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陈雪竹 《前沿》2005,(9):269-271
孔广森的《诗声类》研究了《诗经》的押韵用字。书中不仅仅考证这些字的韵部类别,也考察这些字在上古的读音,为其中一些字注上古音。文章考察了《诗声类》注音字的范围,注音所用的术语以及方法,认为《诗声类》注音有超越前人之处,同时由于时代和材料的限制而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罗江文 《思想战线》2003,29(5):134-137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都未发现独用例,从二部的统计数字和冬部与东、阳、耕、侵诸部合韵的情况看,冬部似应独立,所以金文韵部应为30部。  相似文献   

3.
《白虎通义》是《释名》之前较系统地运用声训的著作,它由先秦正文训诂中零星的声训发展到大规模集中地使用声训。《白虎通义》以声训释词265个,被释字与所用声训字在语音上的关系主要有八种情况,其中韵部、声调皆相同的所占比例相对最高,可以看出作者在运用声训训释时释字与被训释字主要是以韵部、声调的相同为条件的。通过对比《白虎通义》声训条例在两汉音系与先秦音系的韵部上的不同之处,可以发现作者是以先秦语音为标准而声训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道士史崇玄所撰《一切道经音义》佚于元末以前.从北宋陈景元所录史氏《音义》看,史氏音注并非仅仅注音.史氏反切与《切韵》特别是王仁煦《刊廖补缺切韵》关系密切.史氏形义之注亦有资小学.  相似文献   

5.
段俊杰 《求索》2015,(1):128-132
《七国考》中《法经》引文的真伪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对于该段引文,《法经》标题中的"法"字符合李悝所处时代的背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说法符合李悝时代对法律的需求。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利用秦汉律二级分类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引文的篇目和体例结构具有合理性。学界对这段引文的内容的质疑不能成立,应该重视这段引文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唐五代湖北地区文人所作516首古体诗和58篇韵文韵字的系联,归纳出古体诗和韵文用韵25部系统,其中阴声韵10部、阳声韵8部、入声韵7部.并对与实际语音相关或跨部通押的特殊韵段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涉特殊韵字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不断扩充同源字,是完善苗语声类韵类的关键 在《比较》一文中,王辅世先生利用了590多个同源字来进行苗语方言声韵母的比较,得出苗语有121个声类,32个韵类。(《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王先生将“地”韵、“耳”韵合并为一个韵类,“接”韵、“拍”韵合并为一个韵类)因受材料的限制,近20个声类,每类只有一个例字;32个韵类中,其中的“二”韵也只有一个例字。此外,有的声类不但例字少(2至3个),而且这样的例字还只出现在二至三个点。上述情况的声类、韵类,它们的科学性与可靠程度当然就差其他的声类韵类了。要弥补一个声类或一个韵类独有一例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关于《舜典》三危所在的主要观点都不能成立,这些观点都存在系统性的问题,其核心证据都有致命的缺陷。数词+地名是上古与部族迁徙有关的表示空间位置的特有语词模式。三危不是一个地名,危才是地名,三危是一个数词+地名的词组而非词,因而三危不是指一个称为三危的地方,而是指三个称为危的地方。古史中,部落间战争战败者往往被安置在战胜者的主要活动地区, 而不是被远远地流放到偏僻蛮荒之地,所以三危的合理区域应该在尧舜的主要活动区域。 殷商卜辞中发现的三个危地与《舜典》三危所指应该相同, 其具体地域应大致重叠。尧舜时期三苗并未被窜往尧舜主要活动区域以外的地方,更没有被窜往遥远的西羌、 西南乃至今缅甸萨尔温江流域。 西羌地区的古羌族及其他部族的源流与三苗无关。  相似文献   

9.
冯甦的《滇考》是介绍清代云南的重要文献,自此书撰成以来,受众多学者称道。该书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大一统的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0,(8):60-60
《当代广西》今年第2期有两条标题不妨推敲推敲:一是《小检察院的大民生记事》,“记事”一词可以删去,因为本文讲的大民生不是自身的,而是工作对象的民生。二是《北京现代新车——首尔南宁上市》,首尔与南宁之间应加个“在”字,否则“首尔南宁”易误读为新车型号。  相似文献   

