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东诉讼作为公司法中保护股东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近三百年的发展与完善,迄今各国公司法普遍接受.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正确理解股东派生诉讼和直接诉讼有重要作用.同时新公司法对少数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条件、诉讼程序都予以明确规定.虽然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股东派生诉讼的认识还不全面,可能出现少数股东滥用诉权的现象或者股东权利意识不高,缺乏激励机制等等.因此,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股东查账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峰 《法学杂志》2007,28(6):151-153
股东查账权是股东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对保护股东权利、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东查账权法律制度所承担的核心功能或者说调整的利益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对股东查账权与公司经营权的冲突的协调.本文在对这些问题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股东查账权与公司财务审计权的界限及股东查账权的司法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小股东的股权比较分散,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这在我国公司中是很普遍的问题,本文先对中小股东进行法律上的界定,分析了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现状,尤其是实践中存在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利,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情况,根据现状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以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股东资格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嫱 《政法学刊》2008,25(3):80-84
在近几年的公司诉讼实践中,股权纠纷不断涌现,其中因为股东未出资引起的股权纠纷也颇多。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的认定,在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争议较大,而其在处理实践纠纷中的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股东资格是股东权行使的依据,对于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否认了未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对其责任的追究也就失去了根据。从我国现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资本形成制度的转变、股东资格与股东权利的关系可以推导出:股东未实际出资并不影响其股东资格的取得,但其不应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  相似文献   

5.
葛伟军 《法学》2023,(2):90-103
股东资格与股东权利相互影响。如具备股东资格,可以推定其享有股东权利,但权利的实际行使也可导致资格的确认。股权在三种层次上被混用:出资份额或股份、依附于出资份额或股份的广义上的类别权利、股东权利。对股权享有利益的人包括名义股东、实际股东以及股权利益分享人。名义股东为法律上的股东,享有法定利益。实际股东享有股权的受益性或物权性利益,而股权利益分享人的利益主要是契约性或身份性利益。根据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或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信义关系,实际股东又可以分为受益股东和非受益股东两大类。应当在厘清股东资格、股东权利以及股权等概念的基础上识别实际股东,平衡其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魏庆坡 《法制与社会》2011,(10):104-105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一直是中外公司法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我国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仅阻碍了公司的良性发展,也从根本上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我国2005年10月的新《公司法》中体现出对中小股东的理念为平台,总结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其权利遭受侵害的原因、保护的现实意义、其权利遭受侵害的原因、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制度,结合当下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见解,以期待对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南香 《法制与社会》2013,(31):91-92
当前,我国对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存在,导致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经常处于权利无法救济状态.本文以中小股东的概说为切入点,探析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并参照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对中小股东权益立法保护的现状,对当前公司法中存在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股东享有一般权利性质的派生诉讼权和救济权利性质的直接诉讼权.以股东个人权利受侵害为条件的直接诉讼权一旦产生即与股东权利具有相对独立性,股东退出公司并不表示股东因此丧失救济权;股东直接诉讼权的产生源于股东权利,而非股东身份.只要股东对于诉讼的提起或继续具有法律上的利益,即使退出公司仍然享有诉讼权.  相似文献   

9.
股东知情权是保护股东权利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性权利,在公司中多元利益互相冲突与制衡,造成公司股东在获取经营管理信息上的弱势地位,并导致股东权益受损的事件经常发生。《公司法》最新修订对股东知情权进行了完善,本文结合新修订的《公司法》来探讨股东的知情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权利和风险的分配维度,基于现行《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义务的基本规定,分析中小股东权利受限的基本原理、制度缺陷,现状与立法的不一致以及中小股东在公司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公司法》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法,而且需要完善现实中法,将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结合起来,共同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在新《公司法》中引入了中小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其来解决公司大股东及高层管理人员滥用其权利或怠于行使其权利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然而,在当前的股东派生制度中仍存在有不足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简要分析,进一步提出对这一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其中与诉讼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费用规则也没有明确说明,使得股东派生诉讼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研究各国对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费用的立法和案例,并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费用规则提出建议,对完善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对于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其管理权,平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完善公司监督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评述,同时指出了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封闭性公司少数股东免受控制股东压迫,获得权益保护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公司法研究领域颇受关注.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基于少数股东在公司处于较为弱势的权利地位,更因为封闭性公司普遍具有的股份难以流通基本特征.本文从美国公司法立法与实践出发,集中探讨了美国三大保护途径,以期为中国该领域的司法实践提供相应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股东资格对于有限公司的出资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奠定了出资人得以作为股东的权利与义务的基石.股东资格的正确认定有利于理清其关涉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维护市场的稳定和股东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是一项宪法上的权利,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知情权代表着民主,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中的股东知情权本质上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保障中小股东权利的行使、保护其权益的实现是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让股东的知情权利益得到体现和保障,从而保护中小股东的根本权利,以促进我国公司制度更健康、持续地发展,便成为当前公司各制度中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公司少数股东(又称小股东)权益加以特别保护,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利,是目前公司法理论界和实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本文在针对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对有关少数股东的保护与司法救济方面做了探讨,同时针对现行公司法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法制与社会》2011,(9):105-106
中小股东是公司中的弱势群体,现行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许多法律规定的权利都难以实现。因此,完善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就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杨松  郭金良 《法律科学》2013,(5):120-129
银行危机处置过程中股东权利限制是危机时期社会规制的需要,规制的原因包括维护金融稳定、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存款者的市场信心和预防股东道德风险发生。但股东权利保护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这就在"限制"与"保护"之间形成矛盾,这是银行生存的不同时期,股东行使权利正当性基础的差别造成的。因此,分析银行运行不同时期股东权行使的正当性基础,是论证银行危机处置期股东权利限制必要性的基础,同时,股东权利的限制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主体间的权利结构平衡,故从法律规制和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对"矛盾"的协调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赋予股东公司财产状况检查权,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司实务中股东的此项权利往往受到漠视,而我国《公司法》(新)中的相关规定过于模糊,不利于股东行使该权利,应当在立法上对财产状况检查权做出细致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