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俄罗斯投资环境有较大改观,但目前仍属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市场;中俄间较低水平的相互投资现状与两国的经贸地位很不相称,促进相互投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钱彤 《瞭望》2000,(30)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的首次 “旋风式”国事访问,从17日 子夜到19日正午只延续了36小时,但访问期间两国签署的一系列文件中所包含的内容、所发出的声音举世瞩目。 普京这次富有成果的访华无疑是中俄两个大国在新世纪所进行的重大外交行动。正如江泽民主席同普京会谈时所评价的:此次两国元首的会晤完全可以被称为是中俄关系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晤。高层交往助相知 国家领导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频密程度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江泽民主席和今年刚刚当选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交往可以说是近年来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自然延续…  相似文献   

3.
应爱尔兰、比利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政府首脑的邀请,朱镕基总理将于9月2日至15日对上述4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分别在布鲁塞尔、彼得堡和阿拉木图出席或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中俄总理第  相似文献   

4.
尚军 《党政论坛》2009,(12):17-17
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8日在布鲁塞尔结束。会上,中方再次敦促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与会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中欧双方谈到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他向欧方深入阐述了中方的立场,欧方表示将继续推进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与俄罗斯都是文化大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两国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地认同与支持,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水平也不断提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俄两国文化交往的传统及历史渊源,为两国电影产业的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中俄电影合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前,以历史为题材的影片传入中国。1924年年初,第一部俄罗斯纪录片《列宁的葬礼》在中国上映,此后,一部部优秀的影片传到中国,开启  相似文献   

6.
4月22日至26日,江泽民主席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俄领导人除讨论深化双边关系外,还将就国际形势发表联合声明。同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还将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是日益发展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独立的两极,中俄关系的发展举世瞩目,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8.
未羊 《瞭望》1996,(19)
4月25日,中俄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次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又在上海签署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这本是一件顺乎潮流利在世界的好事,却使一些人不安起来,说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安全,好像只有中国和邻国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才有利于他们的安全,才能让他们放心似的。这是为何?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5月17日至30日对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希腊和俄罗斯四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俄罗斯是这次访问的最后一站,访问时间最长,也备受关注。吴邦国委员长对俄罗斯的友好访问,不仅促进了中俄两国议会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发展中硕果累累的一年。中俄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两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这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共同宣布,中俄决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每年都要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及时地交换意见。12月26日至28日,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正式启动,这是中俄两国落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步骤。为协调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更好地发挥中俄双方的合作潜力,不断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质量和效率,两国总理商定,设立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  相似文献   

11.
10月14日至16日,在中俄两国建交55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两国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节节攀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京总统访华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呢?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顾关福教授。 《瞭望新闻周刊》:中俄关系经过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6,(31)
杜照宇:遇难的联合国观察员北京时间7月26日凌晨(当地时间25日晚),中国派往黎巴嫩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杜照宇在以色列对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南部的一处观察站的轰炸中遇难。据了  相似文献   

13.
朝韩两国在4月10日向世界 传递了一个惊人的信息:韩 国总统金大中将于今年6月12日至14日访问平壤,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历史性的首脑会晤”。目前,朝、韩两国政府正在为实现此次首脑会晤积极进行预备性会谈。如果此次会晤能够顺利实现,有可能成为消除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的一个“里程碑”。冲突和摩擦凸现军事对峙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冷战已结束互0年,但朝鲜半岛却仍然处于冷战状态中,以至于被称作“冷战的最后一块冰川”。像美苏当年的冷战一样,朝韩的冷战也主要表现为军事上的严重对峙。 据有关资料反映…  相似文献   

14.
朱基总理新春伊始于2月24日至27日对俄罗斯的访问,是一次务实的访问。访问的结果表明,中俄将迎来两国经贸合作的春天,它将大大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众所周知,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关系发展顺利,在国际领域的合作广泛,但经贸合作滞后,双方对此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美、英、法、 德、意、日、加7国领导人一 起于7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冲绳举行了8国首脑会议。刚刚就任总统时间不长便有幸参加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首脑会议,普京又一次得到展示政治才华的机会,给峰会带来了一股新风,受到前所未有的尊敬和重视,可谓“不虚此行”。 对普京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再次为俄罗斯确立和巩固了大国地位,赢得在世界最强国论坛中永久性的席位。从 1996年叶利钦开创“7+1首脑会议”迄今已是俄罗斯第5次参加8国首脑会议了,但从来没有像普京这样受到如此青睐。普京就任总统以…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1)
中国等16国首批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16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外长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批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24日开放供所有国家签署。条约将从所有44个裁军谈判会议成员国交存批准书之日起的第180天生效。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一年,在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等两国领导人的直接推动下,中俄关系在加深政治互信、扩大经贸合作和密切国际协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畅谈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22)
1996年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此后,五国元首每年轮流在各国会晤,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由此诞生。由于五国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这一会晤机制被称为“上海五国”。  相似文献   

19.
李罗莎 《瞭望》2011,(52):72-72
在2016年中国自动享有市场经济地位之前,美欧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难度相当大。主要原因是其通过贸易政治化利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打压中国  相似文献   

20.
时事聚焦     
《瞭望》2005,(28)
中国(7月2日-7月8日)胡锦涛访俄意义重大,中俄战略协作取得新成果。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这次胡锦涛访问俄罗斯,实现了推动中俄两国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