11.
山海之韵     
我心中有一片秀美的山,她的名字叫牛岭。我心中有个温馨的海湾,她的名字叫日月湾。山与海,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在牛岭与日月湾,你会发现,在这里有种令人悸动的美,这种美是和谐与流动的韵律,是山海之韵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武警党委颁发的《关于深入抓好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支部)班子考察帮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考帮建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主要制度.为各级抓好党委(支部)班子考帮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依据,为提高按《实施意见》抓帮建的质量.在抓党委(支部)班子考帮建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甄嬛传》的确厉害,演了个把月,越来越火。我看得不多,《甄嬛传》大结局那一集.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甄嫒与雍正临死前的那段对话,让我不寒而栗。这76集的《甄嬛传》难道讲的就是四个字:尔虞我诈?难道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生存和自保,就要靠心机重重、手段狠辣,用中伤、流言、谋杀,来站在别人的痛苦甚至尸骨之上?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是唱着样板戏长大的,尤其对《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这三部戏最为耳熟能详。不过,相比岁数更大些的观众,我熟悉的是拍摄成电影后的八个样板戏,它们已经过大幅修改,不断被推倒重来,与最初本子相比,不少剧目几乎面目全非。而被修改幅度最小、最接近早期剧本的是《红灯记》,且演员阵容几乎没有变化。《红灯记》的剧本主要出自阿甲之手,角色不多,但行当齐全,戏码分配相对平衡,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三个主要角色都有非常精彩的看点。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一部构思独特的《读懂领袖丛书》,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丛书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邢贲思先生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了丛书写作宗旨:“我们编撰《读懂马克思》、《读懂恩格斯》、《读懂列宁》、《读懂斯大林》、《读懂毛泽东》、《读懂邓小平》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各级干部提供一个帮助他们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辅助性读物。”关于“读懂”二字,邢贲思先生解释说:“它不像过去出版过的一些读物,是对一些历史背景、名词概念、文章内容等进行诠释,而是力图从经典作家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曾小梦 《求索》2010,(11):244-246,252
《晏子春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全书共引《诗》24次,引诗者多为晏子,兼有齐景公、叔向等人。晏子引《诗》主要是将《诗》作为论说礼治、德治、仁政以及民本思想的依据,增强劝谏的说服力,可见《诗》在其中发挥着理论依据的功能。《晏子春秋》引《诗》,反映了春秋末期《诗》的流传与接受情况。晏子等人对《诗》的接受,主要代表了当时儒家以外的人对《诗》的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艳萍 《前沿》2013,(10):162-163
通过对英国18世纪小说了解后发现,哥特式小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重要的小说创作形式。哥特式小说以其对阴森恐怖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往往能够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刺激和快感,这是哥特式小说经久不衰的要素所在。为了深入研究哥特风格,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这两个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达到对哥特式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小说创作技能。目前来看,哥特式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营造惊悚的氛围和揭示人物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18.
赵俊玲 《前沿》2011,(20):180-184
"箴"可分为"官箴""私箴"两类。依箴谏对象的不同,官箴又可被分为君主箴、皇族箴、百官箴三类;依表达方式的不同,私箴可分为咏物箴、言志箴两类,这样的次类划分较全面科学地概括和反映了官箴、私箴创作的实际。而产生年代颇早的箴体,之所以到了明代才有了官箴、私箴的分类方法,是因为两类箴文既有统一的主题——箴诫,又有统一的底蕴——儒家思想。《文心雕龙》只认同"官箴王阙"类箴文,论述颇不全面,但却可见出刘勰辨体的努力;《文选》列"箴"一体,只选张华《女史箴》一篇,则与政治环境的变化、萧统的身份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宋太宗、宋真宗时期各种因素和资料的考证,证明《太平广记》是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编撰,最终成书于宋真宗时期。  相似文献   

20.
佟金亮 《半月谈》2020,(9):31-32
从小我就喜欢书,父亲看书,我也趴在跟前看。那时我只知道,父亲常看的那本书有三个字,中间一个是“月”字。慢慢地,我知道那本书的名字叫《半月谈》。起初,我读不进《半月谈》。我一直想,编杂志的人怎么能绞尽脑汁编出这么深奥的内容?《综述:企业改革新走向》《步入市场经济新轨道》《第二季度国际形式综述》《气象与农业》……这勾起我的好奇心。那些文章如有魔力,吸引我翻阅。而父亲仿佛无所不知,凡是我看不懂的地方都一一解答。有了父亲的解读,渐渐地,我喜欢上《半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