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这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遇到了很大阻力,都受到了不合理的政治体制的束缚。这说明,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仅仅有经济方面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与之配套,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就很难有新的大的突破,已经取得的经济方面的改革成果也很难加以巩固。因此说,政治体制改革,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西方模式代表了人类最高理想,中国要做的无非是全面转轨到西方模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与西方接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政治体制改革却停滞不前。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在《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改革》一文中则提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怎会有中国今日之崛起?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她的崛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自信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既包含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就不可能得到健康而顺利的发展。一、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党政不分、…  相似文献   

4.
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安排部署,开启了我国改革新征程。在步入新征程之际,有必要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35年改革之路,需要对历史上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作出客观评估,以利于走好今后的改革之路。35年来的中国改革,在各个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场景:与改革之前相比,"大不一样"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大一样"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一样不大"的是政治权力配置模式改革,"不一样大"的是失衡型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梦奎在《阵地》杂志1992年第一期撰文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流行一种观点:中国和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结局遇然不同,原因是中国先进行经济改革,而苏联则是先进行政治改革。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原因并不在于先进行经济改革而后进行政治改革,而是在于: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就是说,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科学地总结历史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围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成效甚微,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好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需要从学理上总结40年来改革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安排部署,开启了我国改革新征程。在步入新征程之际,有必要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35年改革之路,需要对历史上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作出客观评估,以利于走好今后的改革之路。35年来的中国改革,在各个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场景:与改革之前相比,“大不一样”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大一样”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一样不大”的是政治权力配置模式改革,“不一样大”的是失衡型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倡导者和设计师,他不仅开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创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他的改革宏伟蓝图中,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他多次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能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中,  相似文献   

11.
李贵贺 《世纪桥》2010,(21):58-60
回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谓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通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党政分开"和"精简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现行政治体制中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工作也更加紧迫。通过对3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来探析改革前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一场革命。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之一,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文就十四大报告中这方面的论述,谈一点学习体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是我们九十年代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等具体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已经彻底告别改革开放以前那种政治建设的整体挫折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日前指出,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像当年建立深圳等经济体制改革特区那样,着手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特区。李永忠认为,“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就在于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特区。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尝试,之所以浅尝辄止,不敢深入推进,也在于对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败,没有像当年经济特区的改革那样,有人敢于出面‘埋单’。”●钟青李永忠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几个经济特区的试验圈。继续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这样几个‘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极为深刻 和精辟,是我们党的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对于我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 于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的地 位···························邓小平有两个重要思想:一是中国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两会"期间发表言论称,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中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必须从国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使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相配套、相促进、相对接,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明确地包括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不低于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充分论述,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和行动指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观点。邓小平指出:“1980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0页,以下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村税费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的乡镇综合改革,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在机构精简方面取得成效,但在构建适应"三农"新形势的服务型政府体系方面却停滞不前,陷入制度困境。本文剖析了乡镇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对制约改革的深层次制度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国家对乡村社会汲取资源行为的制度惯性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是制约乡镇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研究提出应当从县、乡镇和村联动式改革和多元主体参与式民主治理的远期改革方案,并就近期的乡镇改革提出具体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