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  相似文献   

2.
董波 《今日浙江》2008,(17):40-41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需求因素,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需求增长带动生产跟进,并经乘数效应放大,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而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需求也往往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尤其在世界经济出现产能过剩趋向,全球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当今,需求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更不待言。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者常把投资、消费、出口形象地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必须把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基础,把增加出口作为稳增长的支撑。如此,才能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积极推动有效投资较快增长,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首先,要实施以大工程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有效投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需求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在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消费需求“三驾马车”中,消费比重最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最具增长潜力。因此,调整农村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运行已转入需求约束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刺激有效需求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和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持久的拉动力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率或曰贡献率达60%左右。经济发展的终端在消费群的扩大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市场销售不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就我国消费不足形成的原因与对策谈谈粗浅的看法。(1)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基本原因。收…  相似文献   

7.
任金政  孙赫 《群众》2013,(4):44-4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消费不足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相似文献   

8.
崔晨 《北京观察》2013,(11):26-29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首次把“三驾马车”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中闺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发展实践证明,在这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经济有效增长最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速旱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快车。  相似文献   

9.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增长为重点,调整需求结构;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开发人力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为重点.调整技术结构。 一、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6,(1):32-33
投资、消费和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目前,我国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的增长,致使居民消费受到挤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应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保护包括农民在内的公民权益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政府目标的关键。现实中,农民发展权保护中政府责任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严重。这不仅是二元体制的制约、法律制度阙失的结果,更是政府对农民责任意识淡薄、监督机制缺乏维权组织缺位的结果。增强农民发展权保护的政府责任,不仅要消除二元体制,完善法律制度;更要以公平为核心理念,打造责任政府。同是,应加大农村投入,增强政府培力;确立互动机制,强化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12.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现象是伴随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的独立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差异较大。应从平衡当事人利益和保证法律规范的协调角度出发解决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问题。允许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辨论终结前变更诉讼请求,遵循法律对两类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以保障法律规范体系的完整。  相似文献   

13.
"大环境"战略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创造优良的创业、投资和人居环境,努力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空间,实现辖区经济社会的新突破、新发展.政府是环境建设的执行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应创新服务,营造全方位的发展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周报(英文版)》2010,53(2):后插6-后插8
Article 1 For the purpose of guarantee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on land utilization,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the macro-control function of land supply and controlling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land used for 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Measures i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gula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Rigidly Enforcing Land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理论中 ,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现代化是同步的 ,从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起 ,我们就要把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作为“中心课题”“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实现共同富裕不但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有层次的历史过程。在新世纪之初 ,重新深入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格式条款因其有助于交易的迅捷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领域,但其亦日益沦为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工具,并愈演愈烈。因此,此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着重从防范格式条款滥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修缮。但是,如果深入剖析格式条款制度所蕴涵的效率与公平法价值及两者间的运行机理,则会发现此次防范和规制格式条款的修改思路依然是旧有规整思路,难以取得法律修改的预期效果。合理而正确的规整思路应当是,区分不同消费领域对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强弱需求,然后在遵循不同法价值机理的基础上配置相称的规制手段。  相似文献   

18.
青年类期刊特色栏目的策划,一方面要注重青年问题研究的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实现青少年研究学术性和思想性、理论与实践、青年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方法上多学科的结合与统一;另一方面要注重策划人员的策划能力的培养,提高策划的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介了《2011年家庭工人公约》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协商机制,对中国相关法律进行了性别审计。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立法建议,包括遵循人权普遍性和非歧视原则,打破劳动法不调整私人雇佣的思维定势,通过三方协商机制和社会对话确立家政工劳动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The Presidential Decree signed on February 7,2017,approved the Strategy for Ac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along Five Priority Areas in 2017-2021,and worked out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pressing issues of the population.The adoption of the Strategy for Ac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