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近年来,基于SIP标准化控制协议和RSTP实时流协议受到安防业的极大重视,并在监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冠林也开始在SIP和RSTP协议开发方面进行技术积累,并将其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投入了许多人力进行研发。在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中采用了SIP作为标准的音视频通讯协议,并可以融入第三方设备,如语音/SIP可视电话、手机、IP Camera等,同时系统扩展了远程技术应用,并开发了基于i Phone、i PAD以及Android智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基于SIP标准化控制协议和RSTP实时流协议受到安防业的极大重视,并在监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冠林也开始在SIP和RSTP协议开发方面进行技术积累,并将其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投入了许多人力进行研发。2011年深圳安博会上冠林向业界展示了全新研发的新一代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在新一代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3.
《电子知识产权》2004,(3):47-49
前 言 随着Internet 技术的不断发展,IPv6 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IPv6协议是用来取代IPv4的互联网协议。IPv6具有很多优点,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巨大的地址空间,可以弥补目前应用的IPv4协议所面临的地址资源耗尽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推广IPv6的最大动力。IPv6在地址结构和地址分配结构、安全性、对多媒体流的支持性等其它方面的优点也推动了其应用。从2003年开始,中国和日本最早建构基于IPv6协议的因特网,开始对IPv6的应用。 为能使相关业者对国内IPv6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掌握,本文将首先通过相关专利资料的搜集与关键词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该领域技术与国际专利(IPC)分类的对照关系,对国内IPv6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初步分析。虽然IPC分类统计并无法避免因特定技术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应用而产生的误差,但是通过该技术领域间所存在的重点技术,仍可从中掌握现阶段个别产业的技术与专利发展趋  相似文献   

4.
美丽新世界──因特网上的知识产权纵横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因特网(The Internet)是全球计算 机信息和通讯资源的综合体。它并不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或一个特定的计算机资源,它只是种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方式。从技术上说,因特网是相互连接的IP网络的系统,是成千上万计算机网络通过TCP/IP因特网工作协议即时连接而成的1。与特定的在线计算机服务不同,没有人“经营”、“管理”着因特网2。因特网是一个无中心的全球信息媒体,它所组成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将全世界人们、机构、组织、企业、政府联系在一起3,使用户可以远程登录,共享数字化文件,网上讨论,电子出版,查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用户可以…  相似文献   

5.
匡明 《刑警与科技》2013,(7):153-155
<正>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摒弃了以往专线设计概念,采用通用的SIP协议,完全满足了网络化时代对大规模电信级视频监控、远程访问、集中管理的需要。概述回顾视频监控市场,各监控平台系统由于采用的信令控制协议不统一,造成互联互通的技术门槛。这有点类似于80年代我国交换机市场"七国八制"的状况,这些原因阻碍网络化时代对大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交通信息的发布方式,构建分布式交通信息呼叫中心的方案。方案参照和使用了目前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网络的标准接口协议TAPI,提出了基于TAP13.X建立交通信息呼叫中心的可行方案及其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7.
<正>SIP标准凭借其简单灵活、易于扩展、便于实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青睐,而且随着大型联网安全与视频监控平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业内人士发现SIP标准作为联网监控的信令标准承载协议,具有多种优势及功能。前言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自建了2万多个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百余万台摄像机,建立了打防管控相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  相似文献   

