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箱的故事     
提起郑大干,福州很多人并不陌生,不是因为他是画家,也不是因为他父亲郑乃珖名气大,而是他认真履行福州市政协委员职责。他不断向有关部门提"意见",常常上电视、报纸,成为群众的代言人。笔者电话约他采访履职故事,他欣然应约,表示随时都可以。笔者马  相似文献   

2.
在去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人,就像我们看到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相似文献   

3.
躺在床上赚钱,或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何茂乐做到了,但对他来说却实属无奈.何茂乐是山东东营人,29岁的他已有15年的脊髓损伤史.受伤后,他经常自嘲自己是一块有思想却没有行动能力的木头,只是麻木地活着.  相似文献   

4.
陈眉江 《创造》2007,(10):46-47
在中国,很多建筑师都比较喜欢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动辄就是高塔高楼,其实高是不是一定就美?至少钟训正并不觉得.他个人不大喜欢高层的建筑,认为高楼造得太多,反而没有了特色.有一次他在美国,有人问他最喜欢那里的什么建筑,在他眼里,那个地方最美的建筑是一个拱门.在很多人觉得,这个拱门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但是钟训正觉得它很美,虽然它简单,但它其实是艺术和科技的一个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乃至全国的保安业同行中,刘永军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和“石头”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6.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却让这里的群众为他的行为感动;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群众常常在困难与无奈的时候想起他,又常常在他多次真诚奉献之后惦记着他。他,就是开封市人大代表、开封市禹王台区三里堡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东献。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把“婚姻”唤为“城堡”,但很多时候它更似“人的个体”,有时候脆弱得一阵风也能使它送命,有时候却固若金汤。这是一个极具人性化的堡垒,如人体般常常要经受各种考验,大大小小的病毒,究竟能给婚姻带来多大的伤害?会有致命的危机吗?  相似文献   

8.
樵夫 《观察与思考》2005,(19):50-51
洛克是个了不起的哲圣,由他开始,人类的认识论成了人们系统研究的对象,尽管他有些缺失,但他是第一个给知识下定义的人.他一再告诫我们,理解力的大小都与经验有关.他常常用略带几分讥讽的口吻述说自己的观点,他说理解正如同眼睛一样,它在判断物象时,只以自己所见为限.因此,它对于自己所发现的东西,一定是很喜欢的,至于它所看不到的,它也并不觉得可惜,因为它根本就不知道有那回事.   ……  相似文献   

9.
本刊隆重推荐一位共产党员,一位退休的基层残联理事长。他不是医生,却有很多人找他"看病"。他每年经手的资金几十万,却买不起几万块钱的房子。他不是残疾人,却和残疾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个头不高,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写的"人"。他退休了,却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云溪子 《小康》2012,(3):126-127
换一届领导,接着就是人事上的大调整,这是并不鲜见的事实,官场中的"潜规则"当然拿不上桌面,登不了大雅之堂。可是,不少干部就是按这些规则办事、做人的。在它们的面前,却常常叫人有些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商家、经营者把消费者称作“上帝“,也常常看到很多公司贴着“顾客就是上帝“的标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被称作“上帝“的消费者却常常处于一种被人“宰割“的境遇之中.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帝“奈何不了一些经营者(特别是那些垄断行业或处于卖方市场的行业)所列出的种种“霸王条款“.但是,公平交易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神圣权利,我们理应拿起法律等诸种武器,合力驱除“霸王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商家、经营者把消费者称作“上帝“,也常常看到很多公司贴着“顾客就是上帝“的标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被称作“上帝“的消费者却常常处于一种被人“宰割“的境遇之中.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帝“奈何不了一些经营者(特别是那些垄断行业或处于卖方市场的行业)所列出的种种“霸王条款“.但是,公平交易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神圣权利,我们理应拿起法律等诸种武器,合力驱除“霸王现象“.……  相似文献   

13.
WTO随想     
在美国定居回上海探亲的人,常常被上海人戏言有三气:说话土气,穿得俗气,出手小气.因为时尚上海话里,常常夹英语,因为上海人讲究穿着"扎台型",因为上海人很多收入可观而物价又可爱,自然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4.
在取消"农民工"称谓的同时,必须同时完成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使农民工融入他所工作的职业群体,使农民工家庭融入他所生活的社区何为"农民"?何为"农民工"?其实很多人并不清  相似文献   

15.
《乡音》2007,(9)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  相似文献   

16.
日报和晚报:城市化中的凝聚力与自由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性的现代化发展势态里,城市化是一个基本趋势。城市人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信息饥渴、常常看报。一个现代城市人享有许多自由和开放感,他可以知道天下正在发生的各种大事而又不必为其中的任何一件承担直接责任,他可以了解世上各种职业而又只需专于其中一项。他可以身...  相似文献   

17.
就"事"论事     
杨洪立 《传承》2004,(2):43-43
一些人总是没事做,一些事总是没人做,没事做的人总不愿干没人做的事。没事做的人总是没事做,做事的人总有做不完的事,于是做事的人便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没事的总是盯着干事的,对干事的人做的事评头论足挑毛病,结果使干事的往往做不成事、做不好事。有些人专心致志埋头干事,有些人无所事事却又总爱无事生事,生事的人总比干事的人需要忙活的事多。有的人干了一点事就成了了不得的事,有些人干了很多事也未必算个事。不干事的往往没有事,干事的却常常总有事,于是人们便都愿意不干事。干“正事的常常干不该干的事,干邪事恶事的却常常干“善事。提…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科技界,熟悉王世之的人很多。王世之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植物生理学家。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经常深入到北京郊区,指导农民科学种麦;同时,他还担负着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科协常委等社会职务,因此,他的朋友很多。但是,知道王世之还是一位书法家的人却很少。直到不久前他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9.
巴翠翠 《友声》2014,(1):18-20
【正】提起美国艾奥瓦州,也许很多人对于它在美国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但却记得与它有关的一段故事。1985年5月,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团访问艾奥瓦州,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时隔27年后再次访问艾奥瓦州,与当年的老朋友们亲切茶叙,他对老朋友们说的"对于我来说,你们就是美...  相似文献   

20.
程中原 《传承》2008,(7):4-7
虽然他坐的位置并不显眼,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他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还显得有点孤单,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感觉到他重新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