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布信用危机是苏联经济崩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戈尔巴乔夫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是导致卢布急剧贬值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苏联末期的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造成流通领域货币数量的激增。与此同时,传统货币管理体系的严重失灵又进一步加速了转账卢布的现金化过程。而1991年年初的货币改革和价格自由化则直接引发货币滞存与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鉴于卢布信用等级是苏联政权牢固程度的晴雨表,剖析引发卢布信用危机的原因,对于探讨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领导人Б.Н.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Л.М.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С.С.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大概是大多数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对此的一致评价,而其他所有有关苏联解体的原因、后果等问题则一直是激烈争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通读了青年学者韩克敌博士的新著《美国与苏联解体》①。该书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层次清楚,论述明晰;观点明确,颇有新意。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美国与苏联解体》共计44.2万字。全书除绪论、附录和后记,共分9章51节。其中,包括以下内容:曾是超级大国的苏联概述;苏联经济的崩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古希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众多帝国的解体均是非主体民族反抗主体民族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造成的。而苏联帝国的解体恰好相反,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联邦共和国带头谋求独立造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民族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决定民族命运,分析俄罗斯性格二律背反的特征,可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索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5.
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柳丰华博士的新著<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研究>.该书是作者单独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从立项到结项再到出书,历经三年多的时间.郑羽教授在为该书作的序中指出,这部专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及一体化问题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地区的政治剧变使世界上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数量锐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如今苏联解体已经20余年,但国内外在有关苏联解体原因和后果等问题上的争论仍十分激烈。苏东剧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为保持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有必要深入总结苏共失败的历史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共产党掌好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政策》①一书,由俄罗斯著名学者T.A.萨塔罗夫主编,我院学者郭家申译。全书共七章,三十二万余字。作者围绕腐败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多维角度进行实证剖析和理论总结,用量化的方法提出了腐败的国际指数,从政治经济学制度设计的角度并运用微观经济学模型剖析了腐败的成因和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和苏联剧变是两个概念,剧变是因为党的问题,而解体是因为民族问题。苏联民族问题是苏共、苏军、苏联分裂的主要原因。苏联民族问题的根源是民族自决的思想和民族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民族联邦制。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十年后的再思考——《苏联灭亡之谜》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90年代的苏联剧变乃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吸引了学术界的目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学界、俄罗斯和两方学者对此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出了相应的解释.目前,苏联解体仍然是学术界的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政策》①一书,由俄罗斯著名学者T.A.萨塔罗夫主编,我院学者郭家申译。全书共七章,三十二万余字。作者围绕腐败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多维角度进行实证剖析和理论总结,用量化的方法提出了腐败的国际指数,从政治经济学制度设计的角度并运用微观经济学模型剖析了腐败的成因和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