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 ,但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还有许多任务尚待完成 ,其中包括恢复伊拉克的正常秩序、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创建一个民主政府以及追捕伊拉克已垮台政权的领导人。由于至今还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发动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舆论认为 ,美国发动这场战争 ,更主要的是为了适应能源战略调整的需要 ,控制伊拉克的石油 ,为实施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一、美国能源战略的调整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 ,自上世纪初特别是一战后就将寻求海外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2.
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已经7个多月,但是伊拉克局势继续动荡,各种袭击活动此起彼伏,美军伤亡人数不断攀升,经济和政治重建进程也停滞不前。特别是进入斋月以来,反美武装活动进一步升级。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桑切斯等美国官员均承认,美国今后在伊拉克的日子将会很困难。美国在伊拉克处境之所以越来越艰难,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犯了以下战略性错误。第一,对伊悍然发动战争,出师无名,占领也因此成了非法。美国指控萨达姆政权谋求发展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恐怖组织相互勾结、对本国人民实…  相似文献   

3.
在伊拉克战争前,美英政府断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基地”组织串通一气。然而,时至今日战场硝烟已经消散多时,美国仍未找到相关证据来证明这两点。这使美国舆论特别是国会和情报界人士对布什政府和情报机构的信誉提出了强烈质疑,一个个黑幕随之被挖了出来。舆论普遍将此称为“情报门”事件。这一风波在美英等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4.
乔治·布什:可能的“伊拉克门事件”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布什政府断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时至今日战场硝烟已经消散好几个月了,美国仍未找到相关证据。舆论纷纷质问:有关情报是谎言吗?目前,“伊拉克门”风波正愈演愈烈,对美英两国政府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5.
10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副总统切尼承认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0月4日,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公开承认,“没有发现”任何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勾连的“有力证据”。这是他们迄今为止就此做出的最明确表示。然而,他们仍然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并抛出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作为伊拉克战争的新理由。迪尔费尔是美国负责搜寻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首席武器检查官,他在10月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萨达姆不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自从1991年以来就不再制造这种武器,也没有能力制造此类武器,甚至…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18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领的核查先遣组飞抵巴格达,27日,核查小组成员正式开始工作,这标志着中断了4年之久的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进程得以恢复。根据日程,核查小组将在60天内就伊拉克是否拥有生化、核武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做出报告,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战争还是和平。舆论普遍认为,即使如此,美下一步难免找茬,不会轻易放过萨达姆。  相似文献   

7.
美国执意要对伊拉克动武,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在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盟国--英国,反对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的英国工党议员和71%的民众反对美国打击伊拉克.布莱尔首相在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动武之初,对美国试图单方面扩大反恐打击面有所保留.随着布什要对伊拉克动武的调门越来越高,布莱尔于9月6日在飞往美国与布什总统就军事打击伊拉克问题举行会晤前,终于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并表示准备为此付出"血的代价".7日在戴维营与布什会晤了3个小时后,布莱尔说:"英国决不能看着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置之不理","即使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反对军事行动,英也将出兵同美国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4,(3):79-80
2004年对美英两国领导人来说是十分难忘的一年,由于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涉嫌使用了虚假情报来兜售伊拉克战争计划,又无法出具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这正是发动战争的“合法”借口)的证据,都陷入“伊拉克门”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9.
有记者问:中国在巴黎举行的五大国中东军控会议上将采取什么立场?答: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这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和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中东是一个形势长期紧张的热点地区。中国支持在该地区实现较低军备水平基础上的稳定,这无疑需要该地区和区域外部国家的共同努力,制止大量武器流入中东。为此,首先并且主要的是要由那些向这一地区大量出口武器的国家采取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反恐、防扩散为由.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而战后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美国在伊拉克仍未找到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证据.使这场战争成为一场无法理依据的战争。现如今.独裁专制的政权垮台了,可伊拉克不但没有出现美国许诺的民主与繁荣.相反.却陷入全面战乱,暴力和恐怖活动肆虐,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一新年伊始,伊拉克朝鲜问题成为牵动整个国际关系的焦点。有意思的是,巴格达给人的印象是出奇的“软”,而平壤却格外的“硬”。伊拉克一直拼命叫喊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国家安全要害部位、甚至将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执政后,把结束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作为美国战略调整的优先课题。2011年6月,奥巴马宣布了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将在2014年底大规模撤出驻阿美军。12月,美军撤出伊拉克,历时9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这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软实力,使美国在战略上无暇他顾,扔掉这个包袱,美国才能重新获得战略上的主动。虽然美军大规模撤出阿富汗还要再等两年,但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美国至少可以松口气了。  相似文献   

