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43-43
杨老伯的老伴儿10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他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了一双儿女。这几年,儿女相继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今年杨老伯再婚了,没想到却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不仅断了给老人的生活费,而且自老人结婚后再也没来看望过。今年下半年,杨老伯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医药费不断增加,老两口生活十分拮据。杨老伯多次要求儿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2.
才情     
简奕 《红岩春秋》2024,(4):78-79
<正>叶剑英说“三国”叶剑英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上学期间,是学校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不仅会拉胡琴、打洋琴、弹钢琴、吹喇叭,还善讲古书。他讲起古书来幽默风趣,颇有演说技巧,很能吸引听众。东山中学门口是状元桥,有一位做小买卖的杨老伯,最爱听叶剑英讲“三国”。他常常请叶剑英到店里讲“专场”,每次都以茶水招待,并请吃花生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回梅县路过状元桥,还问杨老伯和小店铺在不在,说起当年给杨老伯讲“三国”得到花生米吃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谭健 《当代党员》2012,(5):20-21
2009年底,谯如英很无聊。 退休后,她被儿子接到南岸区白鹤苑社区居住。“儿子、儿媳上班后,我一个人闲在家好无聊。”谯如英心里空荡荡的。  相似文献   

4.
严格执法     
74岁的老人张大爷有个孝顺儿子,可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在一次车祸中死亡。刚过7天,张大爷夫妇就被儿媳赶出家门。不懂法不知该咋办的张大爷八方投诉,后在律师的指点下将儿媳A告到双流县法院。A为独吞房产,在其弟的怂恿下,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30日,92岁的方绣云在河南郑州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方绣云本是一位普通平凡的老人,因她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儿媳的特殊身份,加之杨靖宇烈士唯一儿子37岁就因病离世,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对子女严格要求,而备受人们尊敬。2014年,方绣云被评为郑州市"十佳母亲",其四世同堂之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16年12月12日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  相似文献   

6.
正我叫哈布都拉,54岁,党员,六师北塔山牧场医院临床科主任;妻子努尔巴特,54岁,北塔山牧场退休职工。我们的家庭是四世同堂的八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我上有80岁老母,下有妻子、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儿子,我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结婚30年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相互帮助、相濡  相似文献   

7.
正我叫陈前荣,今年64岁,是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青杠坡村村民,2018年4月6日搬迁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居住。我原来在村里种着一亩三分地,儿子儿媳在外务工,每月给我寄些生活费,日子虽然清贫,但还算安稳。然而,2013年我得了肾结石,做了两次手术,花了不少钱,出院后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很难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儿子儿媳身  相似文献   

8.
答询热线     
开荒耕地被征用时对个人是否都应该给予补偿在1963年生活困难时,响应政府号召,我们家在兴城市荒地村开荒了3.82亩土地,使用了30年时间。后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家属变为非农业户口,到陕西落户,不到一年又回迁到当时的兴城县。由于母亲年岁大,需要照顾,家属一直住在荒地村。我退休之后也回到了荒地村居住。现在,我家居住在荒地村的有5口人(我、老伴、小儿子、儿媳和孙子)。2007年,048工程征用土地,不少开荒户都按每亩3.6万元的标准给了补偿,但我们一分补偿也没拿到,辛辛苦苦一锹一镐开垦出的土地,被048工程占了。  相似文献   

9.
<正>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13,(6):30-31
提起张淑珍,津南区八里台镇刘家沟村的村民们都会为这个“80后”好儿媳竖起大拇指。2004年2月,张淑珍嫁到刘家沟村家境殷实、生活宽裕的陈俊穆家。张淑珍在娘家时是姊妹三人中的老大,从小就很懂事,对父母也很孝顺。结婚后,她对丈夫说:“我们已经是大人了,现在父母年纪都大了,做晚辈的应该想法儿让他们享享清福。”  相似文献   

