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 1月13日 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总统”。(李曾两度赴美留学:1951年在艾奥华州立大学学习农业经济学;1965年进康奈尔大学学习同一专业,1968年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月18日 李登辉接见来访的美众院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索拉兹,就台与美关系及台湾形势交换意见。 2月25日 李登辉接见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中国问题学者奥克森伯格时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未来中华文化的发展上,必将居于关键性地位,台湾绝无独立的可能。 12月3日 李登辉接见访台的美国爱达荷州州长安卓奇,就台与美经济关系等同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美虽宣称继续坚持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同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却又为李登辉访美辩解。 美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是适合美国的政策的。但这并不妨碍同台湾建立我们享有的那种牢固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登辉为实现其“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处心积虑地祭起“校友外交”的招魂幡,堂而皇之地到美国亮相,人们已嗤之以鼻。但是,当你看过“揭秘”一文洞彻李登辉挥霍台湾的大量金钱,收买美国卡西迪公关公司为其涉足美国讲坛而铤而走险,定会义愤填膺!  相似文献   

4.
3月18日,一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成员陈水扁被选为台湾的新“总统”.一时间,中国东南方的这座小岛成了国人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原本复杂紧张的两岸关系增加了更多的变数.针对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及“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两会”以来,国家重要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阐明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原则和政策.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政府1995年6月允许李登辉访美,使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低点。之后,特别是1996年3月我国在东海、南海进行导弹试验和三军军事演习后,美政府决策层就对华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开始做了大幅度调整。这虽有克林顿竞选连任的考虑,更主要的还是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美中“合作伙伴关系”打基础创造条件。现将美政府要员有关言论摘编于后。  相似文献   

6.
“四大天王”心系北京,不给台北一点面子。 早在李登辉的“就职宣誓”典礼之前的一两个月,有关的台北筹办单位,曾邀请香港“四大天王”于“就职”典礼日出席参与表演以助兴,然而四人各有说词,纷纷表示各有“要务在身”,无法参与演出。 有关消息传出后。筹办的“华视”深觉没面子,并表示将以“封杀行动”作为报复。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湾岛内纷争不断,完全是陈水扁等人一手造成的。现在有个说法,称李登辉和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这顶帽子,不是中国大陆给他们扣上的,而是美国等国给这两个人扣上的。不仅仅是一顶帽子,以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这样说也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8.
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百年前曾在台湾高雄任知县的中原人曹谨 ,因其勤政爱民 ,至今仍被台湾人民深深地怀念着。在李登辉大搞“台独”的今天 ,台湾百姓自发来到曹谨故里 ,寻拜曹知县的墓地———台胞求助大陆急寻希望回归 ,盼望团圆。正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声讨李登辉妄图分裂祖国的“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之时 ,1999年8月4日 ,台湾高雄县观光协会名誉理事长林运臣、理事长黄承城、总干事郑温乾等急电河南省旅游局 :高雄县(清朝时称凤山县)清道光年代知县曹谨(道光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即公元1837年至1842年)在任期内政绩…  相似文献   

9.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干扰因素,也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美国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表明,经过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调整,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新框架已基本明朗。这是70年代以来最重大的调整,已经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调整的背景台湾问题这个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因为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和1996年3月所谓的台湾“总统”直接选举,变得十分突出,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稳定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政界不得不高度关注台湾问题及其影响,并着手对美国的台湾…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澳大利亚与东盟国家在反恐合作方面一度进展顺利,但在巴厘岛爆炸案以及澳总理霍华德发表“先发制人”的言论后,东盟与澳大利亚的关系陷入停滞。无疑,东南亚的恐怖主义使澳大利亚与东盟国家的关系面临无法逃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日台关系逐渐升级,究其实质,既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又有其历史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日本亲台的真正意图是,利用“台湾牌”牵制中国;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防止台湾在经济方面脱离日本;继续为李登辉保驾护航;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的需要。日本对台关系的发展趋势,将会影响到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几乎被公认为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政治关系最糟的一年。年初小泉首相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年末又允许李登辉赴日。中日两国政府高层互访被迫中断。一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及海洋权益的矛盾凸显。2004年3月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后,日方加强了对有关海域的控制,并不断就中国在东海能源开发及海洋科学考察问题提出交涉及抗议。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 ,印度把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其大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印度的“常任”诉求难以回避与德、日、巴 (西 )等候选国的竞争和博弈 ,更要取决于印度与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关系互动。作为“五常”之一的中国就此应采取什么态度 ,关乎中国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4.
评美国“全面遏制中国”论吴炯去年6月以来,围绕克林顿政府批准李登辉访美一事,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国会议员、情报官员、舆论界和学术界人士纷纷鼓吹要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美国这些人为什么要遏制中国?他们准备如何遏制中国?这种遏制...  相似文献   

15.
李俊 《国际资料信息》2014,(2):43-46,35
自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关系不断提升,目前处于苏东剧变后历史最好时期.一方面,中东欧国家对华需求增大,总体对华态度与政策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适时出击,大力推动双方关系步人崭新阶段.中国与中东欧“重新发现”后,①势必推动双边以及中欧关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科 《东北亚论坛》2006,15(2):33-37
2005年中日、韩日双边关系中围绕领土、领海主权、新编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参拜以及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展开了全面较量与冲突,中日、韩日关系进入了“冰冻期”。中日、韩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日本政府的表现和态度,现在“球”在日本一方,就看其如何发“球”。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独立以来,俄社会各界人士针对俄罗斯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发表了各种见解,现将官方、政界和学术界人士言论选编如下: 一、官方言论 坚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罗斯“不同台湾建立官方的国家间关系”,“双方只保持个人之间、公司之间和非政府之间的关系”,但俄将与台“发展不坏的经贸和文化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台开设俄罗斯代表处”,同时“呼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十二年前.李登辉继蒋经国成为台湾“总统”与国民党主席,当时被认为是头上有“台湾人的光环”.他恣意挥霍这个光环的力度,斗倒国民党内异己,又暗助奉行台独的民进党.终导致国民党丧失政权,他的光环亦再也无光.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在中美关系大气候的影响下,双边军事关系也出现起伏。1993年白宫制定对华“全面接触”战略后,11月初美助理国防部长弗里曼访华,同中国商讨两军高层互访和军事交流事宜,中断5年的军事关系开始恢复。1994年高层互访频繁,10月美国防部长佩里率50余人军事代表团访华。1995年由于美允许李登辉访美,国防部长迟浩田美国之行推迟。同年11月,美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访华,中美军事对话又走上正轨。1996年3月我进行导弹和军事演习,美派两艘航母进入台湾附近水域,两军关系出现乌云,我再次推延迟浩田部长访美。9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普吕厄上将访华,为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迟浩田部长访美近期成行。  相似文献   

20.
这次台湾”总统” 大选究竟有没有发生弃保效应?根据《联合晚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总统”侯选人连战的确是主要被抛弃的对象.“弃连保扁”和“弃连保宋”的比例约为2:1;而且.1996年支持台湾“总统”李登辉的选民各有三成支持宋、扁.连战仅继承了25%.该份民调结果指出.仅有5%的民众承认.因为担心自己最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