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我在1916年8月10日出版的《顺天时报》上,发现了一篇题为《直隶学界公电》的电文,署名为李大钊、白坚武等13人。这篇电文在现已出版的《李大钊全集》等书中均未见收辑,是一篇新近发现的佚文。李  相似文献   

2.
一、对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信的探疑 在2006年版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第5卷中,新收入一封李大钊《致张溥泉、汪精卫并附剑云函》。其中《致张溥泉、汪精卫》的信中讲道: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这套多卷本的全集除附录外共收入李大钊著述615篇,约150余万字。如果加上本全集没有收入的而1999年10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全集》已收入的李大钊的著述,  相似文献   

4.
石风 《北京党史》2014,(3):57-59
正1920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6号发表了署名"T.C.I."的《一九一九巴黎的"五一"运动》(以下简称"巴黎五一")一文。对T.C.I.是谁的笔名,笔者未见有文著论述。笔者认为,T.C.I.是李大钊的笔名,换言之,"巴黎五一"就是李大钊所作,考证如下:一、"T.C.I."当是"T.C.L."(即李大钊笔名)的误排笔者在阅读1920年10月所作《中国共产党宣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尽管先后出版了两种《李大钊全集》,但是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新史料、新成果,正如张静如先生所言一定会时有发掘,不断出现。据我所知,近来新发现的新史料就有书信、书法、照片、启事等多件.有的已经陆续公布。这些消息令人鼓舞和欣喜。最近,又很高兴地看到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首席专家李继华先生的新著《新版〈李大钊全集〉注释疏证》(中央文献出版社版2008年版,以下简称《疏证》),可喜可贺。我以为,《疏证》一书的出版可以视为李大钊研究逐步回归考据学的又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6.
朱成甲先生的《〈李大钊文集〉中几篇文章的辩考》一文,对1984年版《李大钊文集》中的几篇文章是否为李大钊所写的“辩考”,有些基本正确,但还可以补充一些论据;有的则不够准确,值得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正>1983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当年9月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碑文》中说:李大钊"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都当选为中央委员。"2002年9月,权威的《中国共产党历  相似文献   

8.
一1914年夏天,李大钊和陈独秀相识。1917年,陈独秀应聘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担负改革文科、整顿北大的重任。1918年2月,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二人开始共事。李大钊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从而形成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的强大阵容。1918年12月,陈独秀、李大钊共同创办《每周评论》,开始了他们并肩战斗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汪兵 《北京党史》2023,(1):21-25
五四时期,社团活动在中国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其中,新潮社及其所办《新潮》杂志在当时的青年中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李大钊积极关心与支持新潮社的发展,并在《新潮》上发表了三篇文章,即《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青年厌世自杀问题》。这三篇文章大致凸显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轨迹,既深刻展现李大钊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问题的,也表明李大钊在不断关注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早年在天津就读6年期间的行迹,大多见载于三种版本的《李大钊全集》(朱文通等整理编辑《李大钊全集》四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五卷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注《李大钊全集》五卷  相似文献   

11.
在《李大钊文集》(上、下集)出版之后,发现一封李大钊致瑞麟、亚男夫妇的便笺,原文是:瑞麟、亚男先生:昨承枉驾,并馈食品,谢谢。“苏州”将于今午12时启行,宠约不克如命矣。由粤归来,再趋访谈。匆匆,不尽白。  相似文献   

12.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同时.他系统引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开创了我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发展的先河。此后,李大钊又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讲授《史学与哲学》、《史学概论》,并著有《史学要论》一书,进一步丰富了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在史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了独特的新史学观。今天重温这一史观.对中共历史的研究者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革命先贤,推动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读懂和理解李大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重新编辑、修订、出版了《李大钊全集》。此次修订,我们在扩大搜罗范围的同时尽量保留文字原貌,基本不作删节。对于文章排序,我们本着将文本、语境和思想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对具体篇章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以求更准确地反映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际历程。此外,为了确定李大钊文章中出现的诸多外文词汇和译名的准确含义,我们按照李大钊文章中提供的线索,深入到文章所涉及的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和外国语境中作了细致考订,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在校勘和注释方面,我们力求精细、简约、准确,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可靠、宜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按语     
时光如梭,《北京党史》“党的思想理论史研究”栏目已经进入第五年了,发表的文章已近20篇。回首望去,自有收获的喜悦,亦有自觉的省思,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真实、严谨、可信、可读,真正经得起学术的检验。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00周年(以《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发表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标志)。2020年,又迎来中共早期组织成立100周年。相关纪念和学术活动由此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以下简作《全集》注释本),在1999年版《李大钊文集》注释本的基础上,做了“增补、修订与校勘”,特别是“在遗文搜集工作方面又取得了一些新成果。这主要是陆续发掘出了李大钊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期间(1925-1927年)直接关乎中国革命进退的一批重要文字,计20余篇,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刊物,以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先后出版过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和最重要的主编是陈独秀,其他任主编的还有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瞿秋白等人.《新青年》杂志于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63期.杂志出版时间长达11年,这其中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整个过程,也经受了许多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17.
《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是少年中国学会1922年7月杭州年会上该会北京的部分会员的一份提案(即《北京同人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发表于《少年中国》第3卷第11期,署名依次为黄日葵、陈仲瑜、邓仲、刘仁静、李大钊、沈昌。该文被收入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续)和1989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遗文补编》。该文到底是不是李大钊的文字呢?笔者认为,很值得重新研究。现据考察,该文的执笔者并不是李大钊,而是邓中夏。一、关于《提案》产生的背景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最…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24):105-105
1984年12月6日,英文版《邓小平文集》作为世界领袖丛书之一在伦敦出版。1985年8月2日,英国出版印刷界著名人士、出版英文版《邓小平文集》的培格曼出版公司总经理、《镜报》集团董事长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将一本羊皮封面、烫金精装的《邓小平文集》赠送给邓小平。马克斯韦尔对邓小平说:  相似文献   

19.
黄家猛 《党的文献》2021,(1):104-110
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在推动中国北方地区革命运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所存的武汉国民政府资料中,有一份李大钊给武汉临时联席会议的报告,题为《李大钊同志报告》。该报告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详细分析介绍了北方诸军阀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介绍了西南各军阀在京津的活动及意图。根据相关资料推断,该报告的撰写日期应该在1926年11月28日至1926年12月1日之间。李大钊这篇报告为当时武汉临时联席会议作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也为今天研究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活动实践提供了新史料。  相似文献   

20.
从1920年秋季学期开始到1923年春季学期结束,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和政治学系开设“唯物史观”课程,并编著了《唯物史观讲义》。长期以来,学界对讲义的完整内容抱有很大兴趣,但一直未见到实物。现发现的李大钊《唯物史观讲义》 1册,原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讲义共7篇文章,形成于1918—1920年间,早于李汉俊所编唯物史观课程讲义。《唯物史观讲义》的新发现,既展示了《马克思的经济的历史观》一文的全貌,也为校勘、排印《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之特点》两篇文章提供了新的底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