11.
<正>1956年,肖秀云开始照顾婆婆杨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过去了,肖秀云一直坚持照顾婆婆,肖秀云说,做孝顺媳妇是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杨金枝,今年已经101岁,儿媳肖秀云,今年已79岁。杨金枝的独子已过世近10年了,现在,儿媳肖秀云和婆婆杨金枝住在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镇镇区保障性楼房一起共同生活,杨金枝的生活起居还和以前一样都是肖秀云照顾。  相似文献   

12.
郭红敏 《廉政瞭望》2011,(15):56-57
总理弟妹隐居闹市少有人知在河南省焦作市曾经生活着这么一个人,她叫王兰芳,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弟妹,也是颇有资历的老革命,但她却不拿国家的工资,一直到去世,她和儿子、儿媳、孙子都过着极为低调的隐居式生活。周恩溥是周恩来的亲弟弟,1944年在山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46岁,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这句话,对于78岁的老太太马继德来说,体会最深。他的儿子叫王友胜,是一个对工作特别痴迷的人,工作起来顾不了家,然而马继德却有一个好儿媳,天天忙里又忙外,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她和老伴。  相似文献   

14.
拍案惊奇     
魏克 《廉政瞭望》2012,(5):46-47
1送亲费家住在广东中山市东凤镇的何老伯夫妇,今年70多岁了,他们共生育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二儿子阿坤有千万家产却从不给赡养费。何老伯经常要去医院看病,阿坤有小车却不愿意送,三兄妹只好雇车送老父去,每次支付100元车费。阿坤知道后,便亲自开车接送老父,  相似文献   

15.
初到伦敦,因为人生地不熟和语言问题,洋儿媳说给我们请一部出租车接送我们并兼向导。车篷子古典,车身坐两人也舒适,但却是人力脚踏,车主是壮实的小伙子。他戴着礼帽,很有风度地请我和夫人上车,让我惊奇的是,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相似文献   

16.
正从正安县城向南行驶近半个小时,转过绵延的青色山峦,高耸巍峨的天楼山便映入眼帘。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到武陵山区的壮美。正安县和溪镇就在山谷之中。初秋的和溪镇街道闲适静美,一栋栋黔北民居典雅别致。57岁的李春香正在她的小吃店里忙碌。她们家过去生活在深山里,一家人2015年搬迁到镇上,儿子儿媳在附近产业基地打工,她和老伴经营着这个小店,生活算是有了新奔头。  相似文献   

17.
王瑜 《党建文汇》2011,(10):36-36
崔女士将自己所有的一套房屋借给儿子王某当做婚房,结果“啃老”儿子婚后却一直拒绝搬走,导致崔女士居无定所。无奈之下她将亲生儿子起诉到法院要求讨回房屋。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当庭判决儿子王某和儿媳腾退房屋。崔女士说,王某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闲散在家,后来因为结婚无房,她和丈夫便将位于密云县鼓楼东区的一套楼房借给王某做新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吐逊·艾买提是农三师红旗农场64岁的老共产党员。家有老伴、儿子、儿媳和孙子5口人,全家共种植80亩地,饲养羊40只,牛3头,购置了大型农用拖拉机一台。两头奶牛可产奶2500公斤,每年可出栏上市羊20只;儿子肉孜买买提.吐逊干完自家农活后就到伽师、疏附、阿图什等地给别人耕地挣钱,加上出售棉花、甜瓜和水果,全年可收入10万元,人均2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师二二二团农一队职工汪传刚,今年51岁。1973年随大伯来疆,40年来,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逐渐步入小康家庭。2009年,他和妻子任金明高高兴兴地为儿子汪源操办了婚礼。儿媳郭文艳娶进门后,任金明像亲闺女一样待她。儿媳妇很孝顺,把公婆也视为自己的亲爹亲妈。她们母女般的感情,打破了婆婆与儿媳很难相处的世俗观  相似文献   

20.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1-63
1984年的那天,董贵生从包里掏出阵亡通知书、抚恤金稻粮油票摆在桌子上,又拿出装有杨模山遗物的军挎包。杨爸爸沉默了,杨妈妈顺势操起手里的菜刀追在他后面一路喊:“我不要这些东西,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