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理.确保并加强军队官兵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政治认同,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军队意识形态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中,探索党对于军队意识形态的历史形塑,则为研究、解决该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学术界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内涵、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演进、当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现状及其挑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路径等论题,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成果。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对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键环节的意识形态话语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缺乏更为集中、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这也成为当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亟待突破和加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宫厚英 《理论学刊》2013,(4):99-103
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社会矛盾的"指示器",也是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无法回避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各种思潮粉墨登场,形成一道独特的思想图景。思潮丛生,纷繁亮相,正深度拷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能否成功引领社会思潮,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已然成为历史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艰巨任务。随着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具体实践的推进,学术界也掀起对"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这一课题的关注热潮。宽视域耙梳其研究现状,多维度综述其理论内容,本身也应是这一学术热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高校理论战线》总编辑、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田心铭在最近一期《红旗文稿》发表《识别历史虚无主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文。文章指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中国走什么道路,坚持还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争。只有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实质,以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意识形态的领导,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对于与时俱进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就是对意识形态问题不断求解的历史,也是对意识形态范畴不断进行诠释和建构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结合本国具体实际,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意识形态范畴在新时期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初期,为了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展抗日武装。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党组织建设出现了相对滞后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军队中党组织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军队党员的比例相对较低、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严重不足、党员思想认识不足甚至党性丧失等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军队中尤其是新发展的军队中普遍建立党的组织系统、着力加强军队党员的政治教育、恢复并巩固政治委员制度等方式全面加强了军队党的建设,总结出了从组织上、制度上、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和贯彻"党指挥枪"根本原则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重申,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虚无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在着尖锐对立。"纲要"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得以乘虚而入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深刻认识其危害,深化教学改革,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侵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就因为它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军事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产物,都深刻回答和解决了一定历史条件下军事实践提出的时代性课题,引领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10.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古田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一纲领性文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建党建军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80华诞之际,重温《古田会议决议》,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对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很有意义的。一、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路线、创新精神的教育按照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土地革命在全国迅速兴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就是这一历史性的大转变中的总先锋。这样,在落后的农村环境中怎样建设党和军队这一重大课题就历史地摆到了党的面前。当时围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党内有四种看法。一是党的"六大"已提出了靠大量吸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实行政治建军。党的政治建军受到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启发,是土地革命战争实践的要求。通过构建全新的"三位一体"政治建军模型,即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军队党的各级组织和开展有力的政治训练,中国共产党理顺了军事与政治、军队与人民、军人与信仰的关系,解决了军队听谁指挥、为谁打仗、为何打仗这三个建军根本问题,实现了中国建军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田会议决议,是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通过的决议案。该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并首先在红四军内得到贯彻落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伴随红四军发展壮大,该决议的影响逐步拓展,但也受到过"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干扰。全面抗战时期,决议成为延安整风必读文件,成为军队政治整训的理论武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决议成为加强改进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在恢复健全军队党委制和军队民主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古田会议决议的传播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宏阔历史,对于今天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跨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定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领导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一系列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军权私有的军事制度和历史现实,这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军政关系的理论,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基础来源。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建构的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要求和制度,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合理有序运行的重要层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对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史与经验作了总结提升,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进程中"做了哪些事、作出什么贡献"的重大历史课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向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政治宣言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和管好党、治好党"这一时代课题,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特别是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两大课题。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正是在解决这两个历史课题过程中,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相似文献   

19.
朱继东 《党建》2013,(10):27-28
面对"普世价值论"等西方价值观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任何执政党都必须整合执政资源以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执政资源整合方式经历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经济绩效为核心和以"法治"为核心的重大转变。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执政资源整合方式,洞悉其演变规律,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合执政资源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