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荷花 《工友》2010,(9):30-31
白净、温和、低调,冯志高给人的感觉是很舒服的。 虽然身为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的总经理及党委副书记,他的身上丝毫没有众多企业老总兼具的“霸气”与距离感。正如三江航天的一些设计师所津津乐道的:“冯总是从设计师队伍中走出来的,以前乃至现在都融于我们的研究队伍,他一向都很谦和。”  相似文献   

2.
19年前,他在外闯荡打工两年,结果,连买辆自行车的钱都没挣回来。19年后的今天,他拥有了近百亩的茶园、3个茶叶经销网点、1个摩托车代销点,年收入1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茶老板”。说起他的发家史,他说:“我发财是沾了讲信用的光!靠了五山信用社这棵大树。”他就是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老湾村农民杜斌虎。  相似文献   

3.
红孩 《农村青年》2006,(8):10-13
焦平坤是一个农民,却有近10年时间没顾上好好种地。 因为土地纠纷,他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耗资近20万元。 他连年上访,9年当中“到县城1500多次,省城38次,北京2次;给有关领导打电话600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投诉200多次”。不仅如此,他还说,他通过正常的民主蕖道维权,却“遭遇司法腐败”,并且被一些干部“厚颜无耻地索要”,使“积攒多年的血汗钱被榨尽”。 尽管这样,他仍然信誓旦旦要“不屈不挠地抗争到底”。  相似文献   

4.
胡建兵 《农村青年》2014,(12):15-18
王之庆之所以参加农业保险,是担心他的小麦“遭遇风险”。尽管谁都不想出险,可他还是赶上了。让他纳闷的是,交保费时,说好每亩赔50元。可正式赔付时,每亩只有10元。他急了,认为保险公司“糊弄人”……到底是保险公司“糊弄”他,还是他没弄明白什么是“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5.
李保 《农村青年》2008,(10):7-9
题记: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民,科研路上10年艰辛,培育出令业界惊叹的名优木瓜品种。面对30万元技术转让费,家境贫困的他果断说“不”,心意只在造福乡亲。他,就是湖南省安化县政协委员、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吴献忠。  相似文献   

6.
唐洪 《农村青年》2007,(3):15-17
事发2005年10月,官司打到2006年年中。至今,他依然沉浸在悲痛当中。 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和儿子蹊跷身亡。由于传言他在外面“包二奶”,警方将他定为“杀人疑凶”。从此,他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为难熬的一段岁月。 2005年12月30日,他把一个谁都想象不到的“杀人真凶”告上法庭。2006年5月30日,他终于替自己洗清了“罪名”。讨回了公道。然而,妻子和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7.
官员恨他,农民恨他,房地产开发商恨他。采矿者恨他,挖石取土者恨他,渣土车司机恨他。搞汽车修理的人恨他,开饭馆的人恨他,土杂商店经营者恨他……在与滇池有关的利益链上。他的“敌人”几乎举目皆是。这个被众人仇惯的63岁老农。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2007年被授予“昆明好人”的称号。成为“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今年初。他被选入在美国播出的国家形象片,成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6,(8):1-1
农民焦平坤为了讨回自己花钱购买的房产而打官司,历时10年,找遍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部门,动用了他拐弯抹角所能求到的所有“关系”,至今仍毫无结果。这本来已经够令人沮丧的了。不过更令他愤懑的却是,无论官司打到哪儿,状告到哪儿,统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得先花钱。乡镇有人要钱,县里有人要钱,市里、甚至省里,同样有人向他伸手张口,就俩字:要钱。 古口;I八小斗l^古廿上±p世日“口1Il“llJ-I-I-奄M  相似文献   

9.
席敏  刘良恒  叶前 《时代风采》2014,(10):26-27
孙茂在武汉工作了近10年,干过保安、快递和超市销售。即便如此,对他来说,稳定的城市生活仍然太奢侈。孙茂说,自己“像是水面上的浮萍,很容易遭受风吹雨淋”。  相似文献   

10.
临军 《农村青年》2013,(8):32-34
他在朋友家偶然看到一种只有拳头大、能喷射出浓郁麝香气味的珍稀乌龟,爱不释手。对方却以这个品种在野外濒临灭绝为由,拒绝出售。他三番五次纠缠,最后“砸”下10万元才算如愿以偿。从此在当地就流传开了“一栋别墅换3只小龟”的笑话,大伙儿都说他不是疯子就是“超级傻瓜蛋”。  相似文献   

