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研究》2009,(5):90-91
张钢、牛志江、贺珊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在追溯国外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轨迹和国内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现状、依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分析公共服务的公民价值内涵及其实现过程而建立的面向公民价值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政昌 《前沿》2008,(5):104-106
美国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将人们对新公共管理提出的替代性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在对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本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将其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优越性,然后结合当前国内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构成新公式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摘报》第194期,摘登了刘洁同志在《新技术革命与领导观念的根本变革》一文中提出的表示生产力构成的新公式:生产力=(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管理)×科学技术本文仅就新公式的具体构成,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域中审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黎黎 《传承》2010,(15):74-75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七个主要核心观点。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域中审视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文学评论》第五期发表了张炯的《毛泽东与新中国文学》(以下简称张文)。这篇文章颇为引人注目。该刊编后记中说道:“文章全面地、深入细致地阐明了作者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认识,并就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新中国文学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张文针对该刊第四期夏中义的《历史不可避讳》(以下简称夏文)一文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指出:夏文试图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得失与新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实则肆意曲解和贬低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不尊重前人,也不尊重史实,许多论断近乎信口雌黄,集中地暴露了一种极不严肃的拙劣学风,也集中地反映了近年文学研究界的一种错误倾  相似文献   

7.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军鹏博士的《公共服务学》一书近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公共服务学》一书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政府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原创性学术专著,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当代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独创性地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是我国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应用化的新尝试。该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构建了比较系统、科学的公共服务学理论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李方 《北京观察》2016,(8):26-27
北京市政协联合调研组围绕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广泛听取委员、专家意见,深入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意见建议》(以下简称《意见建议》).其中,第一章第八条“高起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副中心的‘反磁力’”,结合国际大城市规划领域可资借鉴的“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为通州城市副中心的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理念与实践探索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批判性学术解构表明:该理论在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方面均存在重大缺陷,并无多少新颖之处,更多地体现为新瓶装旧酒,而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倡导者相比,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则缺乏明确的理论建构意识。为了使中国公共行政学从世界学术的边缘走向中心,必须有更多的年轻学者致力于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问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件大事。新一卷《邓小平文选》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开篇,到1992年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结束,前后跨度10年时间,呈现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试验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邓小平在第三卷中,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大胆试验的思想。这不仅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怎么结合,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指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且是我国这个重要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喻剑利  辛静  曲波 《长白学刊》2007,60(1):56-58
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的服务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公共服务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平台和全新的视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进一步完善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应该借鉴新公共服务,践行服务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和人本行政。  相似文献   

13.
何雁 《今日海南》2008,(8):14-15
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今年4月视察海南时,对海南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2008年7月8日,海南省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鲜明地提出“把建立发展成果及时普惠广大人民群众的机制,作为新时期海南经济特区的一项新使命、新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2):35-35
胡艳辉在《湖湘论坛》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下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延伸,也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市场化的格局中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改进和创新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和方式,是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引跑道德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支农新政策《瞭望东方周刊》第13期刊登记者专稿说,国家最高领导人直接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反映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根据去年中科院等机构专家完成的《中国科普现状调查报告》,目前中国两人中有一人迷信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九一九年接手主编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会的周刊《新湖南》。对于从哪一期起接编,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从第七期起;另一说是从第三期起。到目前止, “七期说”占上风;“三期说”只有当年《新湖南》的编辑人员龙伯坚(敏莹)。他在《回忆〈新湖南〉》一文中说:“《新湖南》周刊出完两期以后,我便建议毛泽东同志接编”;“自第七期起开始……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的公共管理策略是在批判官僚制行政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规范意义的治理模型展现了当今学术界对效率、经济、效益等工具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的再次深度思考。最值得称道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地位。鉴于此,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该而且可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1,(8):21-21
郑欣在《学海》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政府传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动员作用。以南京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例,从社会动员理论的角度,通过对  相似文献   

19.
钟伟在《上海经济》2006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令人不安的现象为:区别于"旧双轨制"的 "新双轨制"正悄然孳生和繁衍。所谓"新双轨制",即以公共权利为背景,自下而上寻找和套取已市场化了的商品和  相似文献   

20.
回归人民立场走向新民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在“走向新民本主义”一文(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中提出了走向新民本主义的问题。这是符合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但徐勇文章没有谈新民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才能走向新民本主义。本文就此试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