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商伦理道德凝聚着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之精髓,融合着三晋丰厚的文化底蕴。严格的号规约束是山西票号独树一帜的根本所在。晋商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是:把诚信理念融入到各类教育工作之中,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以法律和道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锦绣四川,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独具风采。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前沿”栏目,紧扣当代四川文化热点。品味川派文化精髓,反映文化建设新成就,为打造四川“文化高地”鼓与呼。  相似文献   

3.
弘扬晋商精神传承晋商文化彰显晋商形象共促转型跨越8月20日,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名晋商精英汇聚龙城,以"新晋商·新山西·新跨越"为主题的首届世界晋商大会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首届世界晋商大会名誉主席黄孟复讲话。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袁纯清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大会主席王君主持大会。中国  相似文献   

4.
李江灏 《世纪桥》2024,(1):94-96
晋商精神是山西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所蕴涵的和衷共济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以及山西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晋商和衷共济精神,是晋商“以义制利”的价值追求,及“和谐共赢”群体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当今新晋商的发展、各群体的凝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弘扬和衷共济精神要将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甬商、晋商是我国明清著名商帮。区域文化传承中对其发生影响。对甬商与晋商地域文化传承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其顺荣枯逆、兴衰交替的经验教训,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晋商传统文化的法律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晋商传统文化是直接在传统法律文化的框架下形成和运作的。晋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诚实信用、严格管理、任人唯贤、官商结合等体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的原则。从晋商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所体现的法律文化精神和法律理念,对于我国当前法治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以其“我是实事求是派”①的独特风格,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作出了新的历史性贡献。一、第一次从新的高度提出并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开拓了认知实事求是的新视角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从哲学思维的高度、当代实践的深度和当今世界发展的广度这样一个全新的思维向度上,提出并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和精髓,从而大大拓宽了人们认知…  相似文献   

8.
晋商创造了500年的商业辉煌,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从现代管理学视角探析晋商文化的兴衰,应汲取晋商文化最首要的精神内核,拓展晋商文化所独有的理念制度,把握晋商文化的实践意义,培育晋商文化所缺失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积淀的丰厚智慧和精华,是当代领导艺术宝贵的资源库。在领导艺术中,用人艺术是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是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做事、成事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用人思想精髓,结合今天的实际解读领导用人艺术,对于开拓创新当代领导工作大有裨益。以史为鉴,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对待人才应该有以下几种态度。  相似文献   

10.
晋商兴衰原因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晋商兴盛和衰落的原因加以辩证分析,是认识研究晋商问题的一个新视角。把握机遇、以德经商、创新、追求特权、不用外人等因素曾导致了晋商的崛起及兴盛,同时也成为晋商后期衰败的重要导因。这种福祸相倚的辩证关系,有益于我们破解晋商研究中一些弥思不解的悬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凭借着丰富的内涵,在当代管理中的许多方面都起到极大的借鉴作用.当代管理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之融入工作之中,形成新时期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色彩的管理艺术体系,以提升领导干部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12.
发源于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又融入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一种特殊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诠释红色文化,既要发掘红色文化固有的魅力,又要结合当代文化蕴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明清晋商经济的理性化运营中,关公信仰对晋商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公信仰以其特有的精神风格、文化意义与晋商组织行为和管理效用的伦理态度遥相呼应,构成近代晋商普遍的行为范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晋商的辉煌与成功的首要原因是勇于走出去;其次,善于巧借“他山之石”、重信守约、以诚待客是晋商成功的战略与文化原因;第三,山西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地理优势是晋商成功的客观原因。另外,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把山西人逼向商业领域的根本原因。探求晋商成功的深层原因对山西的发展具有理念与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成为中国古代两千年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儒家传统中蕴含了民本、仁爱等丰富的人权思想内容,仍旧有可能对当代中国人权发展提供文化和理论支撑。脱离了古典儒家文化传统,中国的人权发展必然与表征其独立性的文化土壤剥离开来,进而迷失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质。中国当代的人权发展应当着眼于当前国情、社情,在继承中创新,发挥以儒家思想为传统基础的文化导向作用,方可使中华民族政治、法律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亍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呢?十五大报告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认为,这是对一脉相承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一点讲的话.一脉相承可以从下面四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晋商在雄踞中华、饮誉欧亚、铸就辉煌的同时,也形成了为后世所推崇的晋商文化。诚信文化、创新精神、相与意识等构成了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山西企业要"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仍然需要弘扬晋商文化精神,以诚信开拓市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为实现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颖  马建昌 《理论学刊》2004,3(10):16-18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而且从广义文化角度理解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 ,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代表和精髓。一、邓小平理论源于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批判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兼容性和发展性 ,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代表 ;二、邓小平理论摒弃了中国文化中的迷信、盲从成份 ,是一个更趋理性、成熟的文化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改中国文化内向型封闭模式为外向型开放模式 ,使中国文化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最深。君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君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人格标识。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树人"的传统,与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一个可学可鉴的完整体系。弘扬和培育现代君子人格,符合当代文化发展的潮流,有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中的现实问题,可以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商海浮沉中历练出一套富含正能量的人生哲学,生活得失间陶冶出更具逆流而上的勇气和魄力。他就是洛阳市工商联执委、洛阳市晋商会常务副会长、洛阳华平商贸有限公司、洛阳晋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中华。赵中华是昔阳县山上村人,由于父亲早逝,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从小饱受生活艰辛,经历岁月磨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