11.
10元钱的生意能做多大?恐怕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而来自湖北丹江口市的一个农村放牛娃叶国富对此却情有独钟,他从街头巷尾的地摊生意里发现商机,凭着仅有的10元钱开始创业?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他创建的“哎呀呀”饰品连锁店发展直营店80多家;全国加盟连锁店4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火遍了中国南方。2005年8月10日,叶国富又邀请香港著名影星应采儿出任公司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浓情 《农村青年》2008,(10):10-12
他叫黄伟木,今年24岁。广西贵港农家子弟,2002年到广东打工。2008年。经半年“卧底”收集证据,他大胆举报自己所在的制衣厂违反劳动法。并向厂方索赔差额工资等55334元。他“以身卫法”,上演了“一个普通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巅峰较量”。成为轰动网络、震撼社会的新闻人物。 黄伟木是怎样“爆发”的?他为什么要“爆发”?  相似文献   

13.
曹旭峰 《工友》2007,(4):18-21
今年45岁的邹明来系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职工。2000年,邹因未按“院规”交纳1、5万元“风险金”遭遇“待岗”;“待岗”期间,他照样每天上班,每月的工资却逐渐用来抵1.5万元“风险金”……等到他的“风险金”快抵清时,医院却又要他交纳1.5万元“增容费”。万般无奈之下,他含泪将借贷而来准备给身患癌症的妻子治病的5000元钱交了出去。然而,钱交了,他能如愿上岗吗?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年》2008,(1):58-58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马腰村农民周述金,2007年种植6亩席草,产席草8000公斤,加工草席10万多条,两项合计纯收入就迭30万元。说起席草协会,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是协会领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5.
杨洪发 《工友》2009,(8):55-55
提起安陆美术界的“四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分别是李爱萍、李曦、李宽和李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为安陆的美术事业作出了贡献。其中李曦温文尔雅,有长者之风,勤以治事,低调做人,于花鸟画独有建树。“四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李曦尤胜。李曦以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生活在安陆的碧山浈水间。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08,(11):55-56
12年前,在南京人餐桌上还鲜见乳鸽的时候,八卦洲的农村小伙儿徐颖,为了还结婚欠下的债,借钱专程赴外地买下10对种鸽。如今,他已经成为拥有21亩厂房、1万多只鸽子的远近闻名的“鸽子大王”。他喂出的鸽子个个肉质鲜关,价格超过了市场上的均价,饭店和批发商追着他预订,一年的利润在四五十万左右.  相似文献   

17.
周洋 《农村青年》2007,(7):62-63
刘莹是重庆一家媒体的女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她接触到当前都市中刚刚露出头角的“快闪一族”。“快闪”最初是一个叫比尔的美国人创始的。主要是为了宣泄过大的工作压力。2003年6月比尔策划了首次“快闪”活动。那天,他和在互联网上约好的200多人齐集纽约一家百货公司,同一时间一齐向售货员说要买同一款地毯,在大约10多分钟之后,便又突然散开。2005年后“快闪”传入中国,在一些城市中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8.
徐文华,这位河北籍的打工仔在异乡打工10多年,凭着艰苦奋斗和执著拼搏的精神,在环卫领域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别人,从而赢得了好的口碑。他不仅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了光,同时自己也真正扬眉吐气了。今年“五一”,他被光荣地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获得了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天津河北区第一位农民工市级劳模。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中山市中横灯饰厂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 2000年 5月 25日,中横灯饰厂主管因怀疑打工者杜体汉盗窃生产原料,将其非法拘禁,纠集多人用胶棍和麻布包裹的铁管对他毒打,威逼他承认“盗窃”,并供出其他“盗窃”人员。 25日晚,他们又将 20名打工者叫到办公室,强令下跪,并逐一殴打、逼供。毫无人性的疯狂殴打一直持续到 26日下午,其中 3名打工者实在坚持不住了,只好屈打成招。直到当地公安干警接到报警到来之后,备受折磨的另外 18名打工者才得以逃脱魔窟。   2000年 6月 10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到山西清徐县垣跃暖气片有…  相似文献   

20.
“那个小段到底是谁呀?”“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吧?”“不,我猜他长得一定很帅!”……2011年6月的一天,看到杜小夕拿着暖水瓶去打开水,室友们就又议论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