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融文墨笔写龙虎──将军书法家李春廷印象姜卫东,唐景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位闻名军营内外的将军书法家,他叫李春廷,曾担任军政委、集团军政委、省军区政委,在大军区党委委员职位上退下来后,又被推选为中国书画家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对于能够专心从事书法创...  相似文献   

2.
在第80个建节来临之击,共和国百将军威风采展,亮相于北京卢沟桥宛平城清秘阁展厅。50余位共和国的老将军怀着对建军80周年的豪迈回顾,与首都社会各界300多人一起观看了这场记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丰功伟绩的将军书法作品展与将军军威风采展。  相似文献   

3.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李巨炎开始了收藏中国书法的艰辛历程,这源于他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他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独到判断、敏锐见解,是使他在历经20年磨炼后成为一位成功的中国书法收藏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雕刻时光     
回想起来,我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零距离接触将军最多的一次,是衔命陪同10余位将军参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同——厦门同博苑。那天,将军们身着便装,安步当车,游园林,赏花卉,观鱼跃,听鸟鸣,兴致勃发。进入江南园时,将军们的目光被一幅大型砖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吸引住了,近前细细端详,久久注目,合影留念,不愿离去。其中一位我熟悉的凌将军走近来问我:“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我说:“作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俞有桂先生。”凌将军又问:“你认识他吗?”我说:“他是我朋友。”这话勾起了将军们的好奇心,纷纷向我打听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幸好我对俞有桂先生的情况还比较了解,不然就要在将军们面前出洋相了。  相似文献   

6.
罗炳辉将军是中央军委向世界公布的我军33位军事家之一,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卓越的抗日名将、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于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昭通地区彝良县偏坡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功勋卓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称他是“一心追求真理的将军。”罗炳辉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46年病逝在疆场上。今年12月22日,是罗将军100周年诞辰。笔者从1979年开始征集罗炳辉将军的文物资料。罗将军的戎马生涯中,在途经民族地区时,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带头维护民族团结,令人敬佩不已。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  相似文献   

7.
他热衷于书法艺术,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还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工商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他更热衷于推动永定县的书法事业发展,追求用书法艺术来展示客家的文化,为此将自己的公司关司,腾出场地无偿供爱好者交流和展出。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县书法协会主席、永定客家书画院院长戴贵煌。  相似文献   

8.
在蔡元培眼中,书法是一门艺术,他的书法是其学术修养、人格品行、美学思想的折射,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学仲 《协商论坛》2008,(11):63-63
海林是我的学生,我们最早认识是27年前的事,那时,他在北京军区某部从事宣传工作,给我的印象是淳朴、正直、很有才华,文学功底扎实,书法写得很好,记得是198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当时他是入选作者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30岁,作为组织者,我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10.
萧耘春     
萧耘春僻居瓯江,是一位浙江书法界的大隐。说他隐,是因为他在几十年间绝少在书法圈抛头露面。以至于去年他首次参与浙江省老书画家联展时,许多人竟不知这位萧先生系何方神圣。但细细品味他的章草条幅《龚定庵乙亥杂诗》,却发现他点画高古、法度森严,  相似文献   

11.
武垒 《今日山西》2000,(4):28-29
如果说,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 才是艺术,想必所有的骚人墨客是深信无疑的。因而每个书法家全部经历,已不仅仅是对书法的职业嗜好,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摄取和滋养。深谙此道的赵国柱深刻而又智慧地把握此中的机枢,把政务、书法和人生解化得游刃有余,忙里偷闲,闲中求乐,点缀着他自已灿烂而丰富的人生。 对于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赵国柱近乎痴迷。这种痴迷,既是他在硬笔书法界出道较早的必然,也是其对硬笔书艺持之以恒的延续。1988年以来,山西硬笔书法协会成立并先后举办了首届、二届“晋阳杯”等硬笔书法大赛,他以对硬…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延续30余年的人间真情故事。“文革”中,一名23岁的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当有人对病人下毒手时,他不顾一切奋力抢救,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后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王昆报道在第80个建节来临之击,共和国百将军威风采展,亮相于北京卢沟桥宛平城清秘阁展厅。50余位共和国的老将军怀着对建军80周年的豪迈回顾,与首都社会各界300多人一起观看了这场记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丰功伟绩的将军书法作品展与将军军威风采展。  相似文献   

14.
1913年4月10日傍晚,林述庆将军在府上翻阅着各种报纸。国事日益令人担忧,林将军的心境也日趋黯然,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天空,他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两岸关系》2012,(5):34-36
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抗日战场上英勇殉国,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以及他所带领的200师谱写了中国远征军的一段传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9年,戴安澜将军人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16.
酷爱唐诗宋词的刘永泰师从启功先生学习中文,先生的品格和学识深深地影响了他。对刘永泰而言,学习书法可表达情感用以自省,也是对先生的缅怀与追思。但令他遗憾的是,虽然自己的习作深得先生书法之精髓,却始终无缘得到先生的亲身指点。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邓州市里庙沟河畔,有一个“台湾村”。 台湾村由何而来,那还得从头说起。   清康熙初年,民族英雄黄廷将军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黄将军从家乡福建沿海的同安县带去一匹战马,此马通人性,人称“灵鬼儿”。黄将军爱马如子,终日思量欲选一位理想的马夫,为他驯养管理这匹战马。这时,一位精武功、善骑射的高山族青年依那思罗跟随父亲在黄廷部下吃粮当兵。在一次战役中,依那思罗的父亲不幸阵亡,于是黄廷将军便选中依那思罗为自己的马夫。由于依那思罗作战勇敢,忠厚诚实,又擅长驯养战马,黄廷将军非常器重他。   郑成功去世…  相似文献   

18.
何新华 《世纪行》2011,(3):37-38
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人展全国第5、6、7、8届中青展,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三届扇面书法展(特邀),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相似文献   

19.
吴良安从一名来沪创业者,到成为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直至如今成长为书法专业人士,快意驰骋于申城书法天地。这其中既有其天资所助,更得益于他对书法事业的孜孜耕耘,对书法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周洪宙 《世纪行》2012,(3):42-44
他是有令即行的职业军人。他是两大战役的先锋。他是毁誉参半的将军。如果他阵亡于抗击日寇的战场上.如果他在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那么,其声名后来虽然不像他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同学薛岳上将那样“显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