8.
TRIPS协议建立了全球统一的知识产权基准之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接着制定了两个因特网版权条约。国际知识产权法和政策多以双边、多边、地区性的形式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达成更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协议的场合也从WIPO和WTO转向了自由贸易协议(FTAs),并且与知识产权条款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是知识产权领域国际立法的最新成果 ,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执行该协议第 4 5条 ,是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案例考察大陆法和英美法关于民事责任制度的内容可以看出 ,产品责任法律领域的某些理论可以借鉴 ,用以说明因特网服务供应商在何种情况下应对侵犯著作权承担责任的问题 ,可得出的结论是 ,只有当第三方通知其登载的内容侵权 ,而该供应商在接到通知后仍不采取行动时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才应对此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品的版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因特网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社会,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原有结构有些不再适应于因特网。因特网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的基础是数据传输的网络技术,从而造就了一个网络空间(cyberspace)。在网络空间中,运行的“网络法”在现行法律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1.
浅析IP电话     
一、什么是IP电话IP电话又叫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电话 ,是指应用于IP网络上实现语音信号传输的一项新的数据网络集成技术。IP(Internetprotocol) ,即网际协议。指网络间互连进行通信时事先约定好的而且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凡是遵守IP协议的网络都叫IP网络。人们当前最熟悉的IP网络就是遍布全球的国际互联网 (Internet)。任何网络或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循IP协议 ,就可连至Internet。正因如此 ,Inernet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开放性的通信网…  相似文献   

12.
对公安机关刑事与行政竞合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从福州IP电话案谈起 1997年9月,陈锥、陈彦在其开办的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诚信家用电器店开展“买一送一”促销活动,顾客在该店购买一件商品,便可接受一次因特网长途电话服务(英文简称IP电话)5分钟,并于9月20日开始按与香港、日本通话每分钟7元,与美国通话每分钟9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名人电话曝光”危害凸现 “这哪里是手机?这是手雷!手雷!!”这是一年前笔者看电影《手机》记得主角张国立(费墨)用纯正的四川话道出的一句经典台词。冯小刚那时或许是借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人物语言半开玩笑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到今天就成了切实的预言:今年6月2日,一份长达万余字,囊括了600多位内地艺人电话的帖子出现在某论坛并立刻成为网上热点。在之后的两天.该帖迅速地在网上流传。事到如今,这600位名人电话(主要是手机)的威力,已远非600颗手雷所能比拟的了!  相似文献   

14.
谢惠加 《知识产权》2004,14(1):61-64
一、案情简介 本案(LESLIE A.KELLY v. ARRIBA SOFTCORPORATION )1涉及到把传统的版权法适用到快速变化的因特网和因特网搜索引擎.原告Leslie Kelly,是一个专业摄影师,他拍摄了许多美国西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域名注册纠纷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域名概说 (一)域名的含义 域名是在因特网上使用的用来区别不同网站主页的网络地址。”域名可分为不同级别,包括顶级域名、二级域名等。顶级域名又分为两类:一是国家顶级域名;二是国际顶级域名。二级域名是指顶级域名之下的域名,在国家顶级域名下,它是指域名注册人的网上名称。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因特网,是一个由分布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依据共同遵守的协议相互联结而形成的网际网。因特网用户共同遵守的协议为,TCP/IP协议。根据该协议,网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确定其身份的IP地址,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一个字节,共划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因特网,①是一个由分布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依据共同遵守的协议相互联结而形成的网际网。因特网用户共同遵守的协议为TCP/IP协议。根据该协议,网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确定其身份的IP地址。②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IP电话就是该行业的一生力军。本文主要介绍了IP电话的基本原理,论述了IP电话在普及应用中存在的障碍问题,阐明了我国IP电话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智能家居系统网络大致可分为外部网(因特网)、内部网(ZigBee自组网)和家庭网关。其中,家庭网关是核心部分,它负责家庭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和协议转换。下面介绍内部网,这里的内部网就是ZigBee自组网,根据家庭布局采用树状或者星形网络拓扑。ZigBee自组网包括各个终端节点,这些节点配合继电器控制家庭中各种电器开关、温湿度传感器等家庭中需要被监控的设备对象,从而达到远程监控功能。从通信的角度讲,每个节点即为一个终端,它们相互间通过ZigBee协议进行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20.
江中帆 《法庭内外》2011,(12):12-15
固定电话运营商掌握着每一个电话用户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详实资料。而利用电话用户资料编印黄页则是运营商的主要经营业务之一。那么,运营商能否利用掌握的电话用户资料编印黄页呢?请看,一起电话用户状告电信黄页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引出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