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芳芳 《学理论》2013,(5):25-26
统览《道德经》,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都是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重世情节,老子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私的、只求保全自身的隐者,而是一个有着积极救世情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大公"之人。他的"道"的思想,取法"自然",以"慈"为本,是针对战争的发起者——"侯王"提出的,带有解决现实忧患问题的重大责任;"道"的种种特性——"无为""不争""守雌"的思想也都是希望"统治者"去遵守从而维持社会安定的。  相似文献   

2.
杨席宇 《学理论》2014,(23):48-49
老子之"道"内涵丰富,内含规律性,形而上之"道"造就万物,形而下之"道"为"德",循"自然"法则,行"无为"之治,关照社会,关注黎民百姓,此乃"道"之理想之真谛也。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流派中,主要的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庄子作为老子的学生,继承了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思想,并进一步发挥了"无为"思想,提出了"以道观物"的认识论来认识世界,最终达到逍遥游境界。在当代,过快的发展进程激发了系列的社会问题。庄子作为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其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辨析庄子的"以道观物"认识论中"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相结合。对解答当代存在的社会矛盾问题,有着重要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晨 《学理论》2011,(18):74-75,79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对现代管理有深刻的启示作用。《老子》的"修身之德""、自知谦逊""、无为而治"和"知足常乐"对企业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有力地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大德、讲谦逊、知无为、懂常乐,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老子运用"道法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从天道推及人道,并将其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人类活动之则,以此指导理性人生、构建理想社会。虽然老子没有提及"为政清廉"一词,但老子把"自然无为"视作人的本性,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最高追求,"以慈修德,以俭养德,不敢为天下先"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价值取向,淡泊名利、致虚守静成为老子为政清廉思想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强  王小娟 《学理论》2010,(24):98-100
“道”是“德”的根据,“有”“无”统一是“德”的思维方式,“无为”是“德”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德”的存在状态。“德”是“自然”的基础,“自然”是“德”的归宿,也是《老子》中为什么要强调合乎德性地行动的真正动因。因此,《老子》是以德性论为核心的,主要是解决“德”的危机,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老子思想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其思想中的"上德若谷"、"道之博爱"、"行不言之教"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具有积极意义。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道法自然”及其现实的可鉴性邹华玉“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老子为周王朝统治者所设计的行为准则。老子是主张“以道莅天下”(《老子》第60章。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章数)的,认为道的根本属性及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他提出“侯王若能守...  相似文献   

9.
"啬"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收敛、积蓄、慎用的丰富内涵。它引导人们回归本性,自觉服从于"道",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啬"的践行之道围绕"去"与"取"的选择展开,包括个人行为的"去"过度欲望"取"合理物欲,社会风尚的"去"虚华"取"朴实,国家治理的"去"有为"取"无为。老子的"啬"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极具价值,它启示人们须直面社会现实,提倡以"啬"为荣,以"啬"来理事、养德、制欲。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7)
中国哲学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哲学是其间优异的组成部分,老子哲学思想就蕴含了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以"道"解说世界万物的演化,着重人与自然和谐、尊敬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事物阴阳相生相克、彼此控制、彼此平衡。老子哲学中领导思想的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无为",它的思想在这些基础上论述"道"的内涵,并构建了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孔子和老子分别开创了儒、道德性思想先河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仁之德"和"道之德"为其特色的孔、老德性观,不仅代表了中国德性文明发展的两大历史趋势,而且在彼此融摄中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传统与主干。新形势下,认真解读两种德性观的内涵,在思想"原点"的比较中探索它们在核心概念、主体价值取向和德性养成路径上的差异性,传承和弘扬以"社会伦理"见长的孔子德性观和以"自然伦理"见长的老子德性观,无论对于当代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乃至两种文明的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6)
老子哲学中的"慈爱"思想和墨子哲学中的"兼爱"思想都被认为是"无差别之爱"。但是二者有着深层次的区别。笔者认为,老子的无差别之爱其实是齐"自我""非我"于"无我",建立在人的主体性的弱化、人完全遵从"道"的规律的基础上,而墨子的无差别之爱其实是将"非我"纳入"自我"之中,人的主体性由此凸显。二者的无差别之爱的深层次结构性区别在于他们各自的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5)
从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庄子的"逍遥"之境,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对山水",揭示了道家主体性思想演变的基本特征:由天道向人道,由宇宙本体向人生价值本体演变的进递与转换。其中,"玄对山水"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玄学家们的人生旨趣与学理指向,不仅在山水中奕情,更在山水中"遗物""忘人",从而在人与物的一体性中开辟出了一片闲适的生命家园。  相似文献   

15.
魏晋特殊的社会状况催生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在本体论上,王弼以《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依据,声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接着,王弼进一步追究万物存在的原因,在价值观上"崇本息末"。王弼贵无论将《老子》被万物生成论遮蔽的本体论度越为宇宙生成论与本体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王弼由"言意之辩",通过卦、卦象来体察意义,由此"得本知末"来体认"崇本息末"。"崇本息末"和得意忘象的形而上学经过性情善恶之辩,最终落实到社会层面,那便是名教本于自然。  相似文献   

16.
老子道德论以道为核心,注重主体对道的理性自觉,遵道悟真,尔后由真而善,达于人生之最高境界。老子道德论的根本在于主体(个人)生命的完善,生命价值的拥有及生命本身的长存;其功能在于揭示人生及世界万有之真实,而不注重为善而善的教化。老子道德论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有重要裨益。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2)
杨朱与老子之间存在师承关系,杨朱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片面发展。由于他的思想具有颠覆性,在战国初年引起巨大反响,成为孟子严厉批判的对象之一。在先秦典籍中,他的思想被归纳为"重生""贵己",这正是老子"以自为本"的本体论在人生领域展开并发展的结果。在战国初年的时代背景下,杨朱"重生"思想对于身的重视和他对当权者不配合的态度是一种反抗姿态,这意味着个体意识的觉醒。杨朱后学将杨朱重生思想从一种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的进步思想变成一种技术性的卫生之学。如果说杨朱对于老子是片面的、极端的发展,杨朱后学对于杨朱则是庸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娉婷 《学理论》2012,(25):127-128
"无为"策略在俄罗斯后现代文学中的运用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老子提出的"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积极思想。俄罗斯后现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无为"策略就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延伸,是在一种能屈能伸、从容不迫、静中有动、随机应变、引而不发、后发制人、具有阴柔特性的生活方式中寻求一种无规则、无主体、无目的、无中心、高度自由的人生复归。  相似文献   

19.
论老子之道     
马德成 《学理论》2009,(27):92-93
道”是老子《道德经》一书中的最基本概念。作为本体论概念,有时指宇宙本体,有时指宇宙法则。从道的功用来看,它无为而又无不为。从认识论角度,可区分为自在之道和为我之道。作为宇宙法则,有时指自然之道,有时指人世之道。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较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廉而不刿"的思想,强调廉洁而不失宽厚。在《老子》中,人性的弱点,使"廉而不刿"成为必需;"无为"与"清静"的内在关联,使"廉而不刿"成为可能;"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则是理解老子"廉而不刿"思想的奥秘所在,亦是廉洁从理论导向实践的具体呈现。老子的"廉而不刿",对于反思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构建完备的反腐倡廉体系,形成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