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厉华 《中国减灾》2010,(2):38-39
我国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27亿吨,占整个能源生产量的76.5%。  相似文献   

2.
厉华 《中国减灾》2010,(3):38-39
<正>我国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27亿吨,占整个能源生产量的76.5%。目前,采煤塌陷地的大量存在,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已成为制约能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据测算,我国重点煤矿,平均采空塌陷面积约占矿区含煤面积的1/10,每挖1吨煤,就会形成一个不到1立方米的采空区。如果按照我国年近30亿吨的煤炭产量来统计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我省以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0.4%的经济总量,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2%。从能源结构上看,清洁能源消费不到总能源消耗的三成,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比例在60%左右。化石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偏高。二是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我省火力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京津冀地区环保形势严峻,严重雾霾频繁发生。近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都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消减煤炭终端消费总量以便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做出了明确要求。而实施终端用能的电能替代能有效促进严重污染区域节能减排和大气治理。  相似文献   

5.
一次能源消费的总量和构成是决定能源安全及能源发展战略的根本性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问题凸显,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颇大,也对近、中期能源发展提供了战略启示。一、能源消费总量上升过快1.能源弹性系数过高。研究能源总量变化首先要与本国同期的经济变化作对比,其关键参数是能源弹性系数,即能源增长百分率与同期国内经济增  相似文献   

6.
报告     
《创造》2012,(1)
2011年12月27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尽管从总量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在世界上已经处于第一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消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能源消费。从消费结构看,初期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增加,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几乎以每年2亿吨的速度持续增长。尽管各国开发、研究新能源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占支柱地位。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29%,石油39%,天然气23%,三者总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的90%左右,核能大约占到了7.6%,其他能源的比重仍为2%~3%。从消费主体看,发达国家的能源使用量约为地球总能源的75%。美国能源生产只占世界的19%,但其能源消费占世界的25%,人均消费量为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冬季燃煤取暖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是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目前年煤炭消费总量为3.3亿吨标煤,占全球陆地面积不到0.3%,却燃烧了全球消费量6%的煤.北京、天津和河北PM2.5来源中,燃煤分别占比为22%、27%和28%.由此可见,燃煤是京津冀地区主要污染源之一. 京津冀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居民,在冬季采暖期间基本采用燃煤分散取暖,大量散煤燃烧后没有任何治理措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浓度贡献率占到了全年的50%左右.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因此,大力推进居民散煤用户使用清洁能源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雾霾指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速度加快,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都近似呈指数增长趋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尚存优化空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过大,石油、天然气与水电、风电和核电所占的比重较小。我国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总方针应为适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速,提高碳排放的减排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2,(1):41-42
<正>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会副主委栗庆林,代表民建天津市委员会发言天津作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也是顺利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一、我市产业结构高碳"锁定效应"明显我市是典型的产业能耗型城市,产业能耗占全市能源终端消费量的88.98%,是典型的高碳能源结构:一次能源消费中,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11.
张意翔  胡飏 《理论月刊》2010,(8):173-176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发展和煤炭消费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煤炭消费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均衡关系;其次,通过建立煤炭消费与重工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及对两者变量的误差分解,分析了两者的长期动态关系。其结论是:重工业发展促使了我国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最后,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节能优先战略和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探讨了降低煤炭消费量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全新 《世纪行》2014,(1):40-40
<正>我国及我省正处于保障食品供应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究其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巨大的消费总量。2012年全国粮、油、肉的年消费量分别达5.8亿吨、2400万吨、8000万吨左右,并以粮食每年250万吨、植物油100万吨、肉200万吨的速度继续增长,消费群体和消费量十分巨大。二是"小、散、乱、低"的产业基础。我国是食品生产大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000多万户,但80%以上是10人以下的作坊式小企业。生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协公报》2013,(1):47-48
<正>前不久,我国东部各地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市机动车尾气、灰霾等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大气污染,已逐步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复合型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环境。一、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1、燃煤污染依然较重。长期以来,我市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偏高,2011年占58%,煤炭消费总  相似文献   

14.
信息广场     
《半月谈》2004,(22):87-88
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7.45%//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获得突破//中国银行将取消行政级别和任命制//我国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近期电价不会大幅上调  相似文献   

15.
首都是国家的窗口,治理空气污染,应以举国之力,达迅速收效之功。首都空气不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燃料不好。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全部能源消费的30%,比重居首位,其余为油品、外调电力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不足14%。2011年,北京市燃煤消费总量约为2600万吨,目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穗府规[2018]6号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及清洁化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高污染燃料目录的通知》(国环规大气[2017]2号,以下简称《高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时序演变、影响因素与管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鹏  代霞 《求索》2015,(1):111-115
面对资源消耗和生态恶化几近极限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对能源消费总量提出了明确的控制目标,显示出中国政府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决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意志。尽管在不同年份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有所起伏,但是近30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持续增长,能源利用方式依然粗放,业已成为能源消费世界第一国度。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受到经济规模增速、产业结构构成、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等主要因素影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要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目标,应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考核办法、实施碳排放交易、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低碳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促进全省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快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一)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能源生产和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目前,我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的75%。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前三季度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2%,降幅较二季度增加0.04个百分点。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521.2万吨标准煤,低于二季度2.12个百分点。作为工业节能降耗的重点和潜力点,全市高耗能行业前三季度节能成效显著,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0.3%,低于全市规上工业能耗增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根据推算,其中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占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