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邓小平的文化概念对于邓小平文化概念的理解学术界分歧较大,大致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是一个大文化观、社会发展观。邓小平把文化看成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譹他不仅关注观念形态的文化,更关注物  相似文献   

2.
孙冬生  马春骐 《求实》2001,2(2):13-16
发展论是贯穿邓小平所有理论观点的一条主线。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关于加快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认为重视整个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 ,是邓小平观察、分析、解决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协调利益关系是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舒少泽 《党史博采》2013,(9):14-15,1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中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到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演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澎湃浪潮,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观。邓小平的高科技发展观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一、邓小平高科技发展观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在发展目的、发展内涵、发展要求等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观张东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基本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自身运动的必然趋势。工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  相似文献   

7.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概述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大体包含了三个层次 :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命题。这三个层次包含了邓小平的十大发展理论 :一是发展道路理论 ;二是发展阶段理论 ;三是发展战略理论 ;四是发展手段理论 ;五是发展途径理论 ;六是发展动力理论 ;七是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结合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论述了走向人类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论述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全新的社会发展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的发展,其中经济子系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乃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海 《求实》2005,7(4):4-6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为实践基础,吸取和总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及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历史进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中,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主要奠基者;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胡锦涛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续推进者。  相似文献   

11.
王光珩 《求实》2000,(8):2-3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根据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和中国国情 ,为我们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 ,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深刻认识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对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一、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早在建国初期 ,邓小平就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主要任务的观点。他说 :“共产党人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他认为 ,我们前一段时间做的事情是干革命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 ,发展经济 ,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思想和观点是我们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辩证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的现代化发展观在发展内容上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在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体系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彼此相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全面进步是经济建设的保障。邓小平从唯物主义的高度出发,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  相似文献   

13.
戴岩  周玉萍 《世纪桥》2011,(7):10-11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追求工业化的发展,而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率先实现了社会发展观的转变,由经济发展转变为多方面的发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观上的一个新飞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江泽民关于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 ,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 ,传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在灵魂和精髓。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问 ,在发展问题上作过许多阐述 ,形成了邓小平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精神实质的传承。当前 ,贯彻和落实学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传承邓小平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科学发展观 ,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转化为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产生的直接酝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形成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两个大局"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区域轮动发展和阶段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发展观形象而又简略的概括."五个统筹"则是对"两个大局"的具体化,是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贫穷挑战的应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是对"两个大局"的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冷鹤琴 《求实》2006,3(Z1):3-4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不是对经济单方面增长的关注,而是有着深远的政治寄托。邓小平主张“开放促进内源性”发展。显示出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新发展观”思想。邓小平把主要精力投注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对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等发展目标都有所关注。在对中国发展的思考中,邓小平显然十分关注经济发展问题,但如果深入考察他的发展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面临发展经济巨大任务的同时,邓小平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综合全面的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观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和价值结构。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现,有着对人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标准,即著名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内涵角度看,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他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本文试图从“三个有利于”为切入点,以发展本身的内涵为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一分析。一、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多角度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生产力观点,深刻揭示生产力在一切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一个是群众观点,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这两个基本观点,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