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纵观古今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分配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当时特定的生产方式相一致并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分配方式必然发生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要素分配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必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论。长期以来.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只是劳动层面的按劳分配已远远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理论,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改革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为什么要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及如何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分配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五届四中《决定》强调“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适当拉开距离,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些论述都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理论,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改革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为什么要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及如何实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木文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内涵马春骐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进一步明确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按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丰富经验,在所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发展谈点认识。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丞兰组成@公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方面的新突破。长期以来,人们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认识上存在一个偏差,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流有百害而无一利,私有制与公有制互相对立、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全面改革。在进一步强调加强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同时,把国有企业改革提到核心地位,吹响了改革攻坚的号角。改革的攻坚要求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这一重大的突破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关于公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领域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有待我们去科学认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分配对再生产各环节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分配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肯定“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同时,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突破性贡献集中在三大方面,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具体又包括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容论、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手段论、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论、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体又包括发展市场经济的生产力标准论、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论、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论;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又包括公有制经济占主体论、分配制度上的共同富裕论、更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保证论。除此之外,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成果还包括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初步形成了新的分配理论、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初步形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面是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一起决定了收入的初次分配。政府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监督和检查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具有鲜明的特征。解决我国收入初次分配问题的重点是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所有制变化趋势和改革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所有制变化趋势和改革重点陈元生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近20年来所有制改革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实现了理论飞跃。本文力图在学习十五大报告有关所有制理论基础上,浅析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深化改革的重点。一、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所有制理论上的新突破1、...  相似文献   

14.
耿素德 《理论前沿》2002,(19):32-3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同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都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分配方式、分配主体、分配尺度、分配原则等四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其结合的理论基础既有生产力根源,又有所有制基础和产权依据;根据制度选择的环境因素及其决定的特点,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企业制度模式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经济运行看,两种分配方式也可以实现有机地结合。其结合的效应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影响。为此应当采取全方位的,且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明确地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确立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方式之后 ,有人认为这一分配方式是具有剥削性质的分配关系 ,这实际上对它的一种误读 ,因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 ,并不具有制度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与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并不是对立关系 ,而是完全可以进行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繁荣城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于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破“姓社姓资”的传统观念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这一重大的创新理论,由此中国找到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开启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面对当前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所有制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新问题,我们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和要求的认识,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