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予以调节控制。但利率调控房价失效,土地储备制度调节房价难度高、效果差,期房销售制度改现房销售制度缺少相应的现实基础以及开征物业税的基础性工作准备不足。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已经出现“调控疲劳”,进而预示着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或许将由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软着陆”转变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硬着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以制度创新为特点的改革攻坚阶段。 10年来 ,货币政策在实现政府对国民经济调控管理方面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先是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我国政府通过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软着陆”。后又为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方面负面影响导致的市场疲软和通货紧缩 ,我国政府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 ,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 ,成功地保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今天 ,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暴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有效遏制房价飞涨,中央政府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在空前严厉的“新国十条”出台后,中央政府将利刃指向了以炒房客为首的投机需求。这为畸高的房价走向理性,实现软着陆,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楼市调控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必须明确调控目标,保持政策调控的连续性。针对房产投机和投资及骗购经济适用房这些问题,结合“新国十条”的相关内容,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刑罚规制,以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诚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执法观念变革确有必要;通过对所谓“软着陆”和“硬着陆”这一变革的两种不同方法的辨析,作者认为,这种广义上的方法论在中国特殊的法治环境之下意义不大,“硬着陆”是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同时又必须对若干负效应加以必要的警惕。  相似文献   

5.
<正>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光靠企业的积极性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紧紧依靠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而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方法,除了制定必要的法令、法规等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政府行政协调的功能.行政协调是政府一种重要的行政行为,是连结其它行政行为的桥梁和纽带,在行政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现代行政机关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推进调控体系的科学化,主要包括对调控理念、调控目标、调控手段以及调控体系等方面的优化与调整。在追求调控体系科学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调控效果有限性的客观存在。应在增强科学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有限性因素,以实现调控效果的不断提升,进而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宣告了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这种大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并呈现出与周期性调整不一样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因此,宏观调控理论、调控模式及其工具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1996年政府投入最大精力,将谋求景气“软着陆”和物价稳定。为了景气的“软着陆”,以便有效地运营财政、通货,为此上半年将财政执行比率提高为60%线,以避免政治资金事件而带来的景气萎缩弊端。与此同时,在选定民资项目时,赋于有效的优惠条件,搞活民资利用事业,谋求产业景气复活。今年经济增长率不如去年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加强通货政策的景气调节机能,总通货增长率将保持去年的水平。虽然政府方面有强有力的政策意志,但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引导对市场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变的政策是中国股票市场偏离经济基本面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调整印花税等手段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调控,其调控具有双面性。未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出政策的调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必须要经历资本市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理念的流行是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劳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给我们这样几方面的启示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要逐步扩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用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解决劳资矛盾和纠纷;企业要未雨绸缪,适时进行企业战略乃至组织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经济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依靠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铺摊子"、上项目,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维系经济增长,不但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支撑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会越来越多。这种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资源的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的,必然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总需求不足已困扰我国经济多年 ,要改变这种状况 ,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 ,但扩大投资是最佳选择。而要扩大投资 ,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并且还需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朝翰 《外交评论》2006,48(3):47-57
中国崛起不是孤立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同样取得了骄人的经济业绩。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力倡建立FTA行为已经成了新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虑及FDI的其他决定性因素,流向该地区的FDI之间大多不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并没有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FDI流入造成巨大影响。即使对那些具有潜在竞争性(即出口导向型)FDI而言,中国也能够刺激它们流向其他东盟国家,并同中国在该地区的生产网络形成互补。从地缘因素看,中国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复兴使人们重新燃起变21世纪为“太平洋世纪”的希望。中国在谋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需要同邻国保持更为密切的经济共生关系,整个东亚地区也会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受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之所以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并使其长期化 ,与中国经济发展外需依存度高 ,而国际经济环境趋于严峻又导致外需大幅波动直接相关。近年导致中国外需大幅波动的国际经济背景包括东亚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减速和日本经济衰退等方面。为化解外需波动的消极影响 ,中国从 1998年起实行了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不仅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而且也对全球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包括缓解东亚金融危机、加速东亚经济回升和减缓全球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5.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由一个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是不同的增长难题和发展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就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本文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东盟而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逐年递增,中国对东盟经济增长的拉动日益加大,而成立自由贸易区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东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东盟希望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进行分工与协作,进而避免在对外出口与吸引外资方面的直接竞争。  相似文献   

17.
20 0 5年我国经济仍处于上升通道的合理区间。延长经济上升期既有有利方面,也有国际不利因素,以及国内的经济结构矛盾、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性障碍等的制约。“双稳健”政策,加强区域政策、竞争政策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关键领域的体制改革等构成今年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较高经济增长伴随着价格水平偏低和失业率升高,经济运行出现复杂局面。中央政府几年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由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劳动力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和失业升高还难以改变,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还难以“淡出”,她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2001-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2 0 2 0年中国经济总量比 2 0 0 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确实可行的任务。可行性的根据在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存在着 9%的潜在增长率 ,并有着充分发挥这些潜力的有利条件。我们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心 ,又要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部门内生产率的增长和部门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分析造成中国省际制造业收敛而整体经济增长分异的原因。研究发现:服务业部门在省际间的发散是导致整体经济不收敛的关键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尽管制造业的生产率在省际间是收敛的,但是由于制造业劳动力加速转出,导致制造业收敛对整体经济的收敛作用被产业结构的变迁削弱了;从农业流出的劳动力进入服务业和非制造业部门,而不是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部门,产业结构变迁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实质拉动作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