13.
在是否要以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问题上,大多数国家不是竭力反对,就是左右观望,惟有英国从头至尾一路追随美国,表现出一个“铁杆”哥们儿一如既往的“忠诚”。然而,这份“忠诚”,却让英国首相布莱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9·11”事件之后不久,美国即决意除掉萨达姆,如今阿富汗战争已接近尾声,美国认为时机已到。10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武力推翻萨达姆的决议获得国会众议院两党领袖一致通过。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77票赞成、23票反对通过决议,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  相似文献   

15.
裴家昌,194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1年加入中国致公党。现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原航天部三院)工作,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曾获中国航天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因在国防科研生产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荣立三等功。1998年2月至8月,裴家昌作为中国政府首次派出的三名专家(导弹、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专家)之一,在联合国特别委员会任顾问、导弹专家,参加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1997年底到1998年初,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出现危机,伊拉克驱逐核查小组中的美国专家,并不允许核查小组对伊拉克总统府进行检查。美伊双方互不让步,…  相似文献   

16.
就在美英对伊拉克战争全面打响,布什宣称联军将进入伊境内寻找生化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际,当年震惊世界的炭疽恐慌似乎已成过去,FBI苦苦追踪的生化恐怖分子究竟深藏何处?至今仍然是迷雾、疑团。富有戏剧意味的是,原本为保卫美国免遭生化袭击的科学家,却被联邦特工锁定为制造炭疽恐怖事件的头号嫌犯。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海湾战争后,联合国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核查及销毁伊拉克原子、生物及化学武器的委员会(简称“特委会”)。特委会中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外交人员、武器专家、语言学家及电脑专家。其中也不乏披着专家外衣的秘密情报人员。围绕着武器核查,特委会及西方国家与伊拉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情报与反情报斗争。美国中央情报局暗渡陈仓伊拉克一直指责特委会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工具,是为美国利用武器核直延长对伊制裁服务的。伊拉克不断揭露美国利用传委会进行情报活动。1997年10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1134号决议,威胁将对伊拉克采取新的制裁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建英日前就伊拉克战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英对伊动武是蔑视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给伊拉克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也给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带来了深远、严重的负面影响。 李建英说,美英对伊克拉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不合法的,非正义的,没有理由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最基本的内容。美英自己声称,发动对伊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这显然是干涉伊拉克内政。他说,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伊动武,是对联合国的蔑视,是对联合国权威的损害。安理会规定,如果伊拉克拒绝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大多数安  相似文献   

19.
子承父业的小布什在收拾了阿富汗和本·拉登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老布什的宿敌萨达姆,倒萨风声一时甚紧。久经历练的萨达姆在核查问题上态度软化、主动邀请联合国武器核查官员赴巴格达。局势一度相对平静。然而暴风雨终究还是要来。在通过众议院授权后,10月7日小布什在辛辛那提举行的一个集会上发表了对萨达姆措辞强硬的讲话,称萨达姆是“杀人如麻的暴君”,公布了萨达姆两大罪状及其证据:一是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二是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互相勾结,宣称伊拉克对美国和世界安全构成了威胁,必须解除武器否则美国将采取行动。萨达姆对小布什危胁性的哀的美敦书反应激  相似文献   

20.
12月7日,伊拉克按照联合国安理会1441号决议的要求,向联合国递交了武器研制报告。但是美国的态度并未因此而松动。美国为军事打击伊拉克而做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阴云密布海湾上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