人;足球球迷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中国头号职业足球经理人,他把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一个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变成中国足球的霸主。就在2008年伊始之际,这个响当当的人物因职务侵占,被安徽芜湖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万元。目前,郁知非不服一审判决,已经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2.
我的祖父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和康有为,都是近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翘楚人物,然而,相比于豪放大气、张扬恣肆的康有为,祖父可以说是一个低调没有声音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1879-1942)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颇有影响的人物,是“五四”启蒙运动的发轫者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他一生经历多起波折决定了其各个不同阶段思想表现、变化的复杂性。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领域的逐渐开放与俄罗斯公布了前苏联共产党历史档案,中央文献研究室公开出版了《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为人们研究陈独秀提供了便利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亦明 《政府法制》2013,(32):24-25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二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己这样表述他的一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这位晚清重臣参与决策了同治、光绪两朝中所有的重大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赖晨 《政府法制》2014,(1):12-13
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和善长者,无敌忍者、和平使者、至情至性的重情义者。他是中南关系的奠基人与开创者,为中南友好关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如饥似渴地阅读《毛泽东选集》,对中国革命史十分景仰,用长征鼓舞其革命斗志,用特殊方式庆祝中国国庆;他曾经两次访华,留下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6.
陈夏红是一位着迷于抢救历史的学者.综观他以往的著作,《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仿佛能看到他在大量古旧书籍中不厌其烦地翻阅档案或忠实记录受访者每一句话的身影.他像修复文物一样,将散落各处的残片汇在一起,清洗、粘合,尽可能恢复之前的模样.只不过,陈夏红“修复”的是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他试图还原部分被湮没的历史,重构“中国法学传统之记忆”.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3):37-37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是在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对这位农民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要挑最好的房间。  相似文献   

8.
徐上锋 《政府法制》2012,(26):49-49
在历史上,曾国藩(1811年至1877年)是一位争议很大的人物,毁之者称之为元凶,誉之者称之为圣贤。他从湖南的山野里走出,白手起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其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值得后人研究与玩味。  相似文献   

9.
公羽 《公民与法治》2010,(14):41-43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局不稳,军阀纷争不已。然而就在这乱世中,诞生了一位教育巨星,他就是被人们誉称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的蔡元培。纵观其一生,他在政治及学术上的贡献虽说令人瞩目,然其在教育上的成就则更为灿烂。作为一代宗师,他以独特的魅力培养了一批大师级人物,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而言,蔡元培无愧是培养大师的大师。  相似文献   

10.
张起淮是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他有着数不清的社会职务,也有着数不清的荣誉称号,如中国十大风云律师、中国航空界第一律师……他也是央视“人物”栏目报道过的两位律师之一(另一位是田文昌)。  相似文献   

11.
人物简介江平,一个让很多人熟悉的名字,一位让人敬重的老人,一位有良心的学者,一位勇于呐喊的法学家。媒体这样评价他——《中国新闻周刊》:他奠定了当代民法的基石,在乱世之后的法治启蒙中,他堪称中坚。他因法学造诣和人格魅力获得广泛尊重,被视为法学界的良心。《南方周末》:这位命运多舛的历史老人,80年的人生经历正如法治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自从楚接舆见孔子以来,“狂者”以楚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闻名于世。“狂者”既有勇于进取,不同俗流之意,又在一些人眼中有傲慢无礼,不易相处之意。一个人既被称为“狂者”,这两种情况总会兼而有之。今天,在古楚国境内,在湖北京山县,也有一个被人称为“狂者”的当地著名人物——京山县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年秀。说起邓年秀,也是湖北律师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今年五十有七,是恢复律师制度来最早从事律师工作的律师之一,是律师界的老先进,也是那批律师中仍然在律师事务所主任位置上继续操劳的为数不多的几位‘责老”。他被称为“狂者”…  相似文献   

13.
邓析(?~公元前501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在野政治家,是一位生前及死后都引起争议,自古到今褒贬不一的人物。在中国法律史上,邓析也算一位“闻人”,有数项“第一”被他占据:第一个公开反对西周以来的“礼治”;第一次提出了“事断于法”的主张;编修了第一部私家刑书──《竹刑》。当然,这些“第一”大都带有传闻的色彩,难以确信。不过.另有一项“第一”的可信度极高,即他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讼师。中国律师的历史不足百年,而且是舶来品。在此这前,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一种以帮助他人处理诉讼事务为业的人,这种人…  相似文献   

14.
我偶然地出席了一次会议,自然是有关文学创作的研讨会。被研讨者是一位南方某特区城市的官员,他从政之余从文,写下不少感情真挚、犀利深刻的散文随笔,大家评价不低,认为他在官员与作家身份之间、在非文学与纯文学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监察》2008,(23):F0004-F0004
1927年4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第一小学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出席了大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以王荷波为主席,许白吴、张佐臣、杨匏安、刘峻山、周振声、蔡以忱为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民党史稿(4)·伍秩庸博士墓表》称:“论者谓国人得为外国律师者,公为第一人。”这位伍秩庸,大名伍廷芳,乃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和奇人。说他是名人,是因为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又是清末膺命修律的两大臣之一,还先后两任清朝驻美大使;辛亥后他以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毛泽东所认为的“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的四大代表之一。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改良主义者,著名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18.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0,(15):76-77
吴冠中先生不幸于6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他对中西方艺术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姚洋 《检察风云》2012,(12):4-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一一位宏观经济、制度创新领域的引航者,一位秉持平等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经济学家,一位直言不讳自己为“中左”政治倾向的经济学者……近日,姚洋对从“泛利性政府”过渡到“中性政府”的相关言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少争议。那么,姚洋究竟怎样解释“中性政府”的概念?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奇迹的?  相似文献   

20.
孙建勇 《政府法制》2014,(33):39-39
作家莫言曾应邀带病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一个名为“感知中国”的论坛。他到达德国后,有件事使他闷闷不乐。原来,在当天德国的许多报纸上刊登了他出席论坛的消息,捕风捉影说他耍大牌:放言拒绝与某某人同时出席论坛。这样的报道使很多读者质疑莫言的人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