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炎培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建国后的十几年中,两人间的往来书信达60多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就收录了毛泽东写给黄炎培的书信17封。《毛泽东与黄炎培》介绍了毛泽东从黄炎培延安之行开始,团结、争取他,使之成为共产党的诤友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边区的二流子改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4年7月1日,黄炎培、傅斯年、左舜生等7位国民参政员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于踏上了访问延安的旅途,对延安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其间,黄炎培先生深为延安军民昂扬的斗志、俭朴的生活、健康的民风所感染、所激动。返回重庆后,黄炎培先生在夫人姚维钧的帮助下,写成了《延安归来》。尽管许多朋友说“这万万要不得,你替共产党宣传,太危险了”,但黄炎培先生还是毅然决然地把书稿交由重庆国讯书店出版了,结果流传甚广,深为社会各界欢迎。在《延安归来》中,黄炎培先生写到延安街上“没有看到一个游手闲荡的人,他们叫做二流子…  相似文献   

3.
《广东党史》2011,(2):55-55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4.
《大家风范》一书讲述了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周建人等大家巨擘的故事。他们的一生,始终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强盛、社会的进步休戚与共。他们身上那种自强不息、奋力勇为的品格,为民进步、为国富强的作为,昭示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致黄炎培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期特刊出毛泽东同志《致黄炎培》、《致周世钊》两封信。这两封信,选自即将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书信选集》。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文汇报犷笔会”发表了一篇《重温“窑洞对”》。就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窑洞对”应不止一个版本。这篇“窑洞对”,是“毛黄版”(即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另外还有一个“毛甘版”(毛泽东与甘贝尔的答问)。后者被曾在《红旗》杂志供职的阎长责称为“一篇更重要更全面的‘窑洞对’”。  相似文献   

7.
本刊资料  筱蕾 《党史博览》2013,(12):2+57-F0002,F0003
<正>在抗日战争结束的前夜,民主人士在国共两党之间积极斡旋调停,防止内战发生。1945年7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到机场欢迎由王若飞陪同从重庆飞抵延安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冷(?)、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毛泽东与六名参政员一共进行了三次会谈。7月4日,毛泽东将中共方面整理的《中共代表与褚辅成、黄炎培等六参政员延安会谈记录》交褚辅成等人。  相似文献   

8.
致刘少奇信     
致刘少奇信(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日)黄炎培刘主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一文①精细地读毕了。有些经过十年来工作和学习理解了的。有些读了这文获得不少新的理解。我也写了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年来的巩固和发展》,看法是否正确,希望公余略阅,给予指...  相似文献   

9.
1945年 7月 ,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探讨历史兴亡周期现象 ,随后 ,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 ,用了“周期率”一词。近几年来 ,有人认为“周期率”是对“周期律”的误引或者误用。而笔者认为 ,“误引说”或者“误用说”是不成立的 ,应该用“周期率”。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对“周期率”提出异议的是李振民在 1 991年第 3期《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一文 (以下简称李文 )。在该文的注释中 ,他认为黄炎培将“律”误用为“率” ,“周期率”应用“周期律”。建党 80周年时 ,不少人重提毛黄探讨的历史兴亡周…  相似文献   

10.
1945年7月1日,国民参议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毛泽东问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三四天的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真诚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到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黄炎  相似文献   

1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经过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大教育职业几个阶段,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内涵,包含教育对象、目的、原则和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包括敬业乐群、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多种核心内容,其中教育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融入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传承和发展黄炎培职业教育精神,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创新改革,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十三、“直闯辕门”不见怪,事实劝醒黄炎培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卫士长阎长林来报:“主席,黄炎培副总理来了。”毛泽东有些奇怪,心想:我今天并没有约他呀!正在这时,黄炎培已经跨进了毛泽东的书房。说实在话,对于党内的同志,就连刘少奇、周恩来等到毛泽东书房找他也要事先用电话联系,惟独对像黄炎培等几位知名的民主人士,当时还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为什么黄炎培有这样大的“特权”呢?从解放初期的情况看,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往看,确实只有黄炎培等极个别民主人士敢这样同毛泽东说话。这是因为,黄炎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  相似文献   

13.
1942年1月,郭沫若创作了享誉剧坛的著名历史话剧《屈原》,4月初起在重庆公演,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的两首贺诗,激起各方人士纷纷赋诗唱和,《新华日报》为此开辟“《屈原》唱和”专栏,由此形成的“《屈原》唱和”热,堪称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中的一大盛事。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富,国民党政策重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积极抗日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接连制造反共摩擦和军事进攻事件,直至194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围歼新四军的皖南事变,使九千抗日健儿血染沙场。在加紧军事反共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战文化运动的压…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经常有不少人提及1945年7月在延安毛泽东主席同黄炎培先生关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律的对话。因此,许多党员、干部对这段对话比较熟悉,并从中受到了教益。其实,在党外高层民主人士和社会名流中,担心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这周期律的,不仅是黄炎培先生,还有其他人。这当中,记入史册的就有傅作义将军。傅作义将军曾同中共代表戎子和同志对话时,也说过与黄炎培先生相类似的话,由于很少人提及,知道它的具体内容的也不多。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傅作义将军同中共代表戎子和…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4,(12):45-45
胡伟在2004年9月30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这不禁使笔者联想起了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那次著名谈话。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终于找到了珧出“历史周期律”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6.
李鹏 《党史文汇》2010,(11):47-51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城厢镇(位于今天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黄炎培在有生之年始终热爱、关心、关注着上海,他在上海的拼搏奋斗占据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累累成果也成为他生命当中的靓丽篇章,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2):82-83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别号抱一,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作为一个教育家,黄炎培十分关心儿女的成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他的儿女们得到了健康成长,他们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深厚至极。  相似文献   

18.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里作客。他们谈了一个下午。最后,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寻冁’,‘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1月14日下午,报业巨擘、《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在沪杭公路上被刺身亡。尽管蒋介石3次公开电令缉凶,人们还是明白,史量才死于国民党之手。蒋介石为什么要杀史量才?外间对此一直颇多猜测,众说不一。黄炎培在《八十年来》一书中谈及史被害原因时说,史量才主持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拥护十九路军抗战,已招蒋介石忌了。一次,他和史去南京面谒蒋介石,临别时.史握蒋手慷慨地说:“你手握几十万大军,我有申新两报几十万读者,你我合作还有什么问题!”蒋闻之立即色变.由此种下祸根。恽逸群认为,史被害原因与淞沪战役时上海地方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对此,有人说他是自命清高,也有说他茹素皈依,有出世思想。1949年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问他:“北洋军阀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回答说:‘俄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鉴于这一情况,10月1日晚,周恩来到黄炎培家,诚恳地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炎培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回答说:“这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