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同志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才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设的精神文明之所以叫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标志和根本就是因为它以马列主义、毛泽…  相似文献   

2.
五年前,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五年后,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将这一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理论项淮涛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如何以科学态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一是如何学习。关于应该怎样看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从邓小平理论的渊源和本质来看,它所坚持和发展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没有背离,更没有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什么别的理论。第一,遵循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十四大提出的这一重要观点,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这一观点包含着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的基本涵义: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木能割裂这一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在本质联系;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简单延续,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内容,使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实事求是的问题。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今天我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喜庆时要重温这一真理。 首先我们理解马列主义关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结合,实践高于一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原理和根本方法。 邓小平讲这句话是批判“两个凡是”谬论的,它尖锐地揭去“两个凡是”披在外面的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伪装,吹晌了战斗号角,它既是揭批“两个凡是”谬论的重磅炸…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及其辩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干文化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为特征。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不仅是完整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研究解决现实文化问题的需要。本文拟就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及其辩证思想作些探讨。 一、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建构原则。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政治原则。众所周知,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在谈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时,邓小平强调,“属于文化  相似文献   

8.
包心鉴 《新视野》2000,3(4):7-10
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最具有时代意蕴和典型意义的,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拓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拓展,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拥有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9.
白戈 《求实》2001,(Z1)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做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始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抱有继承和发展的态度 ,处处都留下了他“坚持不泥古、扬弃不伤根、发展不离宗”的思想印记。 5 0年代中期 ,就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地进行了阐发 ,邓小平当时认为我们在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面对国家的现实”和“面对群众的需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思想 ,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论“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来解决港、澳、台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又一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始终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首要含义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中所包含和贯穿的基本理论。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核心。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贯重视对广大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所进行的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作为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社会制度,对其采取何种态度,是任何马列主义者所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这一问题上,邓小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格芳  潘丽 《发展论坛》2001,(12):15-17
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鲜明而突出地强调和论述了理论创新问题,不仅提出了理论创新这个重要范畴,而且系统阐述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方法途径和核心问题,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对于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肩负起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一庄严历史重任”,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曾从批驳“两个凡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区分真假…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4,(3):61-64
胡锦光、徐振东、秦奥蕾、牛文展、王锴等认为,十六大的最大决策,就是把“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诠释,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根红线,是它们的血脉和精髓。我党确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新时期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一粉碎“四人帮”以后 ,党和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历史转折关头。是搞“两个凡是” ,还是坚持实践观点 ,它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的重大原则问题。邓小平率先从理论上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态度 ,积极支持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他明确指出 :“我是不赞成‘两个凡是’的。‘两个凡是’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强调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 ,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 ,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所以 ,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  相似文献   

17.
问: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当前有何重大意义?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原则。当前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因为某些人(那怕只是极少数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开展深入持久地学习,最根本的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又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反复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于他坚持以解放思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而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通过对这一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方向,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文化立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必须始终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0.
1一般地说,理论期刊编辑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素质;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车义基本理论修养。因为理论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理论期刊,担负着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任务。2.专业基础能力。理论期刊编辑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定水平的研究能力,才能正确选题,才能发现好稿,编出好稿来。3.编辑业务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