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子政务》2008,(3):257-259
一、业务需求背景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上海宝山区政府通过政府门户网、编辑出版<政府公报>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走向透明政府的重要特征,是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的标志,对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把握不够准确、政府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不够完善、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一、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各级政府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一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和利用行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行政法规,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政府、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阐述了推行政务信息公开、贯彻落实该条例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条例>的主要内容,并对信息公开的主体、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监督机制和保障制度等进行了解读;指出要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应重视信息公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制定规范的突发性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4.
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对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公开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存在的法制建设滞后、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和内容范围过于狭窄、公开方式落后,以及法律救济手段匮乏等现实性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不断加强,舆论监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信息公开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迈进崭新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6.
黄霞  付艳芳 《人民论坛》2011,(11):56-57
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改善政府工作、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推行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等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的。通过从责任承担和内、外部监督等角度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改善政府工作、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推行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等方面未能实现预期目的。通过从责任承担和内、外部监督等角度来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2008,(4):257-259
一、业务需求背景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上海宝山区政府通过政府门户网、编辑出版&lt;政府公报&gt;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12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会议认为,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是我国政府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本文从信息公开视角切入,针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可行性路径,认为应主要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互动反馈机制、加强新闻发言人自身建设几个方面着手,为构建透明型政府满足公众知情权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1.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有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部分中央及省外驻滇单位:为了全面、正确、有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条例》是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要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抓  相似文献   

12.
《山西政报》2013,(16):20-21
晋政办函[2013]9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  相似文献   

13.
预算公开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可以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信息公开,既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政  相似文献   

14.
一、政府信息的概念与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核心的内容。实践中,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认定存在多种多样的认识,尤其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凡属于政府信息的,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都应当公开,即片面理解的所谓"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种把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与政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中国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五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向纵深发展的三项措施:厘清政府行政职能,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途径;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启动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程序,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位阶。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走向透明政府的重要特征,是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的标志,对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为构建透明政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走向透明政府的重要特征,是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的标志,对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为构建透明政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各地各部门进行了紧张的实施准备工作,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机构。各地各部门还积极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方式,推行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建设和完善政府网站,扩大政府公报发行范围,依托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方式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仍暴露出申请难和诉讼难等问题,今后的任务可以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专职化,修订《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严格界定政府信息公开排除事项,取消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的附加条件、制定公共企事业的信息公开办法等,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司法解释等。  相似文献   

19.
豫政办〔2007〕10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切实做好我省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施行《条例》准备工作的紧迫感《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举措,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  相似文献   

20.
从信息流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非有四支不可或缺的相关信息流,包括政府间的内部公开信息流、公众间的外部公开信息流、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流和公众向政府申请信息的被动公开信息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其实是一支主动公开信息流,是我国开展近30年的政务公开工作一贯做法的延续。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