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赖春 《学理论》2010,(15):273-274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和世界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可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陕西文化产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高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人才孵化器。以咸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2.
陕西历史文化悠久,是举世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而要向文化强省迈进,其核心问题在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建设,以提供根本性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发展现状在西部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的陕西无疑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陕西省科技实力雄厚,高校林立,文化遗存丰富,拥有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传统:“省会城市西安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拥有高等院校40余所,各类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4000多个,专业技术人才约40万”犤1犦拥有名胜古迹不可胜数,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全国前茅。目前在我省除了通常认知的文化旅游为文化产业的代表行业外,其他如印刷、出版、影视、餐饮、娱乐都已纳入到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陕西拥有丰厚的先周与西周文化遗存、器物、经典、传说等历史资源,但周文化产业却一直发展滞缓,无法形成与文化地位相匹配的"周秦汉唐"整体产业板块。其原因与资源分布、文化定位、产业运作等因素有关。立足现实实践,周文化产业的开发要注重文化节点的准确选取,增强开发的工程意识,抓好项目的重点突破和研究的持续深入等。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与市场运作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业和行业的总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就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行业的总称。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有的还是劣质产业,存在着地域性文化供求不平衡和层次性文化供求不平衡等问题。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正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理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与文化中介组织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红英  王竹青 《学理论》2012,(31):164-166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作为载体,以创意作为动力,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的内容文化产业。河北省具有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人才优势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较为优质的服务平台。但是,离建设文化强省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应充分认识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以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道路,建立科学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把河北省建设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强省。  相似文献   

8.
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率不高,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缺乏创新。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核,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内容、形式进行创新,树立开发的利用观、持续观、科学观,增加开发的文化元素、民族要素、时代因素,实现开发的产业化、科技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分析新时期陕西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实践,从打造陕西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陕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博弈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农村视野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事业,两者具有着不同的内容范域,却有着共同依赖的文化资源,这由此成为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事业博弈的契合点。于是,形成了一个文化资源主导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博弈关系,即农村文化产业既阻碍、又涵养文化事业;反之,农村文化事业既限制、又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并导致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问题成为博弈的分歧点。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是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同步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来源,把繁荣文化事业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日本和欧盟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美国主要实行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资本技术推动型发展模式;日本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政策扶持下的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以英法为代表的欧盟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走文化资源驱动型发展道路。这些国家都遵循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原则,使其文化产业在全球占据了应有的位置,成功地解决了文化产业走什么路以及怎么走的问题,给中国的启示是政府实施对文化产业全方位的扶持和引导、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供给和市场竞争体系、选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来开发以及培养非政府文化组织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南市政府通过积极推出系列性文化活动,建设与塑造出新的城市风貌,但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却少见从政策层面着手的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即进行文化产业基础与文教社群参与的比较与分析.这对厘清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盲点、促进地区资源合理配置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这也是地方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区位商数分析研究法,将台南市与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进行现况比较,并对各地区经济基础结构、地方文化行政资源与民间社群团体参与情势加以解构,以助于解析台湾当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焦点问题.发现,台南市文化行政资源虽相对较为有限,但地方文教社群团体基础相对坚实.建议:台南市在配合行政部门既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同时引导公私群体协力合作,探求多元社群团体的需求,结合多元社群参与及引导民间资源投入机制,避免在文化产业政策推展过程中,产生解决错误政策问题的"型三错误"盲点,以有益于有限的地方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路径依赖中的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宏斌 《理论导刊》2005,(12):37-39
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对文化产业传统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模式。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力争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创新微观运营机制、培育文化市场体系及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融合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形成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亲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聚集在一体的乌蒙文化,为乌蒙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休闲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汉江走廊具备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优良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文章在系统分析陕西"汉江"走廊发展休闲文化产业的综合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直面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和陕南实际,提出了加快陕西汉江走廊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民族文化资源各异,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走独特的发展之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可向两大方向发展:对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应以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为主;对于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民族地区,应优化民族文化资源配置,培育民族区域文化产业化体系。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化方面,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一是加强领导,制定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二是确定主导性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三是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四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7.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我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提高各省市综合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省市提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文化产业除了要把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创造经济效益外,更应该注重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一笔点睛     
《民主》2014,(5)
<正>帮助文化企业走出困境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基本战略。文化产业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山西一个新的亮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12%,即将与装备制造业一起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因此,鉴于山西文化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落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增加国有文化产业集团资本金;尽快组建山西省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9.
刘宽忍 《民主》2004,(4):39-40
当代社会,一个创造财富的新的社会形态——文化产业正在引起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普遍关注,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市场机制和运作模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明确写入了中央文件,确立了文化产业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文化产业尚处在弱势,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正在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面对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与挑战,如何利用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对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地区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的累积,除了能促成人文与经济产业成长、培养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外,还有利地方发展资源配置,是兼具文化、经济以及地方总体发展意涵的前瞻性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台南市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产.然而,随着时空背景的转变,逐渐走向以科技产业为主的工业社会,曾经繁盛一时的府城地区,已丧失其原有的首府之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缺乏动力、丧失竞争力的城市.经由系列性活动的举办,台南市虽塑造出有别于以往的古老城市风貌,然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文化营销过程中,却少见经由政策面的产业发展课题着手,进行文化产业基础的比较与分析,这对确实厘清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盲点、促进地区资源适切配置,形成相当程度局限.本研究通过台湾地区区位商数分析(Locational Quotient, L.Q.),将台南市与台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条件进行现况比较,为避免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展进程中,产生解决错误政策问题的第三类型错误困境提供了借鉴,并有益于地方发展资源的较适切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