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淑丽 《法制与社会》2010,(29):197-198
建筑施工企业伴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的激烈,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愈加显得重要。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为了使普法工作能更加顺利地开展,本文简要阐述了普法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执行主体,企业“五五”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应是创建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法治文化。构建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法治文化是企业普法工作在总结以往普法工作经验及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普法和依法治企工作的新要求。一、构建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法治文化的必要性就企业而言,各级领导干部及员工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素质的提高、依法经营等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竞争主体,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法经营,违法经营必将付出…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中国司法》2006,(5):74-75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按照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对中央企业进行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打造中国国际企业集团的必须。多年来,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不断进展,企业领导人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普遍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企业法治基础薄弱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等原因,企业员工的整体法治意识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升企业普法工作效果、创新中央企业普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普法维稳工作如何主动作为,充分运用普法维稳手段,做好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优良法律服务与法律保障,是当前普法工作的重要课题和现实任务。围绕这个主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知识考试是普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纵深推进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掀起全民普法热潮具有普遍重要意义。为做好今后普法考试工作,特就法律知识考试的做法和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江西省万年县是“一五”、“三五”普法全国先进县,于2005年初出台了《万年县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考试实施办法》),使法律知识考试工作完全处于规范化管理之中。《考试实施办法》共有十章二十九条,其内容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考点和考场设置;监(巡)考人员选任及职责;考试的具体实施;附则。总则首先确定考试对象、时间、考试范围、目的,由县委、…  相似文献   

6.
关爱民 《中国司法》2007,(11):58-59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我省东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全面落实省委政法委《关于全省政法机关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若干意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延边州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以推动企业普法依法治理进程为目标,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法制建设水平,推动企业普法依法治理进程,帮助企业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重点抓了“三个落实”。(一)强化组织落实,提高企业职工对法律进企业的认识。一是专门成立了“法律…  相似文献   

7.
《法人》2011,(12):45-45
尤勇同志现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法律部总经理,同时,也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尤勇同志高度重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始终把切实推进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三年目标的落实作为企业法律工作的重点,在他的努力下,五矿集团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步入央企法律工作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09,(12):12-13
做好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是基层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伴随着社区发生新的变革,和县自“五五”普法以来,在全县32个社区开展了“法律进社区”活动,以法制教育为先导,扎实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法人》2011,(12):41-41
郭进平同志从1988年起从事企业法律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法律机构负责人,2007年12月任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他长期负责公司法律管理工作,先后参与国家陆上石油对外合作条例、  相似文献   

10.
“一学三讲”,即“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是“五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的普法任务。本文作者从“一学三讲”与普法工作的目标、重点内容、普法的形式和方法及普法评价标准的关系方面,阐述了“一学三讲”的提出是对上述重要问题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方法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法学教育中,法律方法即把法律规范运用到裁判案件中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双重属性,即知识的属性和能力的属性。就法律方法的知识属性而言,它应成为法学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对象,就法律方法的能力属性而言,它又是法律人才必备的素养。目前,我国法学教育既没有重视法律方法知识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没建立起较完善的训练法律技能的有效机制。法律方法教育是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因而应当成为当下法学教育必须重视并着力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明亮 《政法学刊》2006,23(2):69-73
西方社会法律自治理念包括规则、机构、思维和职业自治四个层次的内容。为实现排他性的法治目标,西方社会通过全面预设一套尽可能包容一切的法律规则,并辅之以“扩展机制”和“隔离-沟通机制,”保障法律的独立与自治。西方社会确立法律自治局面的历史进程及社会背景表明,西方法律自治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不具有当然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有奖发票"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一种新方式,因此,"有奖发票"的法律性质尚未明确。"有奖发票"是行政行为,而非民事行为;"有奖发票"不同于行政奖励,是行政指导行为,税务机关的兑奖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明确其法律性质对于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受法学所指派 ,我有幸访问挪威人权研究所 ,并就挪威有关妇女人权保障的立法与实践的问题做了半年的学术研究。由于可资利用的英文文献甚少 ,与有关人员做面对面的访谈 ,就成为收集材料的主要方式。我先后访谈 8次 ,接受访谈的人数有 1 2人 ,他们中有议会执政党成员、政府官员、心理治疗师、研究人员、女权主义者及警察。其中 ,对现任男女平等事务督察官米拉·克里斯丁的访谈 ,使我对“男女平等”这个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法律基本原则术语的法律含义 ,有了新的理解。2 0 0 2年 2月 2 8日上午 1 0点 ,我应邀与克里斯丁在她的办公室见面。她看上…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法律价值探究及其法治理念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上重要的不是原创性,而是是否合乎民族性。普遍的法观念的确认,是对法的概念的综合性认知。法观念的形成,是认知个体传统法律文化的综合体现,包括法的概念、法的生成及法律发展史。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对构筑现代意义之中国法治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故此,“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一种,在传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归因于自然法观念与人类进化及社会公益观念的和解。  相似文献   

16.
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法.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法律冲突问题、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生态及环境保护问题、民间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法律地位问题以及国内相关立法之衔接与修改问题.为此,一方面,应通过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建立协商谈判和决策协调机制、确立共同行为规则等来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宏观问题;另一方面,以解决相应微观问题为目的,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冲突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法治保障机制、生态及环境保护中的法治合作机制、民间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法律地位之确立、推进国内相关立法的完善修改等方面予以法治化建构.  相似文献   

17.
On 22 November 1991, the Supreme Soviet of the RSFSR adopted 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the Individual and Citizen."1 Article 1 of the declaration states that universal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norms on human rights have priority over the laws of the RSFSR where they directly give rise to rights and duties of citizens. But, in the words of A.M. Vasil'ev, this is "really only a defended, not a proclaimed right."2 The systems of international and Soviet law set down the procedure and the order of realization of rights and freedoms and the ways and means for their legal defens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ights and freedoms is ensuring the individual's right to a legal defense.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法律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尚无明确规定,需要通过试点加以实践探索,更需要从理论上界定各种关系.生态环境损害不同于民法上的“具体损害”,是一种需要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加以判断的“总体利益损害”;生态环境损害构成的“侵害”与“法益”两个规范要素组合具有明显的二元性,不能完全纳入《侵权责任法》范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危险或风险防御责任,既不同于传统民法上的损害赔偿,也不同于恢复原状,应在法律上创制专门环境侵害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以法律视角探析"孝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敏 《法学杂志》2006,27(2):95-98
传统孝道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它只有在封建父权制度的支撑下才能得以实现,而传统的孝文化最终是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传统孝道的基础已经消失,必须以新的内容取而代之.本文详细分析了孝道内容的来龙去脉,提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情况下,孝道的实现除了子女外,还需要全社会来支撑.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7条对“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行政行为的规定存在模糊之处,第58条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极为不利。对行政行为不可撤销的四种情形分别进行分析,或许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