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已过不惑之年的梁雨润来到夏县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他一心为民、勇于办案的事迹却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播,人们亲切地称他是“铁纪检”。“官可以不做,但老百姓的事不能不管”1998年6月18日,也就是夏县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天,梁雨润收到一封...  相似文献   

2.
自从梁雨润铁拳重击夏县“黑势力”,惩治几起腐败案和为群众办实事的事迹不胫而走后,县委大门口和他的办公室的楼道里,天天都会有数十名群众跑来找他。有的群众为了能同梁雨润当面诉说心中的苦和冤,不惜头天从几十里的乡下赶到城里,然后整宿等在县委大门口或梁雨润的办公室旁的那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3.
李彦春 《党建文汇》2002,(19):31-31
1998年6月12日,梁雨润任太原市夏县纪委书记。夏县以“四多”闻名:告状的多、上访的多、恶性事件多、集体闹事的多。梁雨润上任第一天,请信访室主任把群众来信全部拿来。6月18日晨,他看到埝掌镇枣庙村农民胡正来的信,胡控告县法院法警队强行提走他17000元养老金的非法行为。两年多时间,胡正来上访300多次,埝掌镇距县城五六十里,几乎两天来一趟。梁雨润决定立即上山见胡正来。  相似文献   

4.
在夏县,梁雨润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人们亲近他,爱戴他,谁家有了难事自然就会想起他。  在县纪委,赠送给梁雨润的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挂满了会议室,上面书写着“人民好公仆”“当代包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字样。  梁雨润 1998年 6月担任夏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他上任只有两年多时间,为什么在人民群众中有这么高的威信 ?当地的百姓回答说:“老梁是个‘百姓书记’,心里时刻装着我们啊 !”  为了百姓,他敢于动真碰硬  查处案件是一场较量,常常是要冒风险的。梁雨润在查处 5顶“大檐帽”欺侮一顶“破草帽”的…  相似文献   

5.
夏季 《党建文汇》2001,(3):29-29
又一封群众来信放在山西省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的案头。这是一起历时一年多的群众上访案件。  相似文献   

6.
梁雨润,1956年生,1971年12月参加工作。他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十多年,先后任山西省运城行署机关纪委书记,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2001年调任山西省运城市纪委副书记。五年时间里,组织查处了数百起腐败案件,群众称他为真正的“百姓书记”。2002年,他受到中纪委通令嘉奖。2003年12月,中纪委向全国纪检系统发出向梁雨润同志学习的通知。2004年2月,梁雨润当选为CCTV“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7.
《正气》2001,(1)
梁雨润,男, 1956年 3月出生,山西省芮城县人,大专文化。 1971年 12月参加工作, 1974年 10月入党。历任山西省芮城县大王乡团委书记、运城行署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行署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 1992年任运城行署机关纪委书记, 1998年任中共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至今。  梁雨润同志自 1998年 6月任夏县纪委书记以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实践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一身是胆惩腐恶、一尘不染律自身,受到上上下下的广泛赞誉,被夏县广大群众称为“百姓书记”。他连续两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全…  相似文献   

8.
《正气》2003,(8)
梁雨润同志现任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他于1971年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8月任运城行署机关党委纪委书记,1998年6月任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2001年2月任运城市纪委副书记,是一名优秀的纪检干部。梁雨润同志坚持用党员领导干部和纪检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实践党的宗旨,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和纪律,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做了很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担任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两年多时间里,他满腔热情关心群众疾苦,敢于为百姓伸张正义,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维护了党和人民的…  相似文献   

9.
姜夔 《江淮》2004,(11)
中央电视台发起举办的“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中,有一个名叫梁雨润的公仆,让中国人结结实实地“感动”了一回。1998年6月18日,刚任山西省夏县纪委书记才6天的梁雨润,接  相似文献   

10.
日前,离石市纪委雷厉风行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九次全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学习“百姓书记梁雨润”先进事迹的活动。他们及时将梁雨润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印发给全市各局、各系统,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交流学习体会,激励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在此基础上,他们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干部掀起学习“百姓书记梁雨润”的热潮。一要学习他不怕打击报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二要学习他时刻把人民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能够听民声、察民情、理民事,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相似文献   

11.
读了贵刊今年第3期刊登的《他感动了中国》一文,我深深地被主人公梁雨润的事迹打动了。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梁雨润守着爱民亲民为民的为官之道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只要人民需要就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从梁雨润20多次踏进村民畅春英家,7次带着市纪委、信访局的同志辗转于两级法院为畅春英主持公道,到亲自抬送分别停放了13年和7年的棺柩;从梁  相似文献   

