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秋收起义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起义体现出的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实事求是的秋收起义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在秋收起义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一贯主张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或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是如此。在我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他特别注意了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一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因而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当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60年前,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及其向井冈山的进军,是继南昌起义后,我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它给濒于危境的革命航船指引了一条胜利前进的航道。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毛泽东的光辉名字一起,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永垂青史。本文着重对秋收起义与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作  相似文献   

4.
试论黄麻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革命成功失败的全局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队伍最早走上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总结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武装起义.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本文分析了秋收起义从全省多处发动到以湘中为突破口,以三路发动会攻长沙到文家市决策退往湘南、从退往汀南到进军井冈山的决策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秋收起义     
《湘潮》2020,(2)
正图片说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立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总方针,并派毛泽东、彭公达回长沙改组湖南省委,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制定秋收起义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引兵井冈对中国革命道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开始了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继“八一”南昌起义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次伟大转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的第一枪,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列宁说过:"武装起义是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9.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引兵井冈对中国革命道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开始了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秋收起义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根本性重大课题:第一次响亮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面光辉旗帜,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和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过程中,探索和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而科学之路--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括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要走什么样道路的根本问题:通过"三湾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革命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邱霞 《北京党史》2013,(6):10-13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危春勇 《党史文苑》2012,(21):47-50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组织领导、在湘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5年前,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和秋收起义80周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与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了  相似文献   

14.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抵达了井冈山,创建了一块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道路。然而革命的道路历来是复杂曲折的。1928年春,"左"倾盲动错误的寒流悄悄向井冈山袭来由此,毛泽东不得不面对党内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压力,同错误思潮展开了多次较量。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9)
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此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生涯。秋收起义沉重打击了湘赣两省的反动势力,也由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斗争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而这一切的顺利实现,是和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的几次关键抉择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当代中国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道路,领导人民缔造了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几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和较多的川籍人士成为亲密战友和同事。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川籍人士追随毛泽东闹革命,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大革命运动失败后,毛泽东高举武装革命旗帜,领导了“秋收起义”,其总指挥就是川籍人卢德铭,随即,朱德、陈毅又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从而开始了朱毛并肩战斗的辉煌历程。以后,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等一大批川籍人紧跟毛泽东南北转战,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亲自为光荣牺牲的川籍战士张思德写下了著名的悼念…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治形势及湘赣边界特殊条件构成了秋收起义发动及精神价值生成的环境,毛泽东同志是秋收起义精神价值主要创立者,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秋收起义的精神价值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7,(9)
正"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用工农武装、暴力革命的枪炮声,唤醒了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意识、新理论、新精神,开创了由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艰难转变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至暗时刻领导秋收起义,用"枪杆子"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受挫后及时转换思维,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展现了他的远大视野、果敢坚毅和卓越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