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9,(8):72-72
2009年6月16日——7月15日 重庆到2012年初步建成文化强市 6月17日至18日,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书记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了题为《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以社会主义文化促进重庆大发展》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决定》提出重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12年初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9,(7):8-8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致力加快重庆发展步伐的当下,市委召开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问题,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针对性。要通过培育先进思想文化之花,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闯关夺隘的精气神,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重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9,(7):44-44
一、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本期“特别报道”栏目刊登了《薄熙来: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点击重庆文化建设目标关键词》等文章,“当代论坛”栏目刊登了评论《文化强人》,同时,“改革视点”栏目报道了一批文化企业典型。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这些文章,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4.
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文化强市”的号角。 文化强市,需要文化精英引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重庆“文化人”,正用精湛的艺术陶冶大众,用睿智的思想引领大众,用高贵的人格感动大众:已故“故事大王”魏显德老先生倾尽毕生精力挖掘和传播民间故事;川剧的又一朵“梅花”黄荣华艺路坎坷、痴心不改;重庆动漫“女掌门”张炼红正努力打造中国动漫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5.
即将召开的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标志着重庆文化建设又一个春天来临,令人欢欣鼓舞! 市委决定加强文化建设,既着眼于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着眼于人——为实现“314”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培育和激发全市人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文化总与文凭、职称、文章、著作有关。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些与文化有关,但这并不是文化的全部。真正的文化,是指一个人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过:“使社会上的各种东西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让它变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来,这叫‘文化’……”  相似文献   

7.
邵阳文化资源丰富,落实全省文化强省工作会议精神,邵阳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明确了“立足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邵阳,促进后发赶超”的总体发展思路,工作成效进一步实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又是城市的个性与魅力的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东省委审时度势,提出新的史化发展观,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以此推动广东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揭阳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也提出了“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和谐揭阳”的战略目标,针对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如何建设揭阳文化大市这一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疏通渠道,全力打造揭阳文化大市:形成合力.营造建设揭阳史化大市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苏畅 《党建》2012,(7):42-42
汾阳市委宣传部着眼“建设文化汾阳,助推转型跨越”战略定位,紧紧围绕“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要求,着力构筑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撑,凝聚转型跨越发展的“精气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任务与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起来,用强势载体推动软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2,(1):8-14
去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子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关问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的决议》。这是市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市范围内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文化强市的政治宣盲和行动纲领。对推动重庆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本刊特别编发这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石家庄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打造“全省以及周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市”的目标。最近召开的全市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2.
姜辉 《党建》2023,(5):14-16
<正>党的二十大前承百年大业、后继复兴伟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蓝图,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紧扣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定位、目标和要求,提出要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重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前承百年大业、后继复兴伟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蓝图,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紧扣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定位、目标和要求,提出要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重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4.
胡昌方 《前线》2012,(5):58-58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座谈会,议题为“如何转变工作作风”。会上某位领导一席话,令本人叫好不迭。他说:“当领导的既要‘会讲’,又当‘能干’,还须‘善听’;‘听功’、‘说功’、‘做功’缺一不可;欲展‘说功’、‘做功’,必先练‘听功’,即善于倾听人们的意见、呼声、批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9,(6):42-42
一、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市的号角。本期在“特别策划”栏目刊登了组合报道《文化强市——强精神·强产业·强制度》,在“当代论坛”栏目刊登了评论《文化提升干部品位》,在“当代风采”栏目报道了一组文化精英的精彩故事。这些文章紧密围绕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主题,报道的众多经验比较典型,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刊登的评论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单项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是在党()。 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 2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的选择。 A党B人民C社会主义 3党的十六届()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 要决定。 A三中全会B二中全会C四中全会 4开展保持共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 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 A马列主义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 5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A党…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6,(12):1-1
11月7日,是一个令重庆党刊人欣喜的日子。这天,市委书记汪洋在《当代党员》杂志第11期扉页上亲笔批示:“《当代党员》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办刊组稿。真正履行了‘喉舌’的职责。应当继续坚持和发扬,努力把刊物办成广大党员喜爱的有重庆特色的思想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09,(7):4-7
6月17日至18日,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书记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题为《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以社会主义文化促进重庆大发展》的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分别主持开、闭幕会议,王鸿举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就《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审议稿)》作说明。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工作的决议》。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的重要工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本刊特刊登这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内容丰富,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指导性强,其中一个亮点是,概括并提出了以“开放创新、团结奋进”为核心的贵州时代精神,省委书记栗战书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学习弘扬贵州时代精神,凝聚建设美好贵州的强大力量。”这对提振精气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紧紧抓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基本方面,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早在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7年,他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一文中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