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郝思睿 《党课》2021,(2):68-72
“我想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也让更多外国人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在美国政界和学界,傅高义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称号——"中国先生",他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在波士顿剑桥街、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一面墙上,一位老教授面部微侧、目视前方,打着领结,右肩上方画着一丛水墨毛竹。这便是“战后在美国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当代中国研究”的《剑桥中国史》编者、“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紧挨着的一张照片上,则是一位神色随和、嘴巴自然微张的“中国老头”。这就是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在哈佛同时有着“中国先生”和“日本先生”之称的傅高义。  相似文献   

2.
1998年10月,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聘,我作为客座研究员来到东京,进行有关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对日政策和中日关系史的专题研究。既然是赴日做研究的,所以经常穿梭于日本的研究机构、大学、图书馆、史料馆和文库等地方,所接触的几乎是日本学界人士,并多次参加了日本人称为“七三十”或“六之十一”的小型专题研讨会,“七三十一”是用日语片假名注音的英文单词sewnar,用汉字注音就是“赛米那”,日本人通常将“七三十一”简称为“七“七三”是一种参与者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的学术研讨形式,在日本学界极为普遍,但由于各种研讨会参…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学家史华慈诞辰90周年,2006年12月16日至18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史华慈与中国:纪念本杰明.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许多学术大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纪念与研讨活动。会议主要围绕着史华慈思想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政治史研究、中国文化史研究、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研究等主题展开,共有50多位学者就相关专题作了学术报告或专业评论。与会者对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5月1日至3日,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召开了题为“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外学者共120多人,其中海外学者27人;除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学者外,国外学者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过评选通过,提交会议的论文约100篇。有17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就自己的论文在大会上发言。会议分总论、人物、文化。其他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荦荦要者分述如下。一、宏观研究有所前进提交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有一些…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29至316,“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李大别研究会。北京大学和中共河北省委空传部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学者及各方人员共100余人,入选论文50余篇。现将讨论会集中研讨的一些问题综述如下:一、李大到与乌克思主义问帜在中国的树立“李大别与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是此次讨论会的主题,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张静如、朱志敏认为,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引进阶段,这个引进阶段最显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的树立。如果把介绍十…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孔子学会举行“鲁文化与儒学学术讨论会”史天经由山东孔子学会举办的"鲁文化与儒学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面对中国当今社会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的现实,从新的角度对鲁文化的产生、鲁文化的内容、鲁文化的发展,对儒...  相似文献   

7.
本书是同时代人对费正清的回忆 ,这些回忆之所以值得一提 ,原因在于回忆中透露出费正清在中国研究领域中 ,所体现值得借鉴的学术精神。费正清的主要成就 ,是在被称为“新汉学”的形成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强调运用多种档案、多种语言和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问题。“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 ,他竭力推动新的研究 ,主张深入发掘中国的史料 ,开展对人口问题、社会流动、知识分子倾向、文化史、经济制度、税制、考试制度、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等的调查研究。”( 4 1页 )因而费正清被人们视为“中国研究的始祖”,是一位学派的奠基人。本书通过费正清…  相似文献   

8.
一、民国史的研究与特色一年来,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成为民国史研究的中心议题,给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研究活动由分散转呈集中之势.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交流、研讨频仍.4月,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等团体在京发起首次“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学术研讨会”;湖北召开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四川师范学院等单位在南充召开“张澜生平与思想”学术讨论会.9月,四川省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自贡举行.10月,第二次全国青年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举行;由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在武汉举办了“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有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南朝鲜、苏联等国,以及大陆、香港、台湾的学者110多人参加,提供了90多篇论文,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  相似文献   

9.
多年前,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路过重庆时感叹:“这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北伐战争70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省委同意召开的,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术讨论会。我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次大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刘志平  钱陵 《思考与运用》2007,(9):F0003-F0003
2007年9月18日-20日,“重庆大轰炸暨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渝隆重召开、来自日、美、韩三个国家,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由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市历史学会、重庆市档案馆、西南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围绕重庆大轰炸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简述陈静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1995年8月30日到9月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今年史学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达180余人。...  相似文献   

13.
小枚 《红岩春秋》2007,(6):8-11
2007年9月18日,筹备一年多的“重庆大轰炸暨臼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真理说”与“中性论”两种观点的争鸣。两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争鸣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偏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华民国史的重要成果。由于参加编写此书的人较多,因而各章情况不尽一致,特别是有的史料未经核实便引以为推。其中有关李立三的父亲之死的一则“史料”就是完全错误的,是此书失真的典型例子之一。《剑桥中华民国都Y卷第728页说:“在革命的狂热情绪中,有许多反常的情况和不法行为。以下所举不过是几个例子,著名的共产党劳工领袖李立三的父亲,被他家乡酸陵县的农民处死,而不顾儿子来信保证其父将不反对农会”该书附注说明这一材料来自张国党的《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沙滩繁华的五四大街路口,安设着一座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大型雕塑。有人惊诧地发现,这座雕塑的浮雕部分镌刻着青年毛泽东、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的头像,却独缺五四运动中那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被毛泽东曾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于是,有学者呼吁“整改”一下这违背历史事实、受到了“左”的思想束缚而创作的雕塑,还“陈总司令”一个应有的位置.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17.
([美 ]费正清著 ,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 0 0 0年 5月第 1版 ,字数 2 88千字 ,定价 2 5.0 0元。)  有道说“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中国现代化过程 ,被“革命”这趟“火车”拉动了百年之久 ,不能不说诠释了这句格言的终极设准。在历史表象的背后 ,“革命”成了不得不而为之的话题 ,从而被象费正清这样的学者所贞定。“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 ,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是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 ,都像车票 ,要搭‘现代’这趟车 ,不买票是不能上的。”中国作家阿城如是说 ,实在可用作阅读费正清这本史著…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有一本厚厚的史学著作风靡全国,这就是中文版的《邓小平时代》。该书在年头首印的50万册一出版就售罄。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他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这个研究中心是费正清创建的,费去世后就以其名冠名。费正清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最有名的学者,以“冲击-反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历史。他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存在巨大的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姑且不论他的观点是否准确,但对国内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就连去年全国高考的历史题都以此为材料,要考生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以极端“恐共”、“反共”为特征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肆虐时,与共产党中国有牵连的机构、组织、学者备受打击和迫害。由此,现当代中国研究成了学术雷区。富布赖特(J.William Fulbright)指出:“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地方,撰述‘真实中国“睛况被认为是一件非常不明智和不安全的事情。”①费正清(John K.Fairbank)亦认为,“20世纪50年代有关中国的问题被弄得像令人恶心的食物一样无人问津,连狗见了恐怕也要掉头作呕。”②虽然如此,美国的中共党史研究却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相似文献   

20.
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一位农民,把他冒着生命危险珍藏了27年之久的一本油印小册子——《调查工作》,作为革命文物献了出来。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这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就是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