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世界两大主要法系.两大法系因出于不同的背景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内容和法律形式.传统的英美法系,"判例法"占主导地位.现在,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交流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两大法系渐渐相互融合并产生了趋同现象.近几十年来,英美法系国家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以作为对"判例法"的补充,"判例法"也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日趋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何朕 《法制博览》2013,(4):197-198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是发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民事赔偿制度,其特点在于打破了民事责任补偿性的原则,通过设立高额的赔偿金以达到对侵权人进行惩罚的目的。正因如此,即使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学界对其的争议也不绝于耳。而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学说影响,一直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讳莫如深。但年来有学者建议在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加入惩罚性赔偿的内容。本文将从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性质入手,分析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宇昆 《法制博览》2013,(8):103-105
在民事诉讼制度中设置审前准备程序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中均有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本文拟通过对民事审前程序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分析,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于民事审前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研究,对各国的民事审前程序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给我国重构民事审前程序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雨 《法制博览》2013,(1):227-228
股东代表诉讼是公司赋予股东的一种权利,也就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的权利。股东代表诉讼最早起源于英国判例法"福斯诉哈博特尔"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判例确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对大陆法系影响深远,并被大陆法系所吸收。  相似文献   

5.
薛常宝 《法制博览》2015,(4):186-187
苏联解体后,在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呈现衰落的背景下,对于一个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的俄罗斯来说,改革者却仍然竭力推行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这一重要的法律问题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司法公正,需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由于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历史上曾深受苏联法律制度的影响,俄罗斯的经验无疑对深入研究我国的相关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当得利作为一项古老的制度,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却依旧对现行的法律解释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由罗马法上不当得利制度的起源入手,结合其在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上的发展分析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情势变更原则是应对合同赖以成立的环境或基础发生的异动这一问题的一种原则。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情势变更原则的研究和司法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立法例,而我国有关情势变更司法解释的实施,在现实中不免要借助外国法上"情势变更"这一"奎宁"才能完善。  相似文献   

8.
不安抗辩权存在双务合同中,它最早来源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民法,具体是在双务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足够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合同的情形,而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享有暂时中止履行自己义务的权利。1999年,我国的《合同法》就将不安抗辩权加入了抗辩权制度体系,不过是在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基础上的,自然是吸取了两种法系制度的特色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协调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较之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既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又有自己的特点,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二项、第108条和第68条、第69条对两种制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间既有创新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美国的一则警察圈套案例开始,比较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之证据采纳规则,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规则的规定。就警察在采证问题上,为准确、迅速地打击犯罪,并在有效保障人权的基础上,提倡可以实行警检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艳 《法制博览》2015,(6):220-221
证据能力是证据制度的核心,也是判断证据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在诉讼过程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证据能力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并考察大陆法系的证据能力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英美法系的证据可采性规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虽然在法律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两大法系都有相关的答辩制度,并承载着独立的内在价值。虽然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建立了被告强制答辩制度,但笔者认为该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是"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芦轲 《法制博览》2013,(11):64-65
本文通过对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不同涵义进行比较,阐述了"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的涵义与适用情况。通过两个概念的不断演变揭示了判例法与制定法不断相互借鉴、相互移植、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保释,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采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将被逮捕或者被羁押的人予以释放的制度。它起源于英国等英美法系国家,后来被广大大陆法系国家所认可。目前,保释在这些国家的适用率相当高。比如在英国,20世纪60、70年代保释率仅为40%,90年代为80%,目前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朱凯超 《法制博览》2023,(33):73-75
2021年《公司法(修订草案)》引入授权资本制,开启了新的《公司法》资本形成制度变革。境外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授权资本制已得到广泛应用。授权资本制引入后,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选择,并根据制度特点相应调整公司章程以及灵活使用股权激励工具。  相似文献   

16.
王意然 《法制博览》2013,(7):224+149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制度正式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从我国审判实际情况出发,在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和大陆法系技术顾问以及国外专家证人制度的基础上,创设了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本文从专家辅助人的定义及借鉴外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有关内容出发,阐述了专家辅助人的地位,并提出专家辅助人制度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萌 《法制博览》2023,(23):37-39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合同相对性都是合同相关法律体系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严守合同相对性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应对合同相对性进行一定的突破,但该突破不能是无限制的,否则会对合同根本体系造成动摇。本文从合同相对性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正当性与具体情形,进而提出了合同相对性突破的限制原因与路径,旨在为我国合同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茂金 《法制博览》2023,(6):120-123
慈善信托制度作为信托制度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有着独特的特点,不同于我国的慈善信托刚刚起步,境外的慈善信托制度发展成熟,配套的税收政策完善,而两大法系所有权观念的不同,使得慈善信托税收制度也各有不同。英美法系下,慈善信托具有“双重所有权”结构,而大陆法系强调“一物一权”,与具有“双重所有权”属性的信托制度有所冲突,因此需要针对慈善信托设计不同的税收法律制度。本文以英、美、日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各自的慈善信托税收制度,为我国慈善信托税收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在司法、社会各领域具有的重要意义,而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理方法在适用条件、程序、立法及转处等诸多方面存在缺失,导致其适用及功能受到了极大限制。借鉴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国际立法在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方面的相关实践,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广州中院少年审判实践,提出了我国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理方法之重构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根本违约制度是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合同法律制度,后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承继,并为重要的国际公约所采纳,已成为现代合同法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各国对根本违约的认定标准却并不相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平衡了两大法系的规定,对根本违约采主客观相结合的判断标准,被国际贸易合同广泛参考,其条款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又限制了其适用。我国《合同法》中也采纳了根本违约制度的实质内容,为我国合同解除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法定解除事由。但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应借鉴《公约》对其加以修改或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