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深刻分析世界宗教发展历程、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对待宗教问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的重要论断,并指出,观察宗教问题“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必须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治国理政政治伦理思想是在充分吸收中西方优秀政治伦理学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将其与中国实际国情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相结合而产生的。习近平总结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哲学思辨与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国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改善民生”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治国理政中政治伦理思想的特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政治伦理的核心;加强廉政建设,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的变革,中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也是中国在过去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提出的一个崭新目标和艰巨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样板可以照搬,只能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养分,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对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 ,必须有深广的世界历史眼光 ,即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马克思 (恩格斯 )关于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 ,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的基本思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 ,没有克服“地域性”的局限 ,是其遭到严重挫折的最基本的原因。坚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大方向的辩证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这一经验 ,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方针,是国家劳动部根据“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提出实行的可谓“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近年来,劳动部门在劳动体制“三大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又要面向新的使命.就劳动部门而言,培育  相似文献   

8.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务必”是从“进京赶考”到新时代“赶考路”逐步生成的历史过程。其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化初心使命之动力;“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坚定共产党人作风品质之毅力;“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增强自身主动之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以历史思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以创新思维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时代化发展;以战略思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主动;以底线思维激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1]。党员干部学习“四史”中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经验,可以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党员干部首先要将学习“四史”与实际相结合,厘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党的领导的政治立场。其次,党员干部应理解“四史”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清楚这四个部分的区别联系,正确的认识历史。最后,党员干部通过科学的方法学习“四史”,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如何总结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及其相关范畴,不能认为是对历史事实和经典作家理论思想的科学概括和严谨归纳,对此理应提出质疑。一些“东方学”学者所提出的问题多半是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前理论家最重要的使命,不是独出心裁地构筑什么“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而是深刻总结“十月革命”以来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后发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重新审视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后发展国家正确选择发展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别于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或所谓“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既要认真总结和研究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经验,又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同于“传统的和谐社会”。同时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而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认识与实践从方法论上首先要进行黑格尔的“历史回溯”达到还原历史,然后是抽掉历史形成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性理论即伯恩施坦的“科学还原”,最后才是马克思的“实践还原”和“终极还原”即将理论运用于现实实践。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也应如此。为了保持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历史的连贯与统一,基于社会主义因素的分析将社会主义划为:理论抽象下的理想社会主义即经典社会主义、高度计划的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主义以及非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并发展了的社会主义因素。而社会主义因素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红线”。从社会主义因素而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原则来区分作为目的性和工具性社会主义比抽象地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摆脱了传统认识的束缚、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明确了社会主叉发展目标同时为探索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拓展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对“人治”的根本否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对以往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必须努力强化职能作用,才能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60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简单地说。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60年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以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导致苏东剧变和中国社会主义面貌的巨变。回眸社会主义百年历史,概括有“两大突破”、“两大判断’“两大论战”、“两大难题”。社会主义进程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作为奠基者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一 毛泽东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或苏联模式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特定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正式确立,而且也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从理论上揭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一、民主…  相似文献   

19.
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以及曾经与它休戚与共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70多年和近50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一夜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纷纷改名换“性”,抛弃了曾经一度信誓旦旦的社会主义信念,使得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进入低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在社会与国家高度同一的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没有经历西方工业化国家社会与国家分化的历史时期,而“所有权、自由、平等”的社会机制和民主法治的国家制度正是这种分离所造就的,因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表征为社会与国家现实的分离。但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从所有权上消除了二者冲突和对立的社会根源——资本支配劳动,确立了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也减轻了其现代化过程中的“分娩的痛苦”。同时,这个“从根本上消除”意味着社会与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非对抗性矛盾。这样,社会与国家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它需要同时建设现代化的社会和现代化的国家,以便在“现代化”这个更高层次上为社会将国家权力重新收回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