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岁尾,邹平县再传捷报:全国百强县第84位.上升5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55位,上升7个位次,再次成为令人瞩目的全国“双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19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柜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工业立县,依靠科技强县,不断加快科技长入经济步伐,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5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20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中前移6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桓台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全县完成GDP178.5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0%。  相似文献   

3.
庄河市把抓好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推动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北黄海开发,加快“一城两带”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预计财政收入可望达到3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过600亿元。  相似文献   

4.
于长海 《奋斗》2009,(5):34-3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桦南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部署,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5.
黎石秋 《学习导报》2009,(11):35-35
宁乡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作为后发赶超地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四抓四促”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黎石秋 《新湘评论》2009,(11):35-35
宁乡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作为后发赶超地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四抓四促”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把基层党建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抓手,以创新成果激发干群活力、打造发展优势,全市经济建设呈现出跃升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6亿元,同比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3亿元,增长31.2%;  相似文献   

8.
蒋又一 《当代党员》2007,(10):72-75
开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和干部群众一手抓移民扶贫攻坚,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3亿元,比2002年增长62.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2亿元,比2002年同口径增长1.7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江苏县域经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昆山之路”依靠对外开放开辟发展的新天地,“江阴板块”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崛起,张家港精神广为流传、享誉全国。江苏大地在经济大潮中所展现出来的“百舸争流图”,县域经济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中,有6个是江苏省的。2001年,江苏58个县(市)创造GDP5385.79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56.6%;财政收入387.8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6.4%。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3,(7):28-32
长沙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县情实际认真落实“四化两型”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不断前移。在2012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比中,排名由2007年第58位跃升为第13位,正式成为中西部第一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位由第45位挺进全国前15强,连续五年蝉联中部第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济阳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强县、富民、发展、稳定的总体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创新为先导,以外引内联为重点,积极抢抓机遇,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与1995年相比,分别年均递增14.4%、38.6%、10%和18.6%。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济阳素有“农业大县”之称,耕地面积100万亩,农业…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l6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苜;基本竞争力伞同“百强县”排名由2002年的第53位跃升至2011年的第20位: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6位……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使双流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三大成功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邹景昕 《奋斗》2006,(6):13-13
我们在全县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41.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收入实现26117万元,同比增长20.88%,两年翻了近一番。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称号。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7,(21):32-34
党的十六大以来,灵武市抓住煤炭及石油天然气、羊绒、红枣三大特色资源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369万元。据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价结果,灵武市从上届第123位跃升至84位,成为宁夏第二个跻身西部百强的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15.
郭广福 《奋斗》2011,(10):27-28
年初以来,汤原县按照省市“产业项目攻坚年”的有关要求,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三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培育壮大“四个产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81亿元,同比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924万元,同比增长30.8%。  相似文献   

16.
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东部 ,历史悠久 ,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是丝绸之路要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光热资源独特 ,矿产资源丰富 ,是全国著名的矿产资源县之一。全县总面积 3.98万平方公里 ,辖 5乡 5镇 ,总人口 2 0 .0 1万人。鄯善县是新疆的经济强县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西部百强县 (市 )中居第十位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列全疆 (市 )县前列。2 0 0 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 6 .1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8.5 88亿元 ,财政收入完成 2 .16 6亿元 ,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 2 94 8元。为实现十…  相似文献   

17.
王秀国 《奋斗》2009,(12):32-33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资料显示,目前全国90%的国土面积分布在县域,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县域,县域经济大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市场容量的2/5,财政收入的1/4,地位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县域经济社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将其作为系统工程认真分析,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工商局作为服务长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重要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决策.以扎实开展“四个领先”和“双提双抓”为契机.以“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工商助力主动作为”为主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挖掘内生潜力.优化发展环境.突破性发展市场主体.倾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哲韬 《奋斗》2011,(4):29-30
省委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发展思路,不仅明确了全省的发展方向和主攻重点,而且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绥棱作为农业县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省委指示精神,着力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把领导力量、工作重心、财力投入向农村集中,以农村的大发展助推全县各项事业实现大跨越。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在加快全省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的进程中,射洪坚持示范县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两个示范"一齐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大力实施"六通三化"、"八有"工程,全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园区农业、大户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3%,是全国首批造林绿化百佳县.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4.1万吨,出栏肉猪106万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制种基地县、棉花基地县、畜肉产量百强县和省蚕茧基地县.2005年1至9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7亿元,同比增长13.5%;县域财政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1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9元.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在全省丘区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最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4年度"丘陵地区先进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