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二十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程,反思了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如何深化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货币哲学的探讨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为哲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对近期的货币哲学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很有必要。从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货币哲学、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关系、货币与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了解到货币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可以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哲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使然,这种对话存有一个个谜点:作为对话的主体,“我”与“你”究竟是谁?在同一时间和条件产生的两大哲学系统,在不同的思维路径上走过一百多年后的当代,其对话的方式和对象是否具有共同点?进行哲学的对话,厘清对话的方法方是根本。由此,哲学对话,要保持对话的“自我”主体性;要有对话的具体性;有自觉的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傅早霞  彭立春 《求索》2010,(12):136-137
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意义和价值,弘扬人的主体和个性,丰富人的生命和生活,促进人的科学发展的教育。探讨人本教育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正确解读人本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推进人本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哲学追求的不仅是真理,而且是价值,因而是知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哲学把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作为自己反思的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体现了哲学思维的特殊逻辑,即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逻辑。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在自然观上,还是在历史观上,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又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邓春玲 《长白学刊》2006,1(1):64-68
纵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的分析和梳理中,可以印证经济学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也必须以构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为前提,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构建理论体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丁妍 《人民论坛》2014,(12):211-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中国时代精神。其发展经历了早期传播、紧密结合、曲折发展和理论创新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启示有:要有整体性理解、要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健 《桂海论丛》2020,(5):35-39
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针对三个关键性问题展开争论,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立场的学术定位是否已经达到政治自觉;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终结"或"转场"后的多元研究格局与理论构建;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该往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和未来展望。这三次争论启示我们,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应该着力把握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自卢卡奇以来所强调的方法,即如何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和把握马克思的真精神;二是打通唯物史观与未来社会形态的内在关联,即如何从历史科学的视角阐述共产主义从产生到实现的在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皮家胜 《理论月刊》2003,1(7):32-33,68
用"马克思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渐成时尚,但却令人深感困惑,问题不在于如何在表述上做文章,而在于如何通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松下经营哲学作为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卓越成果,对于改善现代警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警察管理中学习和借鉴松下经营哲学,其目的在于树立与社会共存共荣的理念,以率直之心集合众智的修养,重视道德教育,提升精神文明的责任;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管理作风;管理"以人为本",注重招募适当、有用之才,寓"人本"于管理技巧之中。我们应该批判地借鉴松下的领导秘诀。  相似文献   

12.
曾晋  王福生 《岭南学刊》2021,(1):116-122
以实践为核心、中介理解人与以语言为核心、中介理解人,是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的两种重要路径。以实践为中心的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各自的代表分别是马克思和福柯;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扩展到人们通往理解“主体的价值”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方法不同,但对现代哲学重构主体价值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体问题是一切形而上学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与西方哲学相比,是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建立在反思方法基础上的规律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特征,它对于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揭示传统儒学理想人格论蕴涵的默会维度,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15.
岑孝清 《桂海论丛》2008,24(6):50-52
近现代欧洲一些哲学流派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解构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根据。它表现出的哲学特性及一些认识成果,对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密切相关,后者源于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分析,表现为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通过把握马克思的3个主要论题并将其与古希腊式政治活动的比较,阿伦特提出,马克思既终结了这一传统,同时又仍然处于传统的窠臼之中.阿伦特的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但总体说来,这一分析只是在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传统中处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资源,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域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分析批判和由此展开的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对话,以及对现时代政治状况的批判和治疗作用.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现代性批判至今仍然是我们时代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开创的近代教育学之所以走向分裂 ,原因即在于其基础———实践哲学的沉沦。实践哲学理应关涉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行为 ,而不是抽象的理念活动。赫尔巴特把可塑性和概念的论述放在教育学的中心位置 ,以之代替具体的生命实践 ,必然引致本真实践哲学的蜕变和近代教育学的分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经济发展中道德的价值,同时也力图探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构建和如何构建一个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道德体系--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货币与社会     
货币是人的社会化的催化剂,社会流动的加速器,社会互动的引擎,同时也成为社会分层的基础之一。货币在发挥其正功能的同时,也有误导人们走向行为失范的负功能。在货币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超前研究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破除货币拜物教,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因此,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货币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当代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