12.
梁雨润同志是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该同志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0多年来,心系百姓根本利益,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做了很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他在担任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带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00多件,其中大要案120件;他曾冒着风险,严肃查处了拖了3年都未解决的司法人员坑农案;他曾7天办结了一个拖了32年的宅基地纠纷案;他曾为“草帽子”的尊严依法打掉一些人头上的“官帽子”……他让坏人恨之入骨,却让党和人民拍手称快。有人说您是好人有人称您是“青天”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躲藏在黑暗里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下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主办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对梁雨润的事迹进行了连篇报道,山西省纪委随之作出决定,在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里开展向梁雨润学习的活动:在省纪委九次全会上,梁雨润还作了事迹介绍。当时有人在台下悄悄议论,说照梁雨润这么干,咱纪委不成“信访室”了嘛!  相似文献   

14.
赵亚兴 《奋斗》2004,(8):55-55
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百姓书记”的梁雨润,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梁雨润,为什么“感动中国”?是以他心中有百姓感动中国。他把百姓的疾苦、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把百姓所盼、所怨、所恨记在心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官可以不当,百姓的事不能不管。”  相似文献   

15.
梁雨润同志是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他心系百姓根本利益,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做了很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以梁雨润同志先进事迹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发表后,社会反响也很大。为配合在全省开展的向梁雨润同志学习活动深入开展,我们特将《根本利益》中的精华缩编成《梁雨润的故事》,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土地对中国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归了国家所有。农民拥有的便仅仅是那块生活的宅基地。在农民眼里,这一块宅基地是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王国。如果谁想霸占他的一寸宅基地,那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你斗争,即使付出生命也绝不会吝惜。这就是中国农民对自己宅基地“奉若神明”的信仰。但有人偏偏对这种“神圣”视而不见,并粗暴地践踏。梁雨润接到的一个案子,就是关于村干部没能妥善处理好农民宅基地问题,结果使那位农民上访长达18年,与村干部积怨甚深。这个农民叫王典才,老伴叫周爱仙。他们是夏县裴介镇朱吕村人。…  相似文献   

17.
故事五寸土必争是本色年4月8日是个大雨天,这一天是梁雨润的“群众接待日”。瓢泼的大雨不停地下着,从前一天的深夜一直下到第二天的上班时间仍未见停。8点整,梁雨润准时从自己的办公室来到县委信访接待室。这时有一位60来岁的老人进了门。梁雨润感到有些惊奇,因为老人从上到下的一身装束完全是陈永贵式的——头扎毛巾,一身黑袄,那腰间系着的是一根用草绳编织的裤带,黑袄上有数处已破,里面露出几缕发黄的棉絮,一看便知是从山里来的农民。“大伯,你是山上哪个乡的?”梁雨润给老人搬过椅子,端上一杯热茶。“哎哎,我是庙前镇井沟村的。叫庚银项…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开县正坝镇纪委书记张建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地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他的身上闪现着共产党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崇高光芒。他是继我省运城市纪委副书记梁雨润同志之后,又一位由中纪委号召全国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典型人物。其事迹读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我们选登这一通讯,以期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像梁雨润、张建国一样忠诚践行党的宗旨,求真务实,恪尽职守,心系百姓,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相似文献   

19.
故事六将心比心才是真年7月24日,这是一个异常炎热的星期天。梁雨润像往常一样没有回运城市的家和妻子女儿团聚,而是在办公室埋头批阅文件。“丁零零……”桌上的电话机突然响起。“梁书记吧?不好了,又出大事了。”梁雨润拿起电话,一听是纪委副书记李俊峰打来的。“快说老李,到底出什么事了?”“胡张乡上晁村200多名群众将村长围在家里,快要出人命了。”“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梁雨润心头一紧。“公安局的人说已经有三天时间了。”“为什么拖到现在?”“闹事的第一天公安局的同志就去了,可是村民们不听,还是把村长围住了不放,而且越闹人越多…  相似文献   

20.
根本利益(连载九)将心比心才是真(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农村问题的过程中,梁雨润感触颇多,其中最多的莫过于一些干部由于自身的素质差,加上有的干部在村上本身就是家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因而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不能秉公办事。有些村干部又因为自己在本村长期担任干部,渐渐成了某些特权人物,把集体和党的利益变成了“以我为核心”的家族式领导。而正是由于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