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海涛 《创造》2023,(4):47-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平等”“和谐”“公平”理念,既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也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对构建美好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小康包括物质指标和社会指标,物质经济管理是实现社会指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社会指标的基础。从观念与政策层面重视物质经济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共同富裕无疑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规定之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现阶段出现了许多有背于共同富裕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怀疑和否定,或把共同富裕干脆推向一种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范畴,并以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性为借口,容忍现实中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日趋严重,两极化的危险性已见端睨,且短期内不可逆转,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重新来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也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具体把握共同富裕理论的精神实质。当然,学…  相似文献   

4.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丰富完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丰富完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需要认识到,共同富裕是“普惠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既要杜绝平均主义,又要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它的内容既有相对确定的历史含义,又要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共同富裕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坚持和平发展,不能以剥削压迫其他国家人民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全面小康社会乃是由经济小康、政治小康、文化小康和生态小康四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交织的诸多内生要素有机联结而成的复合系统整体.有鉴于此,不能片面地将全面小康社会理解为经济增长速度等物质性指标,也不能仅仅将之理解为启动新一轮经济高潮的肇端,而应把它理解为一个由诸多要素联结而成的,动态的、开放的有机复合系统.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小康》2013,(1):6-7
专家点评"法治小康"为小康社会保驾护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法治小康"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指物质比较丰富的社会,还应是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小康建设,是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向现代化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在共同富裕目标的指引下建设小康,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的物质性和虚拟性与社会—政治范式中效率和公平的不同耦合情形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现阶段,不仅社会—政治范式中片面追求效率的一面不适于我国的发展,其与数字经济的虚拟性相耦合的情形更会在扩大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的情况下阻碍共同富裕的达成。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高质量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更是福泽庞大人口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新时代下应走中国式发展道路,坚持数字经济的物质性,并选择更突出公平的社会—政治范式。  相似文献   

1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已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基本道理。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除国际国内政治因素之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认同不无关系。本文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作一简要分析。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受制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并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具有历史的沉积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文化境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康”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概念。它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小康 ,同时也包含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理所当然地包括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很落后 ,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境遇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文建设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未来我国还需要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同时注重党的领导和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马恩思想中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严淑华  孟志辉  王夏炎 《前沿》2009,(6):177-180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小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影响全局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和制约因素,其中,既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当然也包括文化因素。但通常来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阻碍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即物质弱势,其文化制约因素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入手。分析由此引发的各种障碍因素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对此进行逐步分析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其规律性及解决途径,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培植主导产业奔向共同富裕姚高宽由温饱向小康跨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临猗县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一、体察民情,理顺共富思路致富,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愿望;共同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当代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6.
正如小康建设重点、难点在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难就难在它存在着诸多特殊的制约性因素,包括经济阻力、政治阻力、文化阻力和社会阻力等。全面、深刻认识这些阻力,有助于采取正确的对策,将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滕朝阳 《今日浙江》2008,(22):62-62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这已成为常识,但若没有文化的小康,农民的小康也不免要打折扣。浙江是经济大省,在文化建设诸多方面也走在前列,最近,浙江省政府又提出,到2010年,要确保高标准文化覆盖所有乡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必须加强对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的初步实现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性目标,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与共同富裕的实现结合起来,共同富裕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建设全面小康必须体现共同富裕的内容.这就要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逐步构建起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19.
曹胜 《人大研究》2009,(6):9-10
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所以对人大代表政治意识造成约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政治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生活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型的过程。政治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社会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作为其子系统的政治系统必须在性质。结构、功能上与经济、文化等其他子系统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社会整体系统的动态平衡井促进其协调发展。因此,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政治对于经济的相对独立性,由于政治体制所固有的僵化性特点(它一旦建立起来就不容易改变),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