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语在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用模糊语技巧的能力可以说是体现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模糊语言中委婉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英语模糊语的种类及其语用功能,同时探讨模糊语与委婉语的关系以及委婉语产生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法律语言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中。在法庭活动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庭审的不同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目的,会选择使用语用模糊。法庭话语中的语用模糊有多种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间接应答、回避、指称等。法律模糊性的真正的消除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来完成。作为庭审主导者的法官会利用话语权力适时控制模糊性的出现与增强,使庭审活动朝着确定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151-151,162
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而广告中的模糊语更是丰富多彩。模糊语义和模糊语音在广告中的运用使得广告更具有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客观、普遍地存在着。文章分析了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指出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频繁出现是由于民事法律现象的复杂多变、认识能力的局限及法律语言自身的特性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认识和研究英语委婉语及其使用,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们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平常交际所运用的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外延都没有精确的边缘,这就是所谓语言的模糊性。如:高、矮;早、晚;红、绿等词语,其中,‘漓”和“矮”是一对反义词,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漓”究竟多高,“矮”又矮到何程度,无从具体化,说明它们都具有模糊性。在语言交际中,掌握模糊语的知识和使用,可以使口语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糊语的由来模糊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科学,产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源于1965年美国学者LA·扎德的论文(模糊集》。语言为什么会有模糊性呢?扎德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在警察执法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警察执法语言的准确性、技巧性、恰当性、庄重性。但"模糊"不等于"含混""歧义",使用中要正确区分;同时,模糊语言有其适用范围,使用中还不能超越模糊度;而制定语言规范是消除不当使用模糊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讯问活动是以语言为武器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运用语言这个载体传递自己的意愿和思想感情,同时向对方施加影响。侦查人员对讯问语言的选择运用直接影响讯问活动能否顺利实施,模糊语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将模糊语言运用于讯问中可以增强讯问的威力,更好的达到讯问的目的。讯问中使用模糊语言的积极作用包括掌握审讯主动权、化解审讯僵局等,但在讯问中适用模糊语言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尽快寻找对策,完善模糊语言在讯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逻辑学要求使用的概念必须清楚、明确,但在现实语境中也存在模糊概念。侦查机关的讯问需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也离不开模糊概念和模糊语言。模糊概念和模糊语言具有抽象性、迷惑性、威慑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和优势,恰当地运用于侦查讯问中,可达到特殊的效果;但在运用中应注意其合法性,要有一定的证据基础,要掌握时机,适时运用。  相似文献   

10.
婚姻立法语言模糊性弊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规避.通过语义限定如限定行为方式、限定性质和后果、限定范围等可以使婚姻立法模糊性语言趋于精确化;婚姻立法应正确把握立法语言的模糊度,避免使用过度的模糊语言;婚姻立法应区分情形使用立法模糊用语和精确化语言,恰当发